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的秋意渐浓,会稽山脚下却热闹得如同春日。这座承载着大禹治水、勾践复国历史的名山,今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 六皇子苏彻将在此举行封禅大典,告慰天地,庆贺江南太平,更向天下宣告江南的新生。
天还未亮,会稽山脚下就挤满了百姓。他们自发地从江南各州县赶来,有的提着灯笼,有的捧着刚收获的谷物,有的带着家中缝制的锦旗,沿着山道两侧排成长龙,只为亲眼见证这一盛事。人群中,孩童们举着 “苏元帅万岁” 的木牌,老人们则双手合十,口中默念着祝福,脸上满是期待。
辰时三刻,一阵震天的鼓声响起,玄铁营的士兵身着银甲,手持长矛,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山道上走来。他们的铠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腰间的长刀鞘上系着红绸,既显威严,又添喜庆。紧随其后的是江南各州县的官员,他们身着朝服,手持朝笏,神色恭敬;再往后,是陆鸿文等江南士族地主,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装满丝绸、茶叶、瓷器的商队,这些都是献给天地、也是献给苏彻的贺礼。
当苏彻的銮驾出现时,山脚下的欢呼声瞬间达到顶峰。苏彻身着绣着五爪金龙的亲王礼服,腰系玉带,手持玉圭,坐在由八匹白马拉动的銮驾上,面容沉稳,眼神温和。銮驾两侧,秦槐等玄铁营将领骑马护卫,身后跟着手持旌旗的仪仗队,旌旗上 “苏” 字迎风招展,气势磅礴。
“苏元帅万岁!” “江南太平!” 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有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甚至朝着銮驾跪拜下来。苏彻掀开车帘,站起身,对着百姓们拱手致意,声音通过扩音铜器传遍山道:“多谢各位乡亲!江南的太平,是靠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今日封禅,既是告慰天地,也是为江南祈福!”
百姓们听到这话,欢呼声更响了。山道两侧的孩童们跑着跳着,将手中的花瓣撒向銮驾,红色、粉色的花瓣落在地上,铺成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花路。
会稽山山顶的封禅台早已搭建完毕。封禅台以青石铺就,高九丈,宽三丈,台上摆放着祭天的礼器 —— 青铜鼎、玉琮、丝绸帛书,都是江南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珍品。封禅台两侧,立着两根盘龙柱,柱上雕刻着江南的山水与百姓劳作的场景,寓意着 “天地人和谐共生”。
巳时整,封禅大典正式开始。礼官高声宣读祭文,声音庄重而激昂:“维大夏某年秋,六皇子苏彻,平定江南叛乱,推行盐政改革,分田惠民,开辟商路,使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士族兴旺,商路通达…… 今登会稽,告慰天地,愿大夏江山永固,江南永世太平!”
祭文宣读完毕,苏彻手持玉圭,缓步走上封禅台。他对着天地跪拜,行三叩九拜之礼,每一次跪拜,山脚下的百姓都跟着跪拜,齐声高呼 “愿天地保佑江南”“愿苏元帅安康”。阳光洒在苏彻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让他看起来如同天神下凡,威严而神圣。
仪式进行到一半时,陆鸿文等士族地主走上前,将手中的贺礼献给苏彻。陆鸿文双手捧着一卷丝绸,声音恭敬:“苏元帅,此乃江南云锦,上绣江南山水,愿江南永远繁荣,愿元帅永远安康!” 其他地主也纷纷献上贺礼,有的是珍贵的茶叶,有的是精美的瓷器,有的是商路的账本 —— 账本上记录着商队的利润,他们自愿将其中的三成献给苏彻,作为江南建设的资金。
苏彻接过贺礼,对他们拱手道:“各位的心意,我心领了。这些贺礼,我会全部用于江南的水利建设与学堂开设,让江南的百姓过得更好,让江南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
百姓们听到这话,再次欢呼起来。山脚下的人群中,有人喊道:“苏元帅不仅给我们田地,还让我们的孩子能读书,这样的好元帅,我们愿意永远追随!”
封禅大典持续了两个时辰,直到午时才结束。当苏彻走下封禅台时,山脚下的百姓依然不愿离去,他们跟在銮驾后面,沿着山道缓缓下山,有的唱着江南的民谣,有的喊着祝福的口号,场面热闹非凡。
这场封禅大典的规模,远超历代帝王在江南的仪式。以往帝王南巡,虽也有百姓迎接,却从未有过如此多的百姓自发追随,更从未有过士族地主与百姓同心同德的景象。随行的官员们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是震撼 —— 他们终于明白,苏彻在江南的威望,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皇子,成为了江南百姓心中的 “守护神”。
回到帅府后,秦槐向苏彻汇报:“元帅,今日封禅,江南各州县的百姓都自发庆祝,商铺停业一日,家家户户挂起了您的画像,有的还在家中供奉了您的长生牌位。”
苏彻闻言,心中满是感慨:“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的认可,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热闹的景象,眼神坚定,“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进江南的建设,让水利更完善,让学堂更多,让商路更通达。等到江南真正富强起来,我们再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国,让大夏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消息传到长安,皇帝看着官员们送来的封禅大典描述,心中既有欣慰,也有几分复杂。他知道,苏彻在江南的威望已经无人能及,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位皇帝。但他也明白,苏彻是为了大夏的江山,为了百姓的福祉,这样的人才,值得他信任与重用。
几天后,皇帝下旨,封苏彻为 “江南王”,赐江南军政大权,允许苏彻在江南自主推行改革,无需事事上报朝廷。这道圣旨,既是对苏彻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信任。
江南的百姓得知消息后,再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会稽山脚下的百姓们自发修建了一座 “苏公祠”,供奉着苏彻的牌位,每日都有百姓前来祭拜,祈求苏彻安康,江南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