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日,我听见未婚夫要灭我满门 第三十八章 血诏惊天,帝王亮剑

凤栖宫,密室。

烛火将墙壁上狰狞的龙纹映照得如同活物,在摇曳中扭曲、挣扎。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混杂着陈旧的檀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谢美人跪在冰冷的地面上,枯槁的身体不住地颤抖。

她被高远的禁军“请”入宫中,一路行来,不见天日,只知被带入了一处密不透风的所在。

直到此刻,她抬起头,透过昏暗的光线,看清了那个半倚在软榻上的男人。

他身着玄色龙袍,面色惨白,唇无半点朱色,整个人仿佛是一尊即将碎裂的玉像,透着一股被病痛啃噬的脆弱。

可那双眼睛……

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眸,即便染着浓重的病气,依旧锐利如鹰,仿佛能洞穿人心最深处的秘密。

是他!

虽然从未真正见过,但那与先帝,与丽妃都有几分神似的轮廓,那股与生俱来的、无法被病痛掩盖的龙威,都在告诉她——这就是荣姐姐拼上性命也要保护下来的,大周真正的真龙天子!

十八年的恐惧、屈辱、仇恨与期盼,在这一刻尽数化为滚烫的泪水,从她干涸的眼眶中汹涌而出。

“殿下……”

她发出一声嘶哑的悲鸣,重重地将头磕在地上,地板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谢婉莹,叩见殿下!”

软榻上的萧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他的目光太过沉静,那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让谢美人的心一点点沉入冰冷的深渊。

她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帝王,是否会相信她这番疯言疯语。

她更不知道,自己这枚被尘封了十八年的废棋,会不会在吐露真相之后,便被当成无用的**,彻底抹去。

她从怀中,颤抖着,取出那方用油纸包裹的血色锦帕。

那是荣贵嫔的绝笔,也是她十八年来唯一的护身符,与催命符。

“殿下,这是荣贵嫔娘娘临终前,用自己的血写下的……”

她的话还未说完,萧临却突然开口了。

他的声音沙哑虚弱,却清晰地传入谢美人的耳中。

“荣娘娘最喜雨后新茶,烹茶的水,必取清晨荷叶上的第一滴露水。她曾说,那样的水泡出的茶,才带着一丝天地的灵气,能洗涤人心。”

谢美人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震惊!

这件事,是荣贵嫔私下里与她闲聊时说起的闺中秘语,除了她们二人,绝不可能有第三人知晓!

除非……

除非是当年那个孩子,被荣贵嫔日夜抱在怀中,听着她一遍遍念叨此事的孩子!

“殿下……您……您还记得……”

“朕不记得。”

萧临打断了她,那双凤眸中,终于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波澜,那是被触及了旧日伤疤的,深沉的痛楚,“是她,用命,刻在了朕的骨子里。”

再无怀疑!

谢美人所有的防备与试探,在这一刻尽数崩塌。

她匍匐在地,将那方血书高高举过头顶,声音凄厉,泣不成声。

“殿下!您……您不是荣贵嫔之子!”

“您是丽妃娘娘所出!是先帝的血脉啊!”

“当年,德贵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与镇国公陆世恒早有私情!那二皇子萧景,根本就是他们的孽种!”

“先帝察觉此事,却因陆世恒手握重兵,党羽遍布朝野,敢怒不敢言!他只能与荣贵嫔,定下‘偷天换日’之计!”

“丽妃娘娘诞下您之后,便由荣贵嫔对外宣称是自己诞下龙子,将您记在她的名下,用自己的清白与家族性命,为您筑起一道高墙!”

“而那个孽种,则被太后抱走,成了如今的二皇子!”

“这一切,都记在这血书之上!先帝怕他们狗急跳墙,早已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藏下密诏,言明一切真相!只待殿下亲政,便可昭告天下,清君侧,诛国贼!”

字字泣血,句句惊雷!

密室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萧临没有去看那份血书,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宫墙,望向了那遥远的、血色的过往。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

“张德海。”

“奴才在。”

一直守在门口的张德海躬身而入,脸上早已是涕泪横流。

“送谢母妃,去一个……无人能扰的清净地。”

萧临闭上眼,疲惫地靠回软枕,“好生奉养,不可有半分怠慢。”

“是!”

谢美人被搀扶着起身,她知道,她的使命,完成了。

她将血书郑重地放在榻边,再次重重叩首,而后,被张德海无声地带了出去。

密室的门,再次合上。

萧临缓缓伸出手,拾起了那方尚带着体温的、泛黄的锦帕。

那一个个用鲜血写成的字,狰狞,扭曲,散发着无尽的怨恨与不甘。

它们像一根根烧红的铁钉,狠狠地,钉进了他的眼中,烙进了他的心里,燃起一片冰冷的、即将席卷天地的……杀意。

【太后……】

【你的死期,到了。】

次日,卯时。

金銮殿。

黎明前的黑暗尚未完全散去,大殿内的百官已经嗅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血腥气。

御座空悬。

本该在此接受朝拜的帝王,依旧“病重不起”。

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气氛压抑得几乎凝固。

顾云溪一身正红色贵妃朝服,站在御座之侧,神情冷漠,凤目微垂,宛如一尊没有感情的玉雕。

她知道,今天,就是图穷匕见的日子。

果然,三通鼓响过,吏部尚书刘庸,一个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死忠,从队列中走出,跪倒在地。

“启奏贵妃娘娘!”

他声泪俱下,声音里充满了“忠君忧国”的悲痛,“陛下龙体沉疴,已数日未能临朝!国不可一日无君,政不可一日无主!如此下去,恐朝纲动荡,社稷不安啊!”

他这一开口,如同拉开了决堤的口子。

兵部尚书紧随其后:“刘大人所言极是!北境蛮族虎视眈眈,南方水患文书堆积如山,若无君上定夺,怕是要酿成大祸!”

“请娘娘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

一个又一个太后党羽站了出来,他们声情并茂,言辞恳切,瞬间便将一种“国将不国”的恐慌气氛,推到了顶点。

终于,刘庸抛出了他们真正的目的。

“老臣恳请,恭请太后娘娘垂帘听政,暂代陛下处理朝政,以安天下人心!”

“臣等,附议!”

声浪如潮,一波接着一波,狠狠拍向御座之侧那道孤单的红色身影。

他们这是逼宫!

是以满朝文武,以江山社稷为胁,逼那个病榻上的皇帝,交出至高无上的权力!

就在太后党羽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如同一块寒冰,砸入了这片沸腾的声浪之中。

“刘大人。”

顾云溪缓缓抬眸,目光直视着跪在地上的刘庸,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陛下只是静养,你却口口声声‘国将不国’,是何居心?”

刘庸一滞,当即朗声道:“娘娘此言差矣!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

“忠心?”

顾云溪的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我大周祖制,唯有君王年幼,方可垂帘。陛下正值盛年,刘大人却要请太后垂帘,这是将陛下置于何地?又将我大周祖宗之法,置于何地?”

她言辞犀利,步步紧逼。

“还是说,在刘大人眼中,陛下已经……形同冲龄稚子了?”

【这个妖女!】

刘庸心中暗骂,却被堵得哑口无言。

【牙尖嘴利!等太后掌权,第一个便要撕烂你的嘴!】

顾云溪冷眼看着他气急败坏的内心,继续道:“诸位大人忧国忧民,本宫甚是感佩。但朝政之事,自有六部三司各司其职。陛下早已下旨,所有奏章,由本宫代为批红,再交由内阁票拟。何来无人定夺之说?”

她以一己之力,将太后党羽的每一次攻击,都轻描淡写地化解。

她不求说服他们,只求,在萧临到来之前,将这场戏的台子搭得更高,让所有人的嘴脸,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刘庸见状,心知辩论下去占不到便宜,眼中闪过一抹狠色。

他猛地提高了声音,不再讲理,而是开始煽动。

“娘娘此言,恕老臣不能苟同!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娘娘一介女流,代批奏章,已是牝鸡司晨,如今还要阻挠太后垂帘,莫非……是想效仿前朝武后,行那篡权夺逆之事吗?!”

这顶帽子,扣得又大又毒!

“请太后垂帘听政!”

太后党羽再次齐声呐喊,声势比之前更为浩大,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那些中立的官员,也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开始动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陛下驾到——!”

一声悠长而尖利的唱喏,如同平地惊雷,在大殿门口轰然炸响!

整个金銮殿,瞬间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猛地转向那扇缓缓打开的殿门。

晨光自门外涌入,将一个身影,拉得极长。

萧临!

“病入膏肓”的皇帝萧临,在张德海的搀扶下,正一步一步,踏入这座属于他的大殿!

他面色惨白得如同一张薄纸,步履虚浮,每一步都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玄色的龙袍穿在他身上,显得空空荡荡。

他看起来,比传闻中更加虚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可是,那双眼睛!

那双鹰隼般的凤眸,穿过数十丈的距离,穿过所有震惊、骇然、恐惧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顾云溪的身上。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

那是一场无需言语的交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血腥风暴,心照不宣的共识。

顾云溪紧绷的心弦,在看到他出现的那一刻,微微一松。

好戏,才刚刚开场。

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跪了下去,包括方才还气焰嚣张的刘庸**,此刻更是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内。

萧临慢慢地,走到了龙椅之前。

他没有坐下,只是扶着龙椅的扶手,剧烈地咳嗽了几声,仿佛要将心肺都咳出来。

他环视着底下跪着的群臣,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卿……平身。”

他看向刘庸,那目光平静无波,却让刘庸感觉像是被一条毒蛇盯住。

“刘爱卿方才的话,朕……都听见了。”

“臣……臣罪该万死!”

刘庸的头,恨不得埋进地砖里。

“何罪之有?”

萧临的声音依旧虚弱,却陡然一转,“太后心忧朕的龙体,心忧江山社稷,此乃人之常情。诸位爱卿,亦是忠君体国,朕……心甚慰。”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刘庸等人更是面面相觑,完全摸不透皇帝的路数。

他不怒,不罚,反而“赞同”了他们?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帝是因病体虚弱,不得不选择妥协退让之时,萧临却缓缓挺直了那看似脆弱的脊梁。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声音虽然虚弱,却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上。

“朕躬自省,确已精力不济。”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太后党羽脸上那压抑不住的狂喜,和他自己人脸上那无法掩饰的惊慌与绝望。

然后,他丢出了那记足以颠覆乾坤的,雷霆一击。

“既如此,传朕旨意。”

他的目光再次与顾云溪交汇,那双病气弥漫的眼中,没有信任,没有温情,只有一片冰冷刺骨的算计与疯狂。

【朕的刀,该见血了。】

顾云溪读懂了他眼底的含义,也读懂了他即将说出口的,那句将她推上风口浪尖,推向万劫不复的命令。

“即日起,朝中诸事,皆由贵妃代朕批阅,总领政务。钦此。”

不是商议,不是分权,而是彻彻底底地,将她推上了监国的位置!

这是将她架在火上烤,让她成为太后和所有权臣的眼中钉,肉中刺!

也是将她,变成了他手中最锋利,也最吸引仇恨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