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案回忆录第一卷 第45章:小团伙覆灭有收获

();

雨水顺着窗沿滴落,在水泥地上砸出一个个深色斑点。郑宇轩站在指挥室窗前,手指夹着钢笔,笔帽已经拧开,笔尖悬在地图上方,却没有落下。老李刚发来消息:稽查组已就位,省道卡口的临时检查点正在布设。

他把笔重新拧紧,塞进上衣口袋。

十分钟后,对讲机传来老李低沉的声音:“目标车辆出现,三号冷藏车,车牌遮挡,右前轮改装痕迹明显。”

“按计划执行。”郑宇轩回应,声音平稳。

稽查车缓缓驶出隐蔽点,拦停在省道中央。老李带着两名便衣走上前,手电光扫过车头。司机探出头,语气不耐。老李亮出执法证件,翻开登记本:“例行检查,冷链运输车辆非法改装专项整治。”

车内副驾男子神色微变,迅速低头整理座椅下的背包。老李没多看,只盯着仪表台下方**的电线接口:“这根线接的是制冷系统还是报警器?”

司机支吾。

“下车。”

三人被带至路边接受盘问。执法记录仪全程开启。冷藏车厢被撬开,保温层有明显切割修补痕迹。技术员拍照取证时,从夹层中取出一段烧焦的电路板。老李当众记录,然后挥手放行:“车暂扣,三日内到支队接受处理。”

司机临走前回头看了眼副驾男子,眼神里透着不安。

“我们还会再来。”老李补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车内。

监控室里,赵亮盯着回放画面,眉头皱起:“他们怕的不是扣车,是这句话。”

郑宇轩点头:“恐慌已经开始。”

凌晨三点十七分,技术组监测到“青蛇”团伙使用的加密频段出现异常信号。一段七秒静音后,传来断续语音:“货……动了,接应点改……化肥厂。”

“不是原定路线。”林悦立即调出通讯记录,“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非指令时间启动备用通道。”

郑宇轩下令:“无人机升空,低空巡航,不亮灯,不开警报。”

“明白。”

废弃化肥厂东侧围墙外,一辆白色冷藏车缓缓驶入厂区。车灯熄灭,两名男子下车查看四周。一人掏出对讲机低声联络,另一人掀开后厢门,搬出两个保温箱。

就在他们准备搬运时,头顶传来螺旋桨的嗡鸣。

声音由远及近,贴着厂房顶部掠过。

两人猛然抬头,却看不见光源。

“警察!”其中一人低吼,扔下箱子就往厂区深处跑。

另一人试图启动车辆,但引擎发出几声闷响后熄火。

埋伏在围墙缺口的突击队员冲出,将两人按倒在地。保温箱被打开,里面空无一物,只有一层凝结的冰霜。

审讯室灯光惨白。被俘男子闭眼不语,双手铐在桌下。赵亮将一张照片拍在桌上——是那辆被扣押的冷藏车底盘照片,清晰显示改装焊点与“青蛇”维修点使用的特殊焊料一致。

“你队友已经招了。”赵亮说。

男子嘴角**,仍不开口。

搜身记录送上来:随身物品包括现金、手机、一张洗得发白的全家福,以及一本儿童涂鸦本。封皮印着卡通动物,内页涂满歪斜的蜡笔画。

“这种本子,街边两块钱一本。”赵亮翻了两页,随手递到林悦手中。

林悦接过,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一刮,察觉异样。她将本子带到检验台,用紫外线灯照射,夹层中浮现出极细的压痕。她取出手术刀,小心剥离内衬纸,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滑落。

上面写着:7-3-11-19。

她立即调取“青蛇”近期所有通话记录,筛选出每次“换货”前的静音拨号段。七秒静音出现频率高达八次,且均发生在固定基站信号范围内。她将数字输入频率分析模型,系统比对出三个重叠信号区,全部指向市郊三处废弃通信中继站。

“这不是密码,是坐标编码。”她低声说,“他们用静音拨号激活临时基站,接收下一步指令。”

郑宇轩走进实验室时,林悦正将数据导入新地图。三个红点在城北、城西、城南形成三角区域,中心覆盖一片老旧居民区。

“藏匿组不用固定电话,也不用手机卡,他们靠基站盲区接驳信号。”她指着图示,“每次联络只维持七秒,信号跳频,常规监听捕捉不到。”

郑宇轩盯着地图,手指划过三个红点之间的连接线。

“他们换皮的速度比我们快。”他说,“但我们打断了他们的节奏。”

简报室灯光亮起。赵亮将缴获的保温箱残件摆上桌,外壳编号与孙强供述中的“B7”序列吻合。

“箱体干净,没有生物残留。”他说,“孩子已经转移。”

“不是扑空。”郑宇轩站在投影前,“空箱意味着运输链断裂。他们必须重新协调,而每一次协调,都会留下新的破绽。”

他拿起激光笔,指向地图上那三个红点:“这三个中继站,过去三个月内没有正常通信记录。但‘青蛇’的司机曾两次驾车靠近其中一处,停留时间恰好七秒。”

“他们在测试信号稳定性。”林悦补充,“说明藏匿组近期会启用新联络节点。”

赵亮盯着那串数字:“7-3-11-19,会不会是时间?”

“不是。”林悦摇头,“我比对了所有可能的时间编码,都不匹配。但它与基站编号的哈希值部分重合,极可能是触发密钥。”

郑宇轩沉默片刻,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信号触发 → 指令接收 → 转移启动**。

“我们不需要抓人。”他说,“我们只需要让他们以为,下一次联络会被截获。”

他拿起对讲机:“通知技术组,从现在起,二十四小时监控这三个基站频段。一旦检测到七秒静音信号,立即反向追踪,锁定发射源。”

“是。”

林悦将涂鸦本的原件封入证物袋。封口时,她注意到本子最后一页的蜡笔画——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下面画着三栋房子,其中一栋被涂成灰色。

她放大图像,测量色块覆盖面积,发现灰色颜料下有轻微凹陷。她用侧光照射,显现出一行极浅的刻痕:**亭3-灰-15**。

她立刻调出历史记录。

“亭3”是孙强供述中的换货点代号,位于老窑沟废弃电话亭。

“灰”代表替死鬼出动。

“15”是日期。

她看向日历。

后天,是十五号。

她拨通郑宇轩电话时,他正站在指挥室门口,手里握着那支钢笔。笔帽已经拧下,笔尖在掌心轻轻划动,留下一道浅白的痕迹。

“林悦?”

“他们计划后天行动。”她说,“‘灰’不是弃子,是掩护。真正的转移,会在‘黑’指令发出后开始。”

郑宇轩抬头看向墙上时钟。

分针指向四点零七分。

他握紧钢笔,金属笔身已被体温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