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回忆录第一卷 第84章:组织行动有察觉

();

郑宇轩站在办公室窗前,天刚亮,楼下的街道还泛着灰白。他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B3层清洁记录,纸页边缘被手指磨出一道折痕。周维一进门就看见他这个动作,没说话,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打开监控回放界面。

“昨晚十一点十七分,陈默的卡刷了B3门禁。”周维点开视频,“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凌晨一点零四分,还是他。但问题不在时间,是这两个人。”

画面切到电梯间摄像头,两个穿安保**的男人跟着陈默走进B3走廊。他们走路时肩膀靠得太近,步伐节奏一致得像训练过。

“工牌扫描正常?”郑宇轩问。

“正常。系统认证通过。”周维放大其中一人胸口的工牌,“但数据库查不到这两人。照片、编号、所属班组,全没有。他们不是我们的人。”

郑宇轩把清洁记录递过去。“今早负责清理通风口的保洁员换了。原定是张秀兰,三年没变过路线。可今天她没来,**车中途停了十七分钟,在东侧卸货区。”

“你怀疑车里东西被动过?”

“不是怀疑。”郑宇轩翻开另一份文件,“林悦刚送来检测报告。那根棉签外壁有静电残留,频率匹配军用级信号嗅探仪。那种设备不会随便用,除非他们在查什么。”

周维盯着屏幕,眉头慢慢拧紧。“所以他们知道有人在传信息?”

“不一定知道是谁。”郑宇轩走到白板前,拿起钢笔,在“双频”两个字下面画了一道横线,“但‘双频’说明他们有两套系统——一套对外,一套对内。现在内网启动了反制程序,这是回应。”

他顿了顿,笔尖落在“清洁流程变更”几个字上。

“他们不是在找线索,是在找人。”

办公室门被敲了两下,林悦走进来,手里拎着密封袋。她把袋子放在桌上,里面是那支用过的棉签。

“我又做了三次扫描。”她说,“涂层上的划痕方向不对。如果是正常设备读取,轨迹应该是从上到下直线推进。但这个是Z字形,说明有人手动反复擦拭过表面,试图提取残留信号。”

“他们在复现接触过程?”周维问。

“更像是测试。”林悦摇头,“如果只是销毁证据,直接销毁就行。但他们保留了棉签,还特意用高敏仪器扫描,说明想确认有没有漏掉什么。”

郑宇轩盯着密封袋,没说话。他想起赵亮最后一次加密信息发送的时间——清晨五点三十九分,停电检修通知发出后两分钟,已读回执准时到来。

可从那之后,再没动静。

他掏出手机,调出加密频道,输入一行字:“通风口是否完成?”按下发送,状态显示“未送达”。

林悦看出他的神色变化。“联系不上他?”

“信号被拦截了。”郑宇轩收起手机,“或者他不能回。”

周维立刻调出园区内部通讯日志。所有保洁岗位的调度指令都走统一平台,但今天上午八点十二分,有一条手动派发的任务记录:B3南侧女厕滤网更换,执行人临时指定为“赵林”。

“这不是系统自动分配。”周维皱眉,“是人工指派,权限级别很高,接近管理员。”

“他们在查流程漏洞。”林悦低声说,“如果通风口清理时间延迟了八分钟,而没人能解释原因,就会有人被盯上。”

郑宇轩转身抓起外套。“调最近三天所有进出B3的保洁人员影像。我要知道谁在今天之前去过那个厕所,谁碰过那个通风口。”

“你打算怎么办?”林悦问。

“等确认后再动。”他拉上门,“现在任何动作都可能是提醒他们——我们已经察觉。”

赵亮靠在员工休息区的饮水机旁,水杯握在手里,没喝。主管王芳坐在角落的折叠椅上,手里翻着一本蓝色日志本,纸页翻得慢,每一页都停顿几秒。她今天从没离开过这片区域。

旁边两个保洁员小声聊天,说张姐突然请假,临时调人顶班,结果还被查日志,真倒霉。

赵亮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工装袖口,昨天塞棉签时蹭到了一点墙灰,已经干了。他没去擦。

王芳忽然抬头,目光扫过人群。“谁今早去了B3女厕换滤网?”

没人应声。

赵亮走过去,把水杯放进清洁车。“我。张姐没来,调度让我顺路跑一趟。”

王芳看着他。“几点到的?”

“九点差五分吧。”赵亮掏出手机假装看时间,“打卡记录应该能查。”

“打卡是打卡。”王芳合上日志,“可你实际进去是九点零二,出来九点二十一。按规定,换滤网最多十分钟。你多待了十一分钟。”

“里面滤网卡住了。”赵亮笑了笑,“拧了好久,最后用钳子撬开的。我还拍了照,你要看吗?”

他说着就要解锁手机。

王芳抬手拦了一下。“不用了。回头把照片传到工作群就行。”

她站起身,把日志本夹在腋下。“最近查得严,上面要整改流程。你们都注意点,别让人抓到把柄。”

赵亮点头,看着她走远。

等她拐进走廊尽头,他才把手机塞回口袋。屏幕亮着,刚才那段对话已经录了下来。他按下加密发送键,信息变成乱码,通过伪装成园区能耗监测系统的通道,传了出去。

做完这些,他推着清洁车往工具间走。路过B3电梯口时,发现原本贴在墙上的巡更打卡表被换了。新表上,凌晨巡查间隔从40分钟缩短到20分钟,且增加了两次无规律抽查。

他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眼监控探头。

镜头微微转动了一下。

郑宇轩接到信息时正在看监控录像。周维刚截出一段画面:今早七点五十六分,一辆园区内部货运车停在B3东侧通道,两名穿维修服的人从车上卸下一个银灰色金属箱,箱子侧面有冷凝水痕迹。

“尺寸跟婴幼儿运输舱差不多。”周维放大箱体,“但没进B3,半路被另一辆车接走,去了北区锅炉房方向。”

“锅炉房没有低温设备。”林悦站在旁边,“那种箱子如果断电超过二十分钟,内部温度就会失衡。”

“所以他们没打算运出去。”郑宇轩盯着画面,“他们在测试反应速度。或者——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他忽然想到什么,回头问:“B3今早的温控记录调了吗?”

“调了。”周维打开数据图,“从凌晨五点到七点十分,温度平稳在21.3度,没有波动。原定的低温运输窗口期,什么都没发生。”

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

林悦开口:“他们取消了行动。”

“不是取消。”郑宇轩声音低下来,“是推迟。他们在等一个更安全的时间,或者——等我们先动。”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清洁流程被查

棉签遭扫描

安保人员冒名入场

然后在中间画了个圈,写下一个字:觉察。

手机震动了一下。赵亮的信息到了:流程有查,人在盯。

郑宇轩盯着那句话,手指在屏幕上停了几秒,然后打开加密频道,输入一行字:“停一切动作,等新指令。”

发送成功,状态变为“已读”。

他关掉手机,放在桌上,一推,滑到角落。

窗外,阳光斜切过楼体,照在白板上,“觉察”两个字被光影割成两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