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俊生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的心情有点……嗯……复杂!
因为跟他一起走的,还有墨湖先生。
墨湖先生也怪。
一个桃李满天下的先生,居然穿着学子服,提着礼物,神态恭敬。
去拜访庄毅——他的好哥们。
要是先生拜哥们当老师,自己是叫先生师侄,还是称呼先生。
左俊生有些纠结。
不知不觉,到了左家庄。
“少爷回来了。”
“管家,我伯母和我娘呢?”
“在家里等你。”
“快去通报一声,恩师墨湖先生前来拜访。”
管家早看到了,只是一直没敢说。
因为先生的样子很怪。
怎么说呢。
不像是先生,倒是很像一个学生。
想了片刻,管家不敢迟疑,跑进府里。
左俊生在前带路,引先生到了正堂。
大夫人和二夫人刚好到:“先生亲自登门,敝宅有失远迎。”
墨湖先生还礼。
左俊生不咸不淡的道:“他不是拜访你们,是拜访毅哥儿。”
噢。
大夫人懂了:“毅哥儿还在外面读书,他不喜欢书房的拘束,去了河边边看景色边读书,还没回来。”
“要不,我去请他赶紧回来。”二夫人试探性的建议。
“不不用,我在这里等就好了。”墨湖先生激动的搓手。
两位夫人面面相觑,都把疑惑的目光投向自家儿子。
左俊生知道长辈想问什么,便道:“毅哥儿在荆阳府写了一个帖子,备受阮老先生尊崇。”
“什么帖子?”二夫人好奇地问。
“字帖。”墨湖先生带来了,当即展开。
一幅狂草的《侠客行》,出现在众人面前。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二夫人念到这里,不禁赞叹,好诗!
果然。
左俊生叹了口气。
大夫人惊道:“这是毅哥儿写的字,作的诗?”
墨湖先生点点头:“这字是临摹,据阮老先生说,这字帖已经不到三分神韵。”
嘶。
全员倒吸一口凉气,真正的字得多好啊。
一字千金!
二夫人摸了摸儿子的头,有这样的“妖孽”当你至交好友,是你最大的幸运,也是你最大的不幸。
管家进来:“毅哥儿回来。”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瓷娃娃似的童子,背着木黑板,挂着竹筒和笔,肩上斜挎着一个书包,包里是从书屋借的书。
衣着十分的普通,一般人都想不到,这个童子是天下奇才!
庄毅有点懵。
一屋子大人都在,还有左俊生。
庄毅进屋后,一一行礼问候,到墨湖先生的时候,对方却退了一步。
咿?
“先生,这是何意啊?”庄毅忙问。
“我应该称呼你一声‘先生’!”说着,先生拿出礼物,递给庄毅。
庄毅更懵了,迷迷糊糊地接过。
墨湖先生激动坏了:“这么说,你肯教我练字。”
“我?”庄毅指了指自己,“教您练字!这怎么可能。”
“这张字帖,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旷神怡啊。”墨湖先生把侠客行的草书交给庄毅。
庄毅明白了,笑道:“实不相瞒,这是我意气之作,让我再写,恐怕也达不到当日的水平。”
“功底还在,请您不吝赐教。”墨湖先生恭敬的施了一礼。
庄毅赶紧还礼,然后开始琢磨这个事。
他没教过人,全是自己学的。
仔细一想,草书是不能教,这个自己都把握不准。
庄毅思来想去,只有教行书。
“教,不敢,但我可以写个字帖给你,你看我的真正水平再说。”
“请小先生赐教。”
庄毅一听,有些不自在,退后一步,再看向左家的二位夫人。
大夫人点头同意。
书房里。
左俊生铺纸,压镇纸,墨湖先生研墨,都神态恭敬。
庄毅平静的等着。
等一切就绪,他提笔蘸墨,深吸一口气,开始在纸上写字。
是一首诗,郑板桥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用的是行书,还是王羲之的书法,加一点自己的感悟。
初品起来,感觉遣词造句平淡,细品起来,却是无限期许和盼望。
墨湖先生拿在手里,看着诗和字,赞叹连连。
“真乃天下第一行书!”
“不敢当,我腕力还是不足,等再大些写字,或许不一样。”
庄毅的谦虚,换来的是墨湖先生的震惊和苦涩。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十年磨一剑,却发现自己井底之蛙。
而最大的幸运,是看到了天空。
墨湖先生郑重的谢过,辞别了左家庄,飞快且欣喜的离开。
在门口,一起送走先生,左俊生不解:“毅哥儿,你的诗怎么大俗大雅都有啊?”
“是吗?在我心中,诗词不分俗雅,心情所致,随手而成。”庄毅随口这么一句话。
惹得大夫人和二夫人惊叹连连,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授之才,诗词在他眼里已经没了区别,一出手就是好诗好词。
另一边。
墨湖先生回到问津书院,却看到了白鹤书院的高层。
他们是来“讲和”,以后私下里不搞这些切磋,伤感情。
看到先生回来,都礼貌的问候,但看到先生一脸喜色,忙问原因。
先生把自己的此行目的地说了之后,拿出庄毅写的行书字帖。
大家一看,惊叹不已。
真可谓是天下第一行书!
“是啊。”先生笑道,“这字,这诗,够我受用无穷。”
大家都这么认为。
“看来,院试案首已经名花有主。”白鹤书院的山长笑道。
“应该是这样。”问津书院的山长也这么认为。
“不如这样,咱们也就不分彼此,到左家庄拜访,顺便用我们浅显的学识帮庄毅一把。”
问津学院山长的提议,立刻获得了一致的认同。
“只是,万一他的老师会错意,会说咱们抢他的学生。”监院合理的猜测道。
“没关系。”白鹤山长笑道,“我们只是教他几天而已,不让他拜咱们为师,咱们也不认他这个弟子,不就行了。”
“这样,甚好!”白鹤书院的监院点点头。
于是,两大书院的山长、副山长,一起前往庄毅住的左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