问民 第二十二章 天地大课

();

雅尼迷惑地看着张敬民,“哥,你是觉得我拖后腿了吗?”

“什么后腿、前腿?我担心你,我整天都担心你,如果你有什么闪失,我怎么活?你比我的命都重要。”

雅尼放下碗筷,起身站在张敬民的面前,搂着他的脖子,“你为何要那样想呢?我不是好好的吗?”

“可我,就是担心。今天当我听见雪崩的消息后,我都快疯了。”

“现在不是没疯吗?这说明你很爱我,很在乎我,我很温暖。现在,又有白狐在我的身边了,你大可放心。你现在是羊拉乡的大忙人,”雅尼搬着手指头数,“一是站长,二是村长,三是助理,不必把心思花在我的身上。”

“我不把心思花在你身上,花在谁的身上?至于那些什么这站长那村长,都不是我想要的,能为群众做些事情,算是没有在这里白活。”

“哥,乡邮员这个工作虽然辛苦,可我越来越喜欢了,山里的乡亲们都把我当亲人,每去一家,都有回家的感觉……,”

雅尼扒着张敬民的头发,“回来又能见到你,尽管路上很孤独,可有你在心里,也就不孤独了,如果要放弃的话,除非你不在这里了。”

张敬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雅尼找着张敬民头上白了的几根白发,“刚开始到羊拉乡,可能有我的因素。现在,你也离不开这里了。你的所学,在这里派上了用场,解决了羊拉乡的粮食问题,走到哪里,人们都把你挂在嘴上。”

雅尼拔下张敬民头上的一根白发,“可对你的所学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这里已经成为施展你才华的舞台,当那些一片一片的庄稼,在你的预想下刷刷生长的时候,是不是有遇到爱情的感觉?”

张敬民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然后,转头对雅尼说,“不用拔了,白了的头发,都是想你的见证。”

雅尼坐在张敬民的怀里,“如果你想走的话,南方农学院,沧临卷烟厂,南省日报社,你的选择可大了。现在,我来了,你更不想走了。不过,我觉得你现在有两个爱人。”

“什么两个爱人?不要开这样的玩笑。”

“我说的是实话。羊拉乡是你的第一爱人,我才是你的第二爱人。我没说错吧?”

“不要瞎说。我就只有你一个爱人。”

“但你还是有不少传闻,只是我们藏族女孩的心胸像天空一样的宽阔。如果有一天,你真的不爱我了,告诉我,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消失。”

张敬民举起手要发誓,被雅尼阻拦了,“我只相信你现在,能够经常在你的怀里。我就很满足了。如果在四川没跑回来,那想你都是奢望。”

“你赶紧睡吧。我要回去准备一些资料。明天,农学院的人可能就到了,……”

张敬民把怀里的雅尼抱到床上,“农学院要把我们羊拉乡作为课题研究,并让羊拉乡成为他们的立体经济实验基地。”

“带队的就是你曾经的恋人颜如月吗?”

“不是什么恋人。听说她要出国留学了,我跟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们才是。”

“我不会吃醋,有人喜欢你,证明你有魅力,可我庆幸现在跟你在一起的是我,你现在是属于我的。”

张敬民捏了一下雅尼的脸,“好。那我现在过去准备资料。你好好睡。”

“不好。睡不了。你不在这里,睡不着。我想,你看着我睡。今天,差点就见不到你了。”

“好吧,那就看着你。雪山,三江,飞来寺,高原越野探险公路,历史文化古镇,千年古茶树,活化石银杏,万亩梯田,羊拉一定会成为世界的向往之地,我跟阿布乡长建议,在路口立一块功德碑,只要为羊拉乡做过贡献的人,都刻上名字,……”

张敬民话还没有说完,雅尼已经睡着了,张敬民爱怜地**了一下她的发辫。

又是新的一天,梁上泉一行,早早地就离开了魏护国的家。

走出庭院的时候,陈秘书将二十元现金摆在方桌上的酒壶下,作为伙食费。

魏护国追出庭院,他们已经走远了。

在路上,梁上泉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对待不干事的干部?那个魏护国说得在理,他们的心不在乡下,不要说没有能力,就是有能力,也不会好好干。”

钱小雁从路上拾起一片银杏叶子,“那个,领导,现在没人,还是叫领导顺口,不然,总觉得大不敬。”

梁上泉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总之,在羊拉乡不能露馅。”

“领导,我接着你刚才的问话。如何对待不干事的干部,上面不是提倡国家干部停薪留职,‘下海’吗?由组织出面,动员这一类干部,不愿干事就不要占着位子,让想干的人来干。”

梁上泉赞扬,“嗯,这个思路不错。”

“对那些不敢‘下海’,又占着位子,可又不干事的干部,直接免职。不换思想,就换人,……”

钱小雁玩耍着手中的叶子,若有所思,“干部的问题不解决,什么解放思想,创新跨越,都是空话。解放思想,是被逼着干,不一定能干好。思想解放就不一样,是主动干,就像张敬民,谁也没有逼他。”

梁上泉的眼光,欣赏地看着钱小雁,“不错,小钱做记者可惜了,更适合到政策研究室工作。”

钱小雁拱手,“领导放过我,我就喜欢东奔西跑,劳碌命。”

张敬民将羊拉乡古旧戏台布置成会场**台,戏台屋檐上挂着标语,红底黑字,“热烈欢迎南省农学院到我乡授课。”

张敬民的同学颜如月为课题组组长,课题组一行七人,抵达羊拉乡,稍作休息,就到了会场。

颜如月艳惊全场,身材高挑,紧身衣,喇叭裤,10cm黑色高跟鞋,狂放而野性,但戴着眼镜又显得文秀。

颜如月代表南省农学院,向阿布乡长授予三块牌子:

南省农学院羊拉乡民族经济发展课题组,南省农学院羊拉乡立体经济实验基地,南省农学院羊拉乡江边河谷地区经济多样性实验室。

颜如月的讲话,通过喇叭响彻云霄,雅尼站在一边,将她的讲话翻译成藏语。

“乡亲们,有句话叫人穷怪屋基,我们总是把我们的过错,怪罪于环境,其实,永远没有糟糕的环境,只有糟糕的思想,……”

颜如玉的手随话音比画着,“如果在喜玛拉雅山种水稻,或在云朵上种小麦,会有收获吗?肯定不会。在沙漠能开出雪莲吗?肯定不会,……”

“好。回过头来,我们讲羊拉乡,经过我们课题组对羊拉乡的研究,江边河谷可以种出最好的咖啡豆和石榴等经济林果,实现一季谷子两季麦子。”

“二半山区,可以种出最好的苞谷,以及最好的香料烟叶。”

“在高海拔地区,可以种出最好的苦荞。”

颜如月的声音有些沙哑,“我的意思,就是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今天,着重给乡亲们讲授香料烟叶的种植方法,……走吧,乡亲们,我们到地里去演示,乡亲们看几次,就能把方法掌握了……”

张敬民喊道,“人太多,大家不要拥挤,各村干部走到前面,乡亲们放心,我们一定让每一个人都学会……”

晚饭后,月色下面,颜如月质问张敬民,“你真的愿意一辈子留在这里吗?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许多同学都选择出国留学,或者‘下海’,可你呢?我们,甚至可以选择在国外生活,为什么要做最差的选择呢?你,没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