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卖身当书童,你考个状元干什么? 第84章 倒春寒

();

第八十四章 倒春寒

又是一段时间过去,冬日的最后一丝寒意被驱散,春风带来了万物复苏的气息。

县城外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田野间也开始有了农人忙碌的身影,眼看着,就要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了。

周青川的年纪,也在这不经意间,又长了一岁,终于是个八岁的孩子了。

生辰那天,他只是在清晨对着家的方向,默默地站了许久。

没有蛋糕,没有礼物,更没有父母在身边。

他甚至不能回去看一眼,只能将那份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

他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感慨,这个时代的孩子,想要念书出人头地,还真不是一般的辛苦。

钱夫子的学堂,堪称铁打的营盘。

十天才放一次假,而且仅仅只有一天。

每日里天不亮就得起来晨读,学的是之乎者也,背的是圣人文章,日复一日,枯燥得能让石头都磨出青苔来。

死记硬背是基本功,稍有懈怠,钱夫子那把油光发亮的戒尺就会毫不留情地落下来。

可让周青川都有些意外的是,这群当初被家里人硬塞进来的小霸王们,从王辩往下,居然没有一个哭着喊着要回家的。

一个个虽然每天都愁眉苦脸,叫苦不迭,但却都硬生生地撑了下来。

后来听王辩私下里得意洋洋地吹嘘,周青川才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原来这群小魔头,竟是把这枯燥的学习,当成了一场另类的角逐。

当初那句引诱他们念书的玩笑话,被记到了现在。

他们把钱夫子教授的学问,比作周青川故事里的修为,把背书、写字,当成了修炼。

谁背得快,谁的字写得好,谁挨的戒尺少,谁的修为就更高。

虽然现在还没到写文章、考校策论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分不出个高下,但那股子暗中较劲的劲头,却比什么都管用。

谁也不想在这场修行的比拼中,落于人后,成为最废物的那一个。

当然,能将他们牢牢拴在这枯燥学堂里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周青川讲的故事。

每到那十天一次的休沐日,周青川的身边,就会围满一群眼睛放光的小少爷。

从斗气化马到恐怖如斯,《斗破苍穹》那热血沸腾、光怪陆离的世界,早已成了他们贫瘠精神世界里最绚烂的色彩。

为了能听到后续的故事,别说只是背几篇酸腐文章,就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估计都有人愿意。

日子就在这规律而又带着几分荒诞的节奏中缓缓流淌。

可最近这段时间,周青川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县城里的气氛,似乎变得有些微妙。

街上的行人总是行色匆匆,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惶恐。

就连那些平日里扯着嗓子叫卖的小贩,声音里都少了几分底气。

这天休沐,王辩又召集了他的那帮部下,在院子里疯玩。

周青川没有参与,只是坐在石阶上,看着不远处像一尊门神般站着的王福。

开口问道:“王福大哥,最近县里是出了什么事吗?怎么感觉大家都有点慌慌张张的。”

王福那张晒得黝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锐利。

他沉默地扫视了一眼院墙外,确认没有闲杂人等后,才压低了声音。

言简意赅地说道:“隔壁县,闹灾了。”

“闹灾?”周青川心中一凛。

“嗯。”

王福点了点头,声音里也透着一丝沉重。

“具体是什么灾,还没个准信。”

“有说是蝗灾,也有说是旱灾。”

“总之,那边已经乱了,不少人都开始往咱们这边跑,大家都有些担心。”

担心这灾情会不会扩散到清河县来。

周青川瞬间就明白了。

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一个灾字,就意味着流离失所,意味着饥荒遍野,意味着死亡。

他正跟王福聊着,院子里忽然毫无征兆地刮起了一阵风。

那不是温暖和煦的春风,而是一股带着刺骨寒意的冷风,像是从冰窖里吹出来的一样,蛮横地卷过院子,吹得人汗毛倒竖。

前些日子天气回暖,周青川和王辩他们都已经换上了稍显单薄的春衫。

这股寒风毫无阻碍地穿透了衣料,周青川只觉得后背一凉,整个人都控制不住地打了个激灵。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那灰蒙蒙的天空,一个可怕的词语瞬间从脑海深处蹦了出来。

倒春寒!

对于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时代而言,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其破坏力丝毫不亚于一场剧烈的地震。

春天,正是万物生发,农作物播种出苗的关键时期。

那些刚刚破土而出的脆弱幼苗,如何能经受得住这突如其来的霜冻?

周青川的眉头瞬间紧紧地锁了起来,一颗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他想到了远在清河镇的家,想到了自己的爹娘。

这个时节,他们一定也像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农人一样,正将一整年的希望,都播撒进刚刚开垦好的田地里。

他们弯着腰,在田垄间辛勤劳作,期盼着一个丰收的年景。

可若是这场倒春寒真的来了,那刚刚萌发的希望,就会被无情的霜冻彻底扼杀。

一年的辛苦,都将化为泡影。

一时间,周青川只觉得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可以凭借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心计,在人与人的博弈中游刃有余,甚至能与一县之尊建立联系。

可面对这煌煌天威,面对这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他一个八岁的孩童,又能做些什么?

这个时代的手段,实在是太少了。

若是虫害,或许还能想想办法,用些土方子去针对。

可这天灾,这纯粹的天灾,人力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周青川的脑子在飞速地运转,那股子初来乍到时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再一次笼罩了他。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面对天灾,硬抗是行不通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提前预知,提前防备!

可如今寒流已至,预知已经晚了。

防备?拿什么去给几十上百亩的田地盖上被子?

根本不现实!

那么剩下的路,就只有一条了。

当收成注定要锐减,当饥荒可以预见,当粮食会变得比金子还要宝贵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

周青川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屯粮!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