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664年,宰相上官仪因提议废后被武则天处死,此后高宗彻底放弃废后计划,武则天借机要求共同听政】
【从664年起,武则天“垂帘于后”,与高宗共同裁决朝政】????
长安大明宫紫宸殿。
李治扶着龙椅扶手,面色苍白地咳嗽了几声。
近几个月来,他的头风病愈发严重,批阅奏折时常常眼前发黑。
这一切都被一旁侍立的宰相上官仪看在眼里,上前一步低声道。
“陛下龙体违和,皇后却权势日盛,朝中不少官员只知有武后,不知有陛下,长此以往恐生祸乱啊。”
李治眉头紧锁,想起武则天近来在朝堂上的强势。
从提拔寒门官员制衡关陇士族,到直接对军政要务指手画脚,甚至连他想立李弘为太子的提议,都被她以“太子年幼需历练”为由搁置。
他**太阳穴,声音带着疲惫。
“朕亦有此忧,只是...她毕竟是朕的皇后,又是太子之母。”
上官仪叩首道。
“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受制于妇人?昔年汉武帝废陈皇后、卫子夫,皆为稳固皇权,如今皇后干预朝政已越礼制,臣请陛下废后,以正纲纪!”
这番话正戳中李治的痛处,他猛地拍了下案几。
“好!便依你所言,速拟废后诏书!”
上官仪当即取来笔墨,在御案前挥笔疾书,写道。
“皇后武则天,惑乱朝纲,干政乱权,有违妇德,着即废黜后位,贬为庶人...”
刚写至“庶人”二字,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武则天身着凤袍,带着数名内侍闯了进来,目光如刀般扫过御案上的诏书,又转向李治,声音冰冷却带着哭腔。
“陛下!臣妾究竟犯了何罪,要遭此废黜?臣妾辅佐陛下平定高丽,整顿吏治,哪一样不是为了大唐江山?如今陛下龙体不适,臣妾代为处理政务,难道也成了罪过?”
李治本就性格懦弱,见武则天气势汹汹,又想起她多年来的辅佐之功,顿时没了底气,支吾道。
“朕...朕并未想废后,是上官仪教唆朕的。”
武则天猛地转向上官仪,眼神凌厉如剑,刚刚的委屈瞬间消失不见。
“上官仪!你身为宰相,不思辅佐陛下,反倒挑拨帝后关系,是何居心?!”
上官仪挺直脊背,目光直视武则天。
“臣所言句句为陛下,为大唐!皇后逾越本分,干预朝政,早已不是后宫妇人该做的事!”
“放肆!”
武则天厉声喝道。
“本宫与陛下同体,陛下龙体不适,本宫代批奏折,处理朝政,乃是为了分担陛下辛劳,何来‘逾越’之说?你这是污蔑!”
她转向李治,语气陡然变软。
“陛下,臣妾随您多年,为您生儿育女,难道在您心中,竟如此不堪?”
李治被她哭得心烦意乱,又怕她真的动怒,指着上官仪道。
“是他!都是他撺掇朕的!将上官仪拿下,交刑部问罪!”
上官仪惨笑一声。
“陛下!今日您容妇人干政,他日必悔之晚矣!”
内侍们上前拖拽,他仍挣扎着喊道。
“废后诏书乃陛下之意,岂能推诿于臣...”
数日后,刑部呈上奏折,称上官仪“勾结废太子李忠,意图谋反”,请求处死。
李治看着奏折,手微微颤抖。
他明知这是武则天罗织的罪名,却再没勇气反驳。
最终,他朱笔一挥,批下“准奏”二字。
上官仪被处死后,朝野震动,再也无人敢提废后之事。
这夜,武则天来到李治的寝宫,见他正对着一盏孤灯发呆,便轻声道。
“陛下,如今朝中人心惶惶,您又龙体欠安,不如臣妾与您一同听政,也好为您分忧。”
李治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有畏惧,有无奈,也有着一丝解脱。
他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
“便依你吧。”
从这一天起,大明宫的朝会上多了一道独特的景象。
李治坐在龙椅上,武则天则在他身后的紫帐中垂帘而坐。
每当有大臣奏事,李治若犹豫不决,便会看向身后的紫帐,帐内传来武则天清晰的指令,大臣们虽心有不满,却无人敢言。
一日,兵部尚书奏请出兵西域。
面对兵部尚书的请奏,李治咳嗽着说。
“此事...容朕三思。”
话音刚落,帐内传来武则天的声音。
“陛下,西域乃大唐屏障,吐蕃虎视眈眈,此时不出兵,更待何时?可命薛仁贵为帅,即刻点兵出征。”
李治刚想说的话直接堵在喉咙里,沉默片刻。
“准奏,依皇后之意。”
朝散后,李治望着空荡荡的大殿,轻声叹了口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唐的江山,已不再由他一人说了算。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则天向李治提交《建言十二事》,这是她系统的治国纲领】
【劝农桑,薄赋徭;给复三辅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费力役;广言路;杜谗口;王公以降皆习《老子》;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其中"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打破了传统礼教中"母服一年"的规定,提升女性地位】
【"广言路""杜谗口"则为寒门官员提供发声渠道,与士族垄断形成对抗】
【这些建议被李治悉数采纳,标志着武则天从后宫走向朝堂的合法性确立】
【武则天为逐步掌控最高权力,对亲生的四个儿子(李弘、李贤、李显、李旦)采取了一系列以控制,打压甚至清除为核心的处置手段】
【李弘是武则天与唐高宗的长子,自幼被立为太子,性格仁厚,深得朝野认可】
【他早年参与朝政时,便与武则天在**理念上显现分歧,比如他曾为被武则天囚禁的萧淑妃之女求情,主张释放二人,触动了武则天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