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开局北伐朱棣 第三十九章 南军的正式反击

();

燕军运粮队溃败之际,山谷中骤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紫荆关的守军终于驰援而至!

侥幸存活的运粮兵见援兵赶到,哭喊着撤离了战场。

李景隆见状,举起短铳对着夜空连放三枪。

“砰!砰!砰!”

三枪过后,李景隆大手一挥,在这福生等人立刻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去。

与此同时,正与敌军厮杀的萧云寒也率锦衣卫迅速撤离。

“贼人休走!”山谷中一声怒喝炸响,一名青年手持长刀,策马紧追不舍。

正是朱棣次子,朱高煦!

“二殿下!穷寇莫追,恐有诈!”一名老将急忙呼喊,可朱高煦早已带着人马冲过火海,追出了山谷。

老将无奈,只得吩咐部分手下留下救援运粮队,自己则率余部紧随其后。

连续追击半个时辰,连敌军影子都没瞧见,朱高煦虽满心不甘,也只能下令停止追击。

紫荆关是他的驻地,如今运粮队在自己地盘遭遇伏击,损失惨重——这事若传到父王耳中,那些支持大哥朱高炽的人定会借机问责,少不了添油加醋一番。

想到这里,朱高煦恨得牙根发痒。明明是自己大意,让南军潜伏到眼皮底下都未曾察觉,可他却偏将所有过错都算在了南军头上,对这一战的南军统领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吞活剥!

“二殿下,对方显然早有准备,不能再追了!”那名老将疾驰至近前,警惕地扫视着黑暗的四周,面色凝重地提醒。

此人正是朱棣麾下三员猛将之一的丘福。

“住口!若不是你在后面啰嗦,我早已抓到他们了!”朱高煦不耐烦地甩了甩手臂,眉宇间怒火熊熊。

“都是末将的错,但二殿下有天大的怨气,也等回去再说。”丘福依旧紧张地环顾四周,“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尽快撤回吧!”

朱高煦点头应下,虽心有不甘,可敌军已然逃远,再追下去也无意义。

然而就在他调转马头准备回撤时,前方浓雾中却突然传来马蹄声,紧接着,一道身骑白马、手提长枪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上万燕军眼前。

朱高煦脸色骤变,猛地转身盯住那道渐趋清晰的身影,右手死死攥紧了长刀。

“何人在此?!”丘福面色一沉,厉声喝问。

“取你性命之人。”冰冷的话音响起,李景隆冷峻的面容在火把光亮中逐渐显露。

“李景隆?!”丘福脸色剧变,如临大敌般扫视四周,“二殿下,是南军统帅李景隆!”

这话一出,燕军阵中顿时一片惊呼——谁也没料到,南军统帅竟会单人独骑出现在这里!

“你就是那个纨绔子弟?!”朱高煦怒视着李景隆,嘴角却勾起一抹兴奋的笑意,“就凭你一个人,也敢来送死?!”

若是今日能斩下李景隆的头颅,必是大功一件!父王定会对自己赞不绝口,到时候看那些支持大哥的人还能说什么!

“你便是那个自幼便不被太祖喜爱的顽劣皇孙?”李景隆冷笑一声,银枪随意搭在马鞍上,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火光映照下的朱高煦。

朱高煦生性残暴,与他大哥朱高炽的品性截然相反。李景隆对这个人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厌恶。

此子虽还年幼,却完全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天生反骨!

“找死!”朱高煦双目赤红,死死盯着神色淡然的李景隆,紧咬的牙关仿佛要渗出血来。

自幼不被皇爷爷待见,是他深埋心底的痛,更是挥之不去的耻辱。

正因如此,燕军内部才有那么多人拥护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哥,而非他这个沙场悍将。

“二殿下,李景隆用兵诡谲,此刻孤身现身,必有奸计!”丘福见朱高煦怒火中烧,忙上前劝阻。

“住口!”朱高煦早已按捺不住,怒喝一声便扬鞭冲向李景隆,“杀了他!”

话音未落,他已带着万余兵马如潮水般涌向李景隆!

李景隆却笑而不语,只轻蔑地瞥了朱高煦一眼,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朱高煦紧追不舍,像是铁了心要斩下李景隆的头颅立功,全然不顾身后丘福的连声劝阻。

不知追了多久,朱高煦忽然发现,逃窜的李景隆竟停了下来,再次若无其事地调转马头望向自己。

这种被反复挑衅又无视的屈辱,瞬间再次点燃了朱高煦的怒火。他扬鞭猛冲,脑海中已浮现出李景隆伏诛的画面!

“砰!”

一声刺耳的枪响骤然划破夜空,紧接着两侧浓雾中枪声密集炸响,刺眼的火光此起彼伏!

变故来得太过突然,燕军追兵来不及反应,顿时惨叫声四起,不断有人从马背上跌落!

紧接着,空中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黑影,四散砸入燕军阵中!

“轰!轰!”

爆炸声连成一片,炸得燕军阵型大乱!

轰天雷的威力,早在真定保卫战时便已显露神威,此刻燕军猝不及防遭遇伏击,转眼便乱成了一锅粥!

“除了朱高煦,一个不留!”李景隆端坐马背,冷冷看着被枪炮洗礼的燕军,声音里不带半分温度。

话音刚落,埋伏在浓雾中的平安与萧云寒立刻率军杀出,直扑敌阵!

一场蓄谋已久的伏击,在漫天惨叫声中正式拉开帷幕!

许久之后,溃败的燕军彻底丧失了抵抗意志,丢盔弃甲地四散奔逃。

朱高煦也终于在丘福的拼死劝谏下,灰溜溜地向紫荆关方向逃窜!

“追!”

李景隆眺望着朱高煦逃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声音冰冷如铁。

平安随即率领五千精锐紧追不舍,再度向紫荆关进发。

半个时辰后,当朱高煦逃回紫荆关驻地时,却发现任凭自己如何呼喊,城门都无人应答。

正当他满心疑惑时,城门突然大开,一队兵马嘶吼着冲杀出来!

“不好,是南军!”丘福眼疾手快,立刻察觉不对,急忙拉着朱高煦便逃!

朱高煦难以置信地望着冲杀出来的敌军,神情瞬间僵住,心底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挫败感。

他离开紫荆关不过三个时辰,这座要塞竟已落入南军之手?他明明留了两万精锐驻守,怎么会如此轻易失守?!

李景隆不是正在被自己追杀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数疑问在朱高煦脑海中翻腾,早已磨去了他最初的意气风发。此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回去后该如何向父王交代。

在两股南军的夹击下,朱高煦带领的燕军伤亡惨重,从最初的一万骑兵,锐减到不足一千人。

然而就在眼看要活捉朱高煦之际,李景隆却突然下令停止追击。

“景帅?为何收兵?”平安策马返回,不解地看向李景隆。

其他将领也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毕竟李景隆起初明明说过,要活捉朱高煦作为牵制朱棣的人质。

“没什么,我改主意了。”李景隆淡淡一笑,并未多做解释。

他做事向来如此,不喜铺陈缘由,更何况这是一场绝密的计划。

这时,夺取紫荆关的另一路南军也赶来汇合,为首一人骑马径直来到李景隆面前。

“末将参见景帅!”来者声如洪钟,气势如虹。

正是井陉关守将,前羽林卫大统领郭英!

早在离开真定后,李景隆便已暗中派锦衣卫前往井陉关调兵。他此行不仅要夺取燕军粮草,更要趁机收复紫荆关!

只是罗子煜的叛变让他心有余悸,担心真定守军仍有燕军细作潜伏,便临时决定从井陉关调兵。

郭英接到消息后,立刻从井陉关抽调三万兵马火速驰援,趁朱高煦追击李景隆的空档,成功攻破了紫荆关!

紫荆关的收复,预示着南军正式对燕军展开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