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殴打高阳?我反手制盐惊呆李世民 第74章 强国富民之道

();

第七十四章 强国富民之道

武媚娘展现出了她惊人的智慧。

她不像别的妇人那样,只关心镜子和香水。

她问的,是“蓝田模式”的税收原理,是“官吏考成法”的监察细节,是“镇海计划”的长远布局。

她对秦源所有改革方略的理解,其深刻程度,甚至超过了朝中许多饱读诗书的大臣。

她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新政的,无条件的支持和赞美。

“太傅之学,乃是真正的强国富民之道。

若能推行天下,我大唐,必将迎来一个远超贞观的盛世!”

她看着秦源,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敬佩。

“只可惜,朝中总有些目光短浅之人,为一己之私,百般阻挠。

太傅行事,想必也是掣肘颇多吧?”

她若有若无地暗示道。

“若有朝一日,臣妾能为陛下分担更多,必将全力支持格物总院,让太傅之志,再无阻碍!”

这番话,说得是何等的高明。

她将自己的野心,包装成了对秦源改革事业的支持。

将个人的权力诉求,与秦源的**理想,巧妙地捆绑在了一起。

为了让这份“结盟”的意向,更具分量。

数日后,武媚娘,通过心腹的内侍,给秦源送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那是一个厚厚的卷宗。

里面没有金银,没有珠宝。

只有一份份,由她亲手整理的,详细无比的情报。

情报的内容,触目惊心。

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数十名关陇集团核心成员,其家族在地方上,是如何利用权势,阻碍新政,隐匿田产,欺压百姓的。

时间,地点,人证,物证,一应俱全。

甚至连他们家族哪块地里,藏着几个没上户籍的“隐户”,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份情报,就像一把淬毒的利刃。

它向秦源,展示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她武媚娘,在宫中,在朝堂,乃至在地方上,都拥有着一张何等强大而隐秘的情报网。

第二,是她与秦源,有着共同的“敌人”。

她,有足够的“价值”,成为秦源最强大的盟友。

这是一份,分量十足的,“投名状”。

秦源看着这份卷宗,一夜未眠。

他不得不承认,武媚娘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她的手腕,她的智慧,她的隐忍和果决,都远非常人可比。

与她结盟,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他可以利用武媚**力量,去狠狠地打击那些阻碍改革的旧贵族势力,将自己的新政,以更快的速度,推行下去。

但坏处,同样致命。

一旦他选择支持武媚娘废后,就等于将自己,彻底卷入了这场大唐最高级别的**内.斗之中。

他将彻底得罪长孙无忌为首的整个元老集团。

更重要的是,他深知,武媚**野心,绝不仅仅是一个皇后之位那么简单。

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这个巧笑嫣然的女人,未来,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不想成为她手中的刀。

更不想,成为她未来登基之路上的,绊脚石。

最终,秦源做出了决定。

他收下了那份情报,却派人给武媚娘,回了一句话。

“昭仪娘娘心意,臣已领。

然,后宫之事,乃陛下家事,非外臣所能干预。

臣,只忠于陛下,忠于大唐社稷!”

这是一个滴水不漏的,太极式的回应。

他收下了武媚**“投名状”,等于接受了她的善意,也默认了双方有共同的敌人。

但他又明确表示,在“废后”这件事上,自己,保持中立,绝不站队。

这,几乎可以算是一句**版的“渣男语录”。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的敌人我也顺手帮你敲打,但公开结盟,正式确立关系,那就算了!”

秦源随即将那份情报中,一些不那么敏.感,却又足以敲山震虎的内容,“不经意”地,透露给了御史台的几位新晋官员。

很快,几本弹劾关陇集团子弟在地方上不法行为的奏折,就摆在了李治的案头。

长孙无忌等人,立刻焦头烂额,再也无暇去顾及什么“废后”之事了。

这是秦源对武媚娘示好的一种回应。

也是对长孙无忌集团的一次,无声的警告。

武媚娘在收到秦源的回应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这位秦太傅,更加高看了几分。

她知道,能抵挡住如此巨大诱惑的男人,其心性之沉稳,其目光之长远,远非寻常人可比。

这样的人,即便不能成为盟友,也绝不能成为敌人。

一场即将席卷整个朝堂的巨大**风暴,就在秦源这不偏不倚,却又暗藏机锋的太极推手中,被暂时地稳住了。

长安城,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

永徽二年,秋。

广州港外,人潮如海,旌旗似林。

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吹拂着每一个人的脸庞,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港口中那艘巨大得如同山峦一般的巨船之上。

船名,探索号。

这是大唐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远洋宝船,是格物总院呕心沥血的杰作,也是整个帝国投向未知深蓝的第一块问路石。

秦源站在高台之上,身着太傅的紫色官袍,面容平静,可心中,却不像表面上那么沉静。他的身后,是广州都督和市舶司的各级官吏,人人屏息凝神,气氛庄严到了极点。

“吉时已到!”

随着礼官一声高亢的唱喏,喧闹的港口瞬间安静下来。

秦源缓步上前,从两名甲士手中,接过了一面巨大无比的旗帜。

旗帜以玄黑为底,上面用金线绣着一个张牙舞爪的“唐”字,龙飞凤舞,气势夺人。

台下,探索号的船长郑和,一个皮肤黝黑、筋骨强健的中年汉子,快步上台,单膝跪地。

他本是辽东战场上的一名百战老兵,因水性极好,又在格物院的海事科里表现优异,才被秦源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郑和!”

秦源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末将在!”

郑和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