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334章 不服气的将领

王信已经知道自己是总兵,但是真正上任仍然在第三天。

兵部陈言亲自相送,几人先来到东军本部。

如果东军有提督在,那么王信还先要拜见提督,现在东军没有提督,不过王信已经提前见过朱伟,东军仍然有很多朱伟的亲信,也算是变相的拜了山头。

朱伟坐镇东军的时候,朱胜功没有危机感,对谁都有些傲气。

如今他老子不在了,反倒是变得和气了些许。

虽是参将身份,身边那位胡须花白的副总兵却以他为主的态度,众人都看得见。

“陈大人。”

朱胜功带着本部将领笑着相迎,一副主人的态度,让看笑着看向王信:“终于等到你了。”

“见过少将军。”

王信拱了拱手,然后向那位副总兵拱了拱手。

那副总兵人畜无害的模样,脸上只挂着笑容,并无多言。

看来这就是朱伟给朱胜功留的保驾护航之人,的确很合适,费了不少心思。

陈言对东军的情况很清楚,也很给朱胜功的面子。

朱胜功只是参将的身份,哪怕朱伟走了,依然控制着东军本部。

主要还是朱伟在。

贾府也是把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交给王子腾过渡,可惜当初不知是谁挑的人,明显看错了王子腾。

王子腾年富力强,野心勃勃,如何甘愿,反倒是朱伟挑选的这位副总兵,无论身份还是资历,又或者个性,都是朱伟千挑万选出来的。

虽说起来简单,想要办成却不容易。

“右路的人还没到?”

陈言坐稳后,扫了一圈在场的人,随意的问道。

“已经通传给了右路,不久就会赶来。”朱胜功边笑着,边挤眉弄眼看向王信,“迎接他们的上司。”

陈言是兵部郎中,由他亲自相送衙门上任,可见王信背后的关系之深。

更重要的是朱胜功的态度,与王信的表现也非常亲近。

大家又不是不认识王信。

不过热情归热情,王信能不能站稳脚跟,众人却不敢肯定。

闲聊之间。

一行人从外头跑进来,进来就磕头。

正是右路军的一众将领。

朱胜功指着王信笑道:“你们很多人认识他,不用我多介绍,他以后是你们的上官,你们可要听话,不要违逆他才好。”

“拜见镇台大人!”

这行人来到王信面前,领头的人穿着三品武官服,是一名参将,大概四十来岁,比王信大一轮,丝毫不敢慢待,带着众人跪拜下去。

“李将军请起。”

王信扶起对方。

右路军的许多人认识他,他也认识许多人,眼前的参将不是别人,正是以前那位李威。

李威满脸真诚,当着众人的面,诚恳地说道:“属下以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过镇台大人,请镇台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对镇台大人唯命是从。”

“哦?”

“还有这回事?”

朱胜功好奇道。

李威不好意思起来,毕竟四十来岁,在场的人也看在眼里。

坐着的陈言没有说话,安静地喝茶。

他亲自送王信上任已经表明了态度,身为兵部的官员,他不好直接插手东军的事务,特别是今天,很容易引起闲话。

不过陈言大概能体会李威原来的心酸。

他从军一生,到头来还不如眼前的两位年轻人。

朱胜功虽然只是参将,但是实际领着东军事务,东军上下谁敢不给他面子,都知道朱伟在给他铺路,接任东军提督的位置。

王信更不用提,已经是右路总兵。

一个三十出头,一个不到三十,可谓是青年才俊。

两人还有个共同的身份。

勋贵子弟。

这就是普通人的心酸之处了吧。

虽然朱胜功和王信都有才,可有才的人多了去,出头的往往都是这些子弟,而百姓出身的人头上仿佛有层无形的天花板。

王信当然不会讲出来,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误会。

大家理解,李威的态度又如此诚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

接下来,众人一一上前拜见。

有些人王信认识,有些人见过但是不熟悉。

两个游击将军分别是杨荣,钱龚礼,然后是都司吴益。

“我们前来恭迎镇台大人,全军官兵在校场翘首以盼,等待镇台大人检阅,还请镇台大人吩咐,是现在出发,还是稍等?”

一番客套之后,李威热情的说道。

当初进京的时候只是名佐击,需要在衙门里等候,等着消息盼着天。如今成为了总兵,前后都有人迎接,是别人为自己操心,也是别人等自己,这就是身居高位的不同。

有些人很喜欢这种排场,王信不在意。

“走吧。”

“陈大人,这就告辞了。”

王信向陈言拱了拱手。

朱胜功连忙挽留陈言,不准陈言回兵部,非要宴请陈言。

两人虽不是一路,但公是公,私是私。

哪怕知道张吉甫在打这对父子的主意,可最终谁知道呢,陈言推诿了片刻,才有痛快的答应,朱胜功交代了王信几句,王信点了点头。

于是众人分开两路。

王信在手下们的簇拥下归营,朱胜功带着亲信邀请陈言去了一处隐秘的庄子。

先不提王信。

朱胜功准备的这处庄子在京城里一座坊市的后面。

闹中取静。

不远处一片喧哗,隔了一片林子就变得异常幽静起来,庄子里的景色也巧夺天工,虽然不大,却五脏齐全,应有尽有。

江南买来的女伶,奏乐的也都是女子。

身穿若隐若现的纱裙,阵阵香气入鼻,又有满桌子的山珍海味。

不过陈言和朱胜功没有在意这些。

两人能坐到一起,的确机会难得,都想留份情面,话里话话说到了王信。

毕竟王信也关乎双方。

“大同西军那边,周文背后有阁老的支持,就算那边上下都是王信的人,一样不出三年。”陈言毫不犹豫的说道:“那边就能被阁老拿下。”

朱胜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认可之色。

他们父子为了东军的事操心了多久,哪怕自己背后有父亲撑腰,东军仍然有许多事情让自己没奈何。

在什么位置上,轻易离开不得。

否则就是人走茶凉。

“阁老打算置王信于何地?”

朱胜功认真道。

陈言暗叹。

现在的年轻人实在了得。

王信带兵打仗的本事没的说,而朱胜功的确有朱伟的几分真传,深得官场精髓。

陈言放下酒杯。

此时,别人都退下了,只有两人在场。

“王信此人颇为可惜,虽如此,阁老也没有生气,有些感慨罢了。”

陈言能理解,也不能理解。

王信和阁老这几年配合的很默契,更进一步的话,有阁老的关照,别说右路总兵,谋个提督也有可能。

朱胜功明白了。

盯了眼朱胜功,陈言突然笑道:“左都督又打算怎么安置王信呢。”

朱胜功愣了愣。

陈言不客气的说道:“你们朱家父子把东军视为己出,真能容的王信?”

“阁老容得下王信,我们也容得下。”

想了片刻,朱胜功轻声说道。

陈言听懂了其中的意思。

朱胜功的意思是张阁老不也是利用王信,事成之后踢走了王信么。

不禁为王信有些不值。

大同那边被拆散,京营这边又被架空,王信辛苦一场,最后什么也没有落到手。

不久。

陈言离开。

有人从后门进来,正是朱伟。

朱胜功已经起身,小声道:“他肯定去见张阁老。”

朱伟端起刚才陈言喝过的酒杯,翻来覆去的看了片刻,然后叹道:“明面上是送王信,何尝不是接触我们,背后十之八九本是阁老的安排。”

朱胜功有些不满,“阁老到底想做什么。”

“不要心急。”

朱伟淡然说了句。

如果王信带兵打仗的才能,能分一半给自己的儿子就好了。

朱伟有些惋惜。

没有实战的经验,是儿子最大的短板。

任何事讲究一个名正言顺。

儿子只是参将,终归控制不住东军,越来越多有野心的人开始打主意,下面有些人也按捺不住。

这些才是张吉甫想要的。

自己利用王信,张吉甫何尝不是也利用王信。

搅吧。

把东军搅乱才好。

朱伟眯起眼睛。

乱了才有机会,否则的话,自己辛苦一辈子难道便宜别人?

宁愿毁了,也不会便宜外人。

总兵可以看到十五个属下的状态。

解除原来的绑定需要一个月的冷却,自己回京已经大半个月了,除了张灿他们四个之外,其余全部解除,等于现在有十一个名额。

姓名:张灿

职位:游击将军。

状态:张灿对您忠心耿耿。

注明:张灿与您分开了,统领归化军。

王信看了几眼,然后选择绑定。

绑定。

姓名:李威

职位:参将。

状态:李威对非常愤怒。

王信怀疑自己看错了,下意识再看了一眼。

“属下对总镇大人忠心耿耿。”

李威跟在王信身边。

其余人离的远一些,好方便二人说话。

程宏走后,右路军一直是李威代管,加上李威又是程宏的亲信,本来在右路权力就大。

李威态度极其诚恳。

“属下知道属下的身份,不敢奢求太多,总镇大人名声传播海内,谁不知道总镇大人的厉害,所以属下是真心的,只想跟着总镇大人。”

“哦?”

王信似笑非笑。

李威没有察觉,连忙拍胸脯道:“日久见人心,属下说再多是空口白牙,还请总镇大人观属下日后之行。”

其实李威没有必要如此。

他是参将的职位,自己动不了他,顶多给他穿小鞋。

王信也相信李威说的是真话。

只不过呢。

是自己坐在总镇位置,势头发展良好的基础上,他绝对会说到做到,起码明面上听话,背地里就不得而知了。

又或者。

自己哪天倒了。

树倒猢狲散。

岂不就是这般场景么。

“从早上就开始召集所有官兵,等到了现在,已经过了半日,大家伙一粒米饭没吃,还要继续等多久?”

右路军大本营。

校场插满了旗帜,几千官兵立于校场。

参将和游击,还有都司都去迎接新任总镇,他们这些校官留下来整顿军营的,等候总镇的到来,留下一个好印象。

“总镇不来,你敢解散?”

有人鄙视道。

那人大怒。

“好了,吵什么吵。”

一名留下来的司务不满的说道:“你也不看看什么日子,今天是你能闹事的时候吗?”

被指责的人是名千总。

三十出头,与别的校官穿的一身整洁不同,他穿着旧衣服,听到自己被指责,不服气道:“我什么时候闹事过了?都司还请说明白。”

“好啊。”

那司务彻底恼了,指责那千总。“好你个林杰,专挑着今天的日子闹是吧,来人啊,把他给我捆起来,等李将军回来后发问。”

“凭什么!”

那个叫做林杰的人大喝一声。

“凭你敢不满新任总镇大人。”司务冷笑,随后又呵斥道:“李将军早已吩咐,谁敢在迎接总镇大人的事上捅了娄子,谁就是和他过不去,你们还不动手!”

“你血口喷人。”

“总镇大人到!”

外头。

突然传来大喊声。

所有人都顾不上,纷纷看了过去。

王信选择骑马,于是众人都开始骑马,原来坐轿子的人也急忙换了马。

“怎么回事?”

看到校场里的情况,王信平淡的问道。

李威皱起眉头。

“吴益。”

“在。”

“去看看。”

吴益很快骑马赶了过去。

那都司和众人已经跪下去,低声道:“让你闹,看你等下怎么死。”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家都看到是林杰闹事。

不久后。

吴益返回,简短的解释了一遍。

“那林杰是个刺头,屡次违反军规,曾经程总镇看重他,大家只能让着,没想到程总镇都走了,他还是旧习不改。”

李威闻言大怒。

“我离开前,是不是严令过今日迎接镇台大人,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是的。”

“把他给我狠狠的打。”

李威大骂。

回头看向王信,满眼的失落,不好意思道:“让镇台大人看笑话了,属下治军不严,还请镇台大人惩罚。”

真亦假时假亦真。

李威的态度不错,眼前一帮将领的态度也很好。

王信也相信,只要自己在位置上一天,自己说的话,特别是私人的事情,他们十之八九会去办的很好。

不过这些不是王信想要的。

“你闹什么?”

甩开众人,王信来到那人面前直接问道。

那人被人压在地上动弹不得。

虽如此,那人依然梗着脖子,抬起头不服气的看向王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