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三十年 第44章 倾斜的天平

1989年12月31日是星期天,刚吃过早饭,郑晓红就感觉肚子一阵巨疼。

许志远知道预产期就在这两天,赶紧陪她到医院办了住院手续,住进妇产科待产。

刘淑珍听说女儿快生了,送来催生糖,在医院里陪着郑晓红到中午,看她没有生的迹象,又问了医生,确定她今天应该生不了才回家。

到中午,郑晓红还是肚子时不时阵痛,痛过一阵后又跟没事的人一样。

许志远问她想吃啥,她说啥都吃不下。

为了能让郑晓红吃点可口的饭菜,许志远跟她一块坐着三轮车回了家。

在家吃了午饭,两人准备回医院。

段秀琴说:“头生孩慢,今天肯定生不了,最快得明天。”

因此她没跟着去医院。

郑晓红在医院折腾了一下午,又折腾了一夜,还是没有生。

肚子疼得受不住时她就咬紧牙关,双手用力拽着床栏杆。

许志远看她疼得满头是汗,又帮不上忙,只能在身边陪着她,两人都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早晨,许志远买来茶叶蛋让郑晓红吃,郑晓红被肚子阵痛折腾得没力气了,也没有胃口,只吃了半个鸡蛋就吃不下了。

医生来查房,给她做内检说:“宫口还是没开。”

郑晓红躺在床上,跟护士说:“我疼得都没有力气了,做剖腹产吧!”

“胎位正,不需要剖腹产!女人生孩子没有不疼的,你下床多走走,兴许能生得快些。”

护士表情冷漠地白了她一眼,说完转身走了。

郑晓红无奈,只好打消剖腹产的念头,强忍着疼在许志远的搀扶下在走廊里慢慢地走着。

刘淑珍不放心女儿,早晨收了生意,锅碗瓢勺都没顾得收拾就让郑自强带她来到医院。

许志远看郑自强带着母亲来了,就把郑晓红交给他们照看,他赶紧回家接母亲。

段秀琴来到医院时,郑晓红已经进了产房,刘淑珍和郑自强正守在产房外。

随着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声,郑晓红生下一名女婴。

过了一会儿,产房门开了,护士手里抱着婴儿喊着:“郑晓红的家人在吗?”

段秀琴急切地问:“是啥孩?”

“女孩。”

段秀琴脸上掠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就被她隐藏。

许志远赶紧走过去,从护士手里接过孩子,看着女儿肉嘟嘟的小脸和浓黑的头发,如获至宝,脸上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段秀琴从许志远怀里接过孙女,抱着回到床位上。

刘淑珍站在产房门口,一脸焦急地要进去看女儿,被护士拦住:“产房不能随便进,产妇没事,等一下就送出来。”

郑承运在家如坐针毡,他不放心女儿,步行来到医院,刚进走廊就听见婴儿的啼哭声。

郑自强看父亲来了,赶紧迎上去告诉他:“俺姐生了,是女孩,母女平安。”

郑承运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他脸上露出笑容,“都平安就好!我就不过去了。”

他转身悄悄地走了。

一直守在产房门口的刘淑珍看见护士把郑晓红从产房推出来,急忙问:“你没有哪不得劲吧?”

郑晓红笑着说:“我感觉身上猛一轻松,都想下地跑两圈。”

刘淑珍看女儿脸色红润,也就放心了,她看看小孩,然后就跟郑自强一起离开。

他们前脚刚走,段秀琴随后也走了,只留下许志远守着郑晓红和女儿。

隔壁床也躺着一名产妇,刚剖腹产生了个女儿。

产妇的母亲和丈夫守在她床旁,她说口渴要喝水,医生叮嘱不让喝。

她母亲心疼闺女,用开水把毛巾打湿,等不太热了,帮女儿擦擦嘴唇。

剖腹产的产妇不但不能喝水、吃饭,连床都不能下,大小便只能在床上用便盆接,极不方便。

郑晓红看到临床产妇在病床上煎熬,暗暗庆幸自己是顺产。

快到中午时,许志高来到医院告诉许志远:“咱老表林雨生来了,他都好久没来了,你不过去跟他说说话吗?”

许志远看着郑晓红欲言又止。

郑晓红明白他的心思,就说:“我这又没事,你去吧!我正好想睡一会儿。”

许志远听郑晓红说想休息,就跟许志高一块离开。

段秀琴从医院回到家,说郑晓红生了个闺女,秦招娣心里暗暗窃喜。

自从赵燕生了佳宝,她就感觉自己在许家名义上是大儿媳,地位却不如赵燕,她最担心郑晓红再生个儿子,那她在这个大家庭里就彻底没地位了。

赵燕听说郑晓红生了女儿,就对婆婆说:“我的预产期也就在这几天,闺女是**贴心小棉袄,大哥、志远都有闺女了,我也想生个闺女!名字我都起好了,叫许佳音,好听吧?”

段秀琴勉强笑笑。

赵燕看婆婆对自己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并不感兴趣,顿时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秦招娣好奇地问赵燕:“现在计划生育抓那么严,你上着班怀二胎,没人管吗?”

“我们单位现在效益不好,好多人都不去上班了,计划生育的事没人管,我请了病假,这几个月没去上班。我们单位好几个女同事都偷偷怀了二胎,单位领导知道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秦招娣虽然对婆婆偏疼赵燕一直耿耿于怀,但在赵燕面前却一点都不表现出来,还故意恭维她:“你要能再生个闺女,就儿女双全了,谁都没有你命好!”

赵燕一脸担忧,“我就怕万一再生个男孩咋办?”

秦招娣笑着安抚她,“你不用担心,要是再生个儿,我给你领,我正好没有儿!”

赵燕笑了,这下心里踏实了。

郑晓红从中午到晚上眼巴巴地等了一下午,滴水未沾,早晨那半个茶叶蛋早就消化殆尽。

她想睡会儿,但没睡几分钟就被婴儿的啼哭声吵醒。

她的情绪在崩溃边缘,只能一次次劝自己:剖腹产别说吃饭了,水都不让喝,不是更难受吗?

晚上,许志远吃过晚饭后,才用饭盒给郑晓红送了四个荷包蛋。

他见了郑晓红就滔滔不绝地讲林雨生的事:“中午我们三个在外面吃饭,林雨生跟我们讲雨花台、夫子庙、长江大桥……他哪次回来都那样,生怕我们不知道他是从大城市回来的。自从他留在南京工作后,每次回来都让二哥给他找地方住,就是不想回乡下的家过夜!二哥说他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郑晓红听了笑而不语。

许志远又讲了一个林雨生以前的笑话,“85年夏天,他从南京回来,在老家吃了顿午饭就来城里找我跟二哥。那时我还住防震棚,我们三个正说着话,林雨生忽然一巴掌打在自己胳膊上,打死一个跳蚤,你猜他说啥?”

郑晓红闷闷不乐地吃着荷包蛋,头也不抬,“不知道。”

许志远正讲得高兴,没在意她的情绪,依然笑着说:“他说:‘我估计这跳蚤是狗身上的’!”

郑晓红被这话逗笑了,“我猜你会说:‘这跳蚤肯定是狗身上的!你这个从大城市回来的时髦青年,身上咋可能会有跳蚤呢?’”

“还是你了解我!我说这话时,二哥笑得把刚喝到嘴里的水都喷出来了。二哥边笑边问他:‘跳蚤明明是在你身上被拍死的,为啥非说是狗身上的呢?’”

“他咋说?”

“他被二哥这么一问,脸一下就红了,解释说是家里喂了狗,应该是回老家时跑他身上的。”

郑晓红把吃剩的荷包蛋放在一边,“难怪你说他虚伪!”

她哀怨地看了眼许志远,“你们三个吃饭能吃一下午?”

“吃完饭他非要去看电影。”

郑晓红眼里噙着的泪水,一下溢出眼眶。

许志远惊讶地看着她:“你咋了?”

郑晓红十分委屈,声音哽咽着说道:“你们倒是玩开心了,自从你走后到现在,没一个人来看过我。”

许志远诧异地看向郑晓红:“你一直饿到现在?中午咱妈没给你送饭吗?”

郑晓红摇摇头,叹了口气,“谁能想起我呀?”

她说着眼泪又不自觉地掉了下来。

许志远看她又哭了,俯下身子为她擦眼泪,十分歉意地说:“晓红,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面对许志远真诚的道歉,郑晓红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第二天,郑晓红在许志远的陪同下坐着三轮车,抱着女儿出院了。

郑晓红回到家里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家里安静,她和女儿很快就睡着了。

许东升看着睡得正香的孙女,笑呵呵地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盼今年9月份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就给我孙女起名叫盼盼吧!”

许志远附和,“还是爸会起名字!盼盼,盼亚运,也盼着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许东升手里拿着字典,边翻边说:“我得给我小孙女找个寓意好的学名。”

许志远心里早就有了主意,便推荐道:“盼盼的姐和哥都是佳字开头,盼盼学名叫佳琪可好?”

许东升乐呵呵地从字典中找到“佳琪”两个字,手里拿着放大镜,对着字典看着念道:“佳琪是玉石般纯洁的品质,平安吉祥,未来美好。”接着夸赞道:“佳琪这名女孩用再好不过了!”

许红梅听说郑晓红生了个女孩,急忙从乡下赶过来,进门就对许志远说:“我听说晓红生了个闺女,现在计划生育抓得严,你们俩双职工,想再生都难!我把盼盼抱乡下去,你们出钱买奶粉,我给你们领!等晓红坐完月子就去上班,就跟单位说孩子死了,以后还能再生一个。”

郑晓红咬紧牙不吭声,她知道这一定又是婆婆出的主意!现在就看许志远的态度了。

许志远看着女儿,心有不舍地说:“姐,谢谢你的好意!我不重男轻女,如果以后不让生了,我们就领盼盼一个孩子。”

许红梅又劝了一会儿,看许志远态度坚决,起身走了。

郑晓红眼中含泪看着许志远,“谢谢你!我都想好了,要是你执意让咱姐把盼盼带走,我宁愿跟你离婚,自己带着盼盼过!”

许志远赶忙握住郑晓红的手安慰道:“你放心!咱一家三口永远都不分开!”

一滴泪滑落,郑晓红双手紧握住许志远的手。

郑晓红坐月子的那一个月,许志远不让她下床,孩子的尿布都是他洗,他还隔三岔五地做排骨汤给她补身体。

段秀琴除了做饭就是整天打麻将,自从郑晓红和盼盼从医院回来,她都没去看过一眼。

原因要从83年冬天说起,秦招娣怀二胎时不慎摔倒流产,导致大出血,不能再生育。

段秀琴一直觉得就佳宝一个孙子,太少!于是把再添一个孙子的希望寄托在郑晓红身上,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她只能盼望着赵燕的肚皮能再次争气。

半个月后,赵燕如愿生了个闺女,取名许佳音。

段秀琴见又是女孩,十分失望,但赵燕到底是局长家的千金,她再不高兴也得强装笑脸,不敢有丝毫怠慢,唯恐亲家怪罪。

她打了六个荷包蛋,亲自拎着饭盒送去医院,陪着笑脸看赵燕吃完。

赵燕出院回家后,她左手拎一只刚褪好毛的老母鸡,右手提一篮子鸡蛋,篮子里放了四袋红糖和十根油条,路上歇了两次才到许志高家,进门后面带笑容看着刚睡着的孙女夸道:“佳音看着都招人喜欢!”

她从兜里掏出三十块钱递给睡在床上的赵燕,“晓红生盼盼我都没问事,一块尿布都没洗过。她吃饭也都是志远给她做,我没给她做过一顿饭!你这边我也没办法过来伺候月子了。”

赵燕虽不满,但也挑不出错处,毕竟婆婆向来最偏心她。

郑晓红从许志远口中得知二嫂生的也是女孩,婆婆这次打算一视同仁,都不给伺候月子,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

她心里清楚,已经倾斜的天平更是很难恢复到公平,与其琢磨婆婆是否偏心,倒不如多花心思维系好他们的小家。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