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失败

"我重新计算过了,"王家祥的声音有些沙哑,显然这几天没睡好觉,"我们在变速箱设计时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一档的减速比设计得太大,导致输出扭矩远超传动轴的承受能力。"

"减速比多少?"郑昊问道。

"3.8比1。按理说应该控制在3.2比1以内。"

郑昊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小问题,而是根本性的设计缺陷。修改减速比意味着要重新加工变速箱的核心齿轮,成本和时间都不是小数目。

"修改需要多长时间?"

王家祥苦笑道:"重新设计齿轮,联系加工厂,至少需要两个月。成本的话,大概要8万元。"

"8万元..."郑建国在旁边听得直摇头,"咱们哪有这么多钱?"

更要命的是,这还不是唯一的问题。

张国强从另一边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

"郑哥,还有坏消息。"张国强的脸色也很难看,"液压系统也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

"压力不稳定,而且有严重的内泄漏。昨天试验时,犁地犁到一半,液压缸就没力了。"

郑昊接过检测报告看了看。液压泵的流量只有设计值的60%,而且随着工作时间延长,流量还在继续下降。

"是液压泵的问题吗?"

"不完全是。"刘师傅摇摇头,"主要是密封件不合格。咱们用的密封圈质量太差,工作几个小时就开始老化变形。"

"换好一点的密封件呢?"

"进口密封件倒是质量好,但价格贵得离谱。一套密封件就要200元,咱们一台拖拉机用十几套,光密封件成本就要2000多元。"

郑昊快速计算着。传动轴问题8万元,密封件成本增加2000元每台,这还不包括其他可能的隐患。

"除了这些,还有别的问题吗?"郑昊问道。

王师傅叹了口气:"发动机倒是没大问题,就是油耗比预期高了15%。电气系统也有些小毛病,仪表盘有时候会失灵。"

"刹车系统呢?"

"刹车系统还可以,就是刹车片磨损有点快。"

郑昊听完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问题比预想的严重得多。这不是简单的调试问题,而是设计和制造工艺的系统性缺陷。

这时,县工业局的李局长带着几个人走进了院子。

"小郑,听说你们的样机出了点问题?"李局长的语气有些冷淡,显然对前几天拒绝日本合作的事还有意见。

"确实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我们正在解决。"郑昊如实回答。

李局长围着拖拉机转了一圈,又看了看地上的断裂传动轴。

"问题看起来不小啊。"李局长摇摇头,"小郑,我还是那句话,术业有专攻。农机制造不是闹着玩的,需要几十年的技术积累。你们这样搞,不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吗?"

跟着李局长来的几个人也开始指指点点。

"这传动轴怎么这么细?明显强度不够。"

"液压油到处漏,这质量也太差了。"

"发动机声音也不对,好像有异响。"

郑昊听着这些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不能反驳,因为问题确实存在。

"李局长,我们会认真解决这些问题。"郑昊努力保持平静。

"解决?"李局长冷笑一声,"你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少钱吗?需要多长时间吗?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明确,要么接受外商的技术合作,要么趁早收手。别再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了。"李局长说完,带着人离开了。

院子里又恢复了安静,但气氛更加压抑了。

王师傅一**坐在地上,看着那台问题百出的样机,眼中满是失落。

"老了,真的老了。"王师傅自言自语道,"干了一辈子机械,到头来连个拖拉机都搞不好。"

"师傅,别这么说。"郑昊走过去,拍拍王师傅的肩膀,"技术问题总是能解决的。"

"能解决?"王师傅苦笑道,"光变速箱就要8万,液压系统还要改,电气系统还要调,这得花多少钱?咱们哪来这么多钱?"

张国强也坐在台阶上,垂头丧气:"早知道这么难,当初就不该答应这个项目。"

"你们说,是不是我太自信了?"郑昊看着眼前这台样机,心中也开始动摇。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拖拉机的基本原理,但具体的工程实现远比想象的复杂。每一个零部件的设计,每一个工艺参数的确定,都需要大量的试验和优化。

王家祥从计算纸堆里抬起头:"郑哥,要不我们换个思路?"

"什么思路?"

"降低性能要求。把功率从50马力降到35马力,减速比相应调整,这样传动轴的负荷就小了。"

"35马力?"刘师傅摇摇头,"那还有竞争力吗?市场上的拖拉机最少都是45马力。"

"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样耗下去。"张国强有些绝望。

正在大家愁眉苦脸的时候,村里的广播响了起来。

"郑昊,郑昊,请到村委会接电话。"

郑昊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向村委会。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请问是郑昊同志吗?我是一拖的技术科科长老李。听说你们在搞拖拉机研发?"

"是的。"郑昊有气无力地回答。

"我们厂有个退休的总工程师,在拖拉机设计方面很有经验。他听说你们的事,有点兴趣想了解一下。"

郑昊精神一振:"您说的是哪位总工?"

"姓陈,陈建华。在我们厂干了35年,主持设计过好几款拖拉机。现在退休了,闲着没事,想找点事情做。"

"陈总工愿意来我们这里吗?"

"这个得你们自己谈。不过我提醒你一句,陈总工脾气很犟,对技术要求极高。如果你们只是玩票性质,最好别浪费他的时间。"

挂了电话,郑昊站在那里思考了很久。

也许,这是个机会。一个真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