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皇子权柄滔天 第九十四章 民心归心,士族臣服

();

江南的麦浪翻滚着金色的涟漪,苏州城外的田埂上,挤满了手持农具的百姓。他们自发地聚集在这里,朝着帅府的方向跪拜,口中高呼着“苏元帅万岁”,声音洪亮,震得空气中的麦香都仿佛带着激动的暖意。

“若不是苏元帅,我们这辈子都别想有自己的田地!”一位老农捧着刚收获的麦粒,热泪盈眶,“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足够一家人吃穿,还能存下不少!苏元帅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是啊!苏元帅不仅给我们田地,还派农官教我们种新粮种,今年的麦子长得比以前好太多了!”旁边的百姓纷纷附和,有人还拿出家中最好的布料、最香的茶叶,想要送到帅府,感谢苏彻的恩情。

这一幕,被前来江南巡查的几位朝廷官员看在眼里。他们都是江南地主的儿子,在京城做官,听闻家中田地被“强分”,连夜赶回江南,本想找苏彻讨个说法,却没想到看到的竟是百姓对苏彻感恩戴德的场景。

“简直是岂有此理!”翰林院编修陆景明(陆鸿文之子)气得脸色铁青,“苏彻强夺我家田地,却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这分明是在收买人心!我们必须去找他理论,让他归还我家田地!”

其他几位官员也纷纷点头,跟着陆景明朝着帅府走去。他们以为,家中的父亲定会和他们一样愤怒,定会支持他们向苏彻施压。

然而,当他们走进陆鸿文的庄园时,却看到陆鸿文正与几位地主商议丝绸商队的事,脸上满是笑容,丝毫没有被“夺田”的愤怒。

“父亲!”陆景明冲上前,语气急切,“苏彻强夺我们家的田地,您怎么还这么淡定?我们已经联络了京城的官员,准备弹劾苏彻,您快和我们一起去帅府讨说法!”

陆鸿文看到儿子,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讨说法?我看你是糊涂了!苏元帅给我们指了一条比种地更赚钱的路,你不感谢他,反而要弹劾他?”

“父亲!”陆景明不敢置信地看着陆鸿文,“那可是三千亩地啊!就这么被他分了,您怎么还帮着他说话?”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陆景明脸上,陆鸿文气得浑身发抖:“你懂什么!那三千亩地每年能赚多少?不过五千两白银!可苏元帅让我负责江南丝绸商队,第一批货就赚了五万两,就算朝廷持股20%,我也赚了四万两!这是三千亩地能比的吗?”

他指着窗外的田野,声音带着几分激动:“你以为苏元帅分田是为了打压我们?他是为了让百姓活下去!百姓有了田地,就不会再逃荒、不会再造反,江南才能稳定,我们的生意才能做下去!这是恩德,不是打压!”

其他地主也纷纷开口,教训自己的儿子:“我儿,你在京城做官,可知江南百姓有多苦?以前多少人家因为没田种,饿死在路边?苏元帅分田,是救了多少人的命!”

“我家现在做茶叶生意,利润是种地的十倍,这都是苏元帅的功劳!你要是敢弹劾他,就是忘恩负义!”

官员们被父亲们骂得哑口无言,脸上火辣辣的,既是因为耳光,更是因为羞愧。他们在京城只听闻“苏彻强夺田地”,却不知背后的缘由,更不知父亲们已在苏彻的帮助下,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利益。

“父亲,儿子错了。”陆景明捂着脸,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儿子不该听信谣言,不该误解苏元帅,更不该想着弹劾他。儿子这就去帅府,向苏元帅道歉。”

其他官员也纷纷跪倒,齐声说:“我们也错了,愿随陆兄一起去帅府道歉,向苏元帅效忠!”

陆鸿文看着儿子们知错能改,脸色渐渐缓和:“好!知道错了就好。苏元帅是难得的明主,跟着他,不仅我们的家族能兴旺,江南也能越来越好。你们去道歉,一定要诚心诚意,让苏元帅知道,我们江南士族,愿意跟着他,为大夏效力。”

官员们起身,朝着帅府的方向走去。他们的脚步,从最初的愤怒与质疑,变成了如今的愧疚与坚定。

帅府内,苏彻正在查看江南商路的报表,秦槐匆匆走进来:“元帅,陆景明等几位京城官员,带着他们的父亲,来向您道歉,还说愿意向您效忠。”

苏彻放下报表,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让他们进来。”

很快,陆鸿文等人走进帅府,陆景明率先跪倒,语气诚恳:“苏元帅,晚辈之前误解您,听信谣言,还想着弹劾您,晚辈知道错了!您分田救百姓,助我们士族开辟商路,是大仁大义之举,晚辈愿向您效忠,今后定当全力支持您的改革,为江南的繁荣出力!”

其他官员也纷纷跪倒,齐声说:“我们也愿向苏元帅效忠,绝不再犯糊涂!”

苏彻起身,走到他们面前,亲手将他们扶起:“各位不必多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你们能明白分田的意义,能支持江南的发展,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他看向陆鸿文等人,语气温和:“各位前辈,你们是江南的支柱,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江南定能成为大夏最繁荣、最稳定的地方。今后,还望各位多多支持。”

“苏元帅放心!”陆鸿文等人齐声回答,“我们定当全力支持苏元帅,为江南的百姓,为大夏的江山,尽绵薄之力!”

消息很快传遍江南,也传到了长安。百姓们得知官员们向苏彻效忠,更是对苏彻敬佩不已,纷纷表示愿意永远追随苏彻;朝廷中的官员们,看到江南士族与百姓都心向苏彻,也不敢再轻易反对苏彻的改革,反而纷纷向皇帝上奏,称赞苏彻“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皇帝看着满朝的赞誉,又看着江南送来的丰收报表、商业利润报表,心中对苏彻的认可越来越深。他知道,苏彻已经彻底掌控了江南,不仅赢得了民心,还赢得了士族的心,这样的人才,是大夏的福气。

帅府的瞭望塔上,苏彻望着江南的繁荣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不仅给了百姓活下去的希望,也给了士族新的出路,更让江南成为了大夏最稳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