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讨论相对顺利了一些,大家基本确定了拖拉机的技术方案:
50马力柴油发动机(外购)
8 2档变速箱(自主设计)
液压转向系统(简化版自主设计)
重点优化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
"现在说说生产的问题,"王师傅转向刘师傅,"我们需要什么设备?"
刘师傅掰着指头数:"车床、铣床、刨床、钻床、冲床、焊机...少说也得二十台套。"
"这得多少钱?"张国强问道。
"国产设备的话,大概需要一百万,"王师傅估算,"如果要进口设备,至少三百万。"
"三百万?"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
在1978年,三百万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千年的工资!付新贵被查抄家才缴获了二十多万。
"那我们买国产设备,"大哥郑建国建议。
"国产设备精度不够,"王家祥担心,"会影响产品质量。"
"那就买一部分进口设备,其他的用国产设备,"二哥郑建军提出折中方案。
"这个方案可行,"王师傅点头,"关键工序用进口设备,一般工序用国产设备。"
"那总投资需要多少?"老王头关心地问。
郑昊在黑板上算了算:"设备150万,厂房10万,流动资金20万,总共需要180万。"
"180万..."会议室陷入沉默。
这个数字确实太大了,大得让人感到绝望。
"昊子,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张国强忧虑地问。
"**支持了50万,银行贷款一部分,我们自己想办法一部分,"郑昊虽然也感到压力,但还是努力保持信心。
"我们能筹到多少?"刘师傅问道。
"说实话,不多,"郑昊坦率地承认,"最多二三十万。"
"那还差一百万呢!"王家祥急了。
"一步一步来,"王师傅安慰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可是市场不等人啊,"三哥郑国庆担心,"我们动作慢了,别人就抢先了。"
就在大家为资金发愁的时候,郑昊突然问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问题:
"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办这个企业?"
"为了赚钱,改善生活啊,"二哥郑建军脱口而出。
"不对,"王家祥摇头,"为了掌握先进技术,为国家工业化做贡献。"
"都对,也都不全对,"郑昊看着大家,"我想听听每个人的真心话。"
刘师傅想了想:"我就想证明,我们中国工人也能造出好东西来,不比外国人差。"
"我想让我们村成为全国的先进典型,让所有人都知道西尧村的名字,"老王头说。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以后不用再种地,能有更好的出路,"大哥郑建国说出了心里话。
"我想用我学到的技术为国家做点贡献,不枉费这些年的学习,"李工程师说。
"我想证明知识分子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也能创造实际价值,"张国强说。
听着大家朴实的话语,郑昊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些人的想法多么纯朴,多么无私!没有一个人想着个人发财,都是为了集体,为了国家。
"很好,大家的想法都很好,"郑昊感慨地说,"既然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集体,为了国家,那我们就要有集体的觉悟。"
"什么意思?"大家疑惑。
"我的意思是,我们企业将来的收益,大部分要分给集体,用来改善村民的生活,发展村里的教育和基础设施。"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大家都没想到郑昊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昊子,这...这合适吗?"张国强小心翼翼地问。
"当然合适,"郑昊坚定地说,"我们办企业不是为了个人发财,而是要带领全村人共同富裕。"
"我支持!"王家祥第一个表态,"我们知识分子就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我也支持,"刘师傅说,"老一辈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郑昊想得周到,"王师傅点头赞许,"这样做名正言顺,也能得到更多支持。"
很快,所有人都表示赞同。
"那我们具体怎么分配?"老王头问道。
"我想了一下,"郑昊说,"企业收益的60%上交村集体,用于改善村民生活;30%留作企业发展资金;10%作为技术人员奖励。"
"60%上交?"大家都吃了一惊。
"会不会太多了?"二哥郑建军担心,"这样企业怎么发展?"
"企业发展靠的是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是靠资金堆积,"郑昊解释,"我们有技术优势,30%的留存资金足够支撑发展了。"
"而且,"他继续说道,"上交给集体的钱最终还是会惠及我们每一个人。村民生活改善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对企业发展也有好处。"
听了郑昊的解释,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昊子考虑得很全面,"王师傅总结,"这样做既体现了我们的觉悟,也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而且,"老王头补充,"这样做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让我们专心搞技术。"
会议开了整整一天,从技术方案到资金筹措,从组织架构到利益分配,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讨论。
虽然争论很多,分歧很大,但最终大家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散会时,王家祥走到郑昊身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昊子,我今天说话有点冲动,如果有得罪的地方..."
"家祥,你说什么呢?"郑昊拍了拍他的肩膀,"技术讨论就应该这样,有不同观点才能碰撞出火花。"
"就是,"李工程师也走过来,"今天的讨论很有收获,让我学到了很多。"
"那我们明天开始具体的技术设计工作?"刘师傅问道。
"好,分头行动,"郑昊点头,"拖拉机组开始详细设计,汽车组开始技术调研。"
第二天,西尧重工正式分成两个技术小组开始工作。
拖拉机组由刘师傅牵头,成员包括大哥郑建国、二哥郑建军等人,主要任务是完善50马力拖拉机的设计方案。
汽车组由王家祥牵头,成员包括李工程师、三哥郑国庆等人,主要任务是进行汽车技术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论证。
王师傅作为总工程师,负责统筹协调两个小组的工作。
虽然资金问题还没有解决,设备还没有到位,厂房还没有建设,但大家的干劲都很足。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贡献力量,为西尧村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任何困难都无法击垮的强大动力。
正如郑昊所说:"我们不仅要造出拖拉机和汽车,更要造就一代新型的中国工人,造就一种新型的中国工业精神。"
而这种精神,将会在西尧村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