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靠写诗成圣 第68章 王府暗箭终显形

();

高台之下,是山呼海啸般的狂热。

“农道圣典!”

“万世无饥!”

无数的士绅、农官、百姓,因为那超越时代的农业理论,因为那足以改变天下命运的大道,而陷入了由衷的、近乎癫狂的崇拜之中。

高台之上,林黛玉手握着那封来自北静王府的密信,感受到的,却是比这江南初冬的寒风,还要冷上千百倍的彻骨寒意。

那股寒气,从她握着信纸的指尖,瞬间传遍四肢百骸,让她那张因胜利而泛起红晕的娇颜,刹那间血色尽褪,只剩下一片冰冷的、玉石般的苍白。

忠顺王府!

这四个字,如同一柄淬了剧毒的冰锥,狠狠地刺入了她的心脏!

忠顺王,当今圣上的亲叔叔,掌管着宗人府,是整个大周皇族之中,辈分最高、权势最重、也最是顽固不化的老亲王。

他一直以“皇朝正统”自居,视祖宗之法为天条,对皇帝启用贾环这等“寒门庶子”推行新政,早已是积怨已深,在各种场合明里暗里地攻訐,称其为“以商贾**道乱国本”。

原来是他!

原来这场从西北烧到江南,差点将“化肥神种”这等利国利民的神物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恶毒流言,其源头,竟是来自这位“皇叔”!

林黛玉冰雪聪明,只一瞬间,便想通了其中所有的关节!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更不是王家那等上不得台面的后宅阴私。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绞杀!

忠顺王的目标,根本不是她林黛玉,甚至不完全是贾环。

他真正要打击的,是力排众议推行新政的皇帝!

他要用一场由流言引发的民乱,来证明皇帝的改革是“失德”之举,是“天怒人怨”的祸根,从而逼迫皇帝罢黜新政,重新启用他们这些代表着“祖宗之法”的旧派势力!

好狠的手段!

好毒的心思!

“黛玉妹妹,你……你怎么了?”

一旁的北静王水溶,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样,低声问道。

林黛玉缓缓地,缓缓地将信纸折好,收入袖中。

她抬起头,那双清冷的眸子里,所有的情绪都已收敛,只剩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如同万年寒潭般的冷静。

她对着水溶,微微摇了摇头,随即,重新转向台下那依旧沸腾的人群,声音,一如既往的清越,只是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诸位厚爱,黛玉铭感五内。博览会,到此结束。即日起,我江南商会,将全力推行‘农道新法’,凡有需者,皆可前来洽谈!”

她没有再多言,只是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场盛会,随即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返回了行辕。

她知道,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经从田间地头,上升到了另一个她从未触及过,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更为凶险的层面。

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个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给那个远在西北的、真正的棋手。

……

紫禁城,养心殿。

当北静王水溶将查获的所有证据,连同那份指向忠顺王府的最终密报,一并呈到御前时,整个大殿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皇帝看着那一份份供状,看着上面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张不怒自威的脸上,先是铁青,随即转为赤红,最后,化为一片令人心悸的、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好……好一个皇叔!”

许久,皇帝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他猛地将手中的密报,狠狠地摔在地上,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那股被至亲背叛的愤怒与屈辱,几乎要烧穿他的胸膛!

“朕敬他为长辈,尊他为皇叔!凡事让他三分,由着他在朝堂之上倚老卖老!朕以为,他只是迂腐,只是固执!却未曾想,他竟敢……竟敢在国难当头之际,在背后,捅朕的刀子!他这是要……掘我大周的根基啊!”

皇帝在殿内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带起一阵阵寒风,那股滔天的龙怒,让一旁侍立的苏培盛,连头都不敢抬。

然而,愤怒过后,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无力与憋闷。

杀?

忠顺王是他的亲叔叔,是先帝的亲弟弟!

在宗室之中,一呼百应!

若是无凭无据,仅凭一些流言的线索便将其拿下,必然会引起整个皇族的剧烈反弹,让那些本就对新政不满的宗室亲王,找到一个攻讦自己的最好借口!

到时候,朝局动荡,人心离散,那才是真正的国本动摇!

可若是不杀……

任由这条毒蛇盘踞在京城,盘踞在宗人府,随时随地都能给自己致命一击,这更是寝食难安!

投鼠忌器!

皇帝第一次,尝到了这四个字所代表的、令人憋屈至极的滋味。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猛虎,空有一身力量,却被那名为“祖制”、“亲情”的枷锁,死死地束缚住了手脚,无处施展。

就在这君臣二人,都陷入两难的死局之时。

“报”一名御林军亲兵,手持一卷盖着“安西都護府”火漆印的密折,快步走入。

“西北八百里加急!贾提举密折!”

皇帝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呈上来!”

他几乎是抢一般地,从苏培盛手中夺过那份密折。

他知道,那个少年,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他带来最意想不到的惊喜。

密折打开。

上面没有长篇大论的分析,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词。

只有八个字。

八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充满了冰冷杀伐之气的大字。

“欲使其亡,必令其狂!”

皇帝看着这八个字,先是一愣,随即,那双因愤怒与憋闷而布满血丝的眸子里,猛地,爆发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的精光!

他懂了!

他瞬间,便明白了贾环这石破天惊的一计!

对付疯狗,最好的办法,不是跟它对咬,而是给它一块更大、更肥美的肉骨头!

让它在最得意、最疯狂的时候,自己一头撞死在南墙之上!

“哈哈……哈哈哈哈!”

压抑了许久的皇帝,终于再次放声大笑起来!

那笑声,充满了拨云见日的畅快,与棋逢对手的欣赏!

“好!好一个‘欲使其亡,必令其狂’!贾环!你,果然是朕的子房!朕的……国之利刃!”

他脸上的所有犹豫与憋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运筹帷幄、即将观看一出好戏的、冰冷的快意。

“苏培盛!”

“奴才在!”

“传朕旨意!”

皇帝重新坐回龙椅之上,那股属于帝王的、乾纲独断的气势,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

“忠顺王,乃朕之皇叔,宗室表率,德高望重。见朕为国事操劳,为蝗灾忧心,竟主动请缨,愿为国分忧,朕心甚慰!”

这番话,听得苏培盛一头雾水,却不敢有半分质疑。

“着,即日起,加封忠顺王为‘社稷辅理亲王’,食双俸,入军机处,参赞政务!”

“另,”

皇帝的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如同狐狸般的笑容,“此次中原蝗灾,赈灾粮款,事关重大,干系到数千万灾民之性命。朕,信不过旁人。特命忠顺王,全权负责,监督此次赈灾粮款之一应发放、调拨事宜!凡有款项出入,必须有他老人家的王印,方能生效!”

“朕,要将这天下最大的钱袋子,交到皇叔的手中!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何为皇室宗亲,何为……国之柱石!”

这道旨意,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之上,被当众宣布时,整个朝堂,彻底懵了。

那些原本已经准备好,要看忠顺王倒霉的旧臣,一个个目瞪口呆。

而忠顺王本人,在听到这番“恩宠”时,更是老泪纵横,当场跪倒在地,对着龙椅之上的皇帝,磕头如捣蒜,高呼“圣上英明”。

他以为,这是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终于向他,向“祖宗之法”,低头了!

妥协了!

他得意忘形地接受了这泼天的富贵与权柄,完全没有察觉到,龙椅之上,他的那位好侄儿,看着他的眼神,是何等的……冰冷与怜悯。

更没有察觉到,一张由那个远在西北的少年亲手编织的、名为“疯狂”的天罗地网,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他的头顶,缓缓张开。

一场大戏,即将开锣。

而他,这位自以为是的“皇叔”,便是这出戏中,那个注定要粉墨登场,再被乱棒打死的……

头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