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作妖哪家强?三个夫君抢破墙 第160章 秋姨娘

();

正是我!姜绾歌点头,快去通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两个侍卫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王爷有令,姜大夫若是来访,无论何时都可直接进府。

姜绾歌听了这话,心中有疑问。

这个顾云霁,早就料到她会来找他?

很快,她被领进了王府的花园。夜色中,假山池水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几株梅花在寒风中暗香浮动。

姜大夫深夜造访,可是有什么急事?熟悉的声音从假山后传来。

顾云霁缓步走了出来,身穿一件深蓝色锦袍,腰间系着白玉佩,整个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雅致。

他手里还拿着一杯热茶,似乎早就在等她了。

王爷果然神机妙算,姜绾歌冷笑一声,连我什么时候来都算准了?

不是算准,顾云霁走到她面前,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瓶子上,是猜到了。你这个人,有事从不憋着,肯定会主动找上门来。

他伸手想要接过那个瓶子,姜绾歌却往后退了一步:王爷想看?

当然,顾云霁挑眉,姜大夫大半夜跑来,手里拿着这么精致的东西,肯定不是来送礼的。

姜绾歌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瓶子递了过去。顾云霁接过瓶子,在月光下仔细端详着。

玻璃瓶在他手中折射出璀璨的光芒,里面粉红色的凝露像液体宝石一般美丽。

他轻轻摇晃了一下,凝露的质地如丝般顺滑,散发出淡雅的玫瑰香气。

玫瑰凝露?他抬眼看向姜绾歌,眼中带着玩味的笑意,姜老板这是要进军胭脂水粉的生意了?

不是胭脂水粉,姜绾歌纠正道,是美容养颜的药膏。能淡化细纹,滋润肌肤,比市面上任何胭脂都要好用。

顾云霁把玩着瓶子,那双桃花眼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所以,姜老板今夜来找本王,是想...

我需要打入贵妇圈的渠道,姜绾歌直接开门见山,王爷人脉广泛,肯定认识不少贵妇名媛。我希望王爷能帮个忙。

哦?顾云霁饶有兴致地看着她,姜老板终于想到用我了?

他将瓶子高高举起,透过瓶身看着月亮,语气慵懒地说:这"敲门砖"...代价几何?

姜绾歌深吸一口气,直视着他的眼睛:王爷想要什么?情报?分成?

顾云霁忽然放下瓶子,向她走近了几步。夜风带着他身上淡淡的沉水香味,让姜绾歌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情报太虚,分成太俗,他继续向前,直到两人只有一臂之距,本王想要的...是别的。

什么?姜绾歌强装镇定地问道。

顾云霁忽然凑近,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声音低沉磁性:我想要...姜老板欠我人情。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姜绾歌心头一颤。这个距离太近了,近得她能感受到他身体的温度,能闻到他身上清淡的香味。

人情?她努力保持冷静,什么样的人情?

一个...顾云霁在她耳边轻语,将来或许需要你兑现的人情。

姜绾歌猛地推开他,脸颊微微发红:说得清楚点!我可不喜欢打哑谜!

顾云霁看着她,那双桃花眼里的笑意带着洞悉一切的玩味:“就是字面意思。本王帮你打开贵妇圈的门路,你欠我一个人情。至于这个人情什么时候用,用来做什么...那就是本王说了算了。”

“呵,”姜绾歌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眸色锐利如冰刃,直刺向他,“王爷这买卖做得真是稳赚不赔。一个虚无缥缈的‘人情’,就想换我实实在在的门路?”

她掂量着手中的玻璃瓶,那里面是她耗费心血和银钱的产品,是她的筹码。

“这条件,未免太‘霸道’了些。”

“愿者上钩,”顾云霁毫不在意她的讽刺,慵懒地耸耸肩,仿佛吃定了她,“姜老板若是觉得筹码不对等,大门就在那边。本王绝不强求。”

他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姿态闲适,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空气凝滞了片刻。姜绾歌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利弊。

顾云霁的渠道价值毋庸置疑,是目前撬开贵妇圈最高效、甚至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一个未来的人情债…风险确实存在,但此刻的收益更为迫切和可观。

这更像是一场风险投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敞口。

“好。”她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只有纯粹的商业决断,“这笔交易,我做了。”

不等顾云霁嘴角的笑意加深,她紧接着补充,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个人情,有三不:不伤天害理,不违背律法,不超出我能力所及。且…最好有个时限。王爷若觉得不妥,此刻反悔还来得及。”

她将皮球踢了回去,眼神锐利地审视着他的反应。她可不是任人**的面团,即使接受条款,也要尽力划出自己的安全区。

顾云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随即化为更深的笑意:“姜老板果然谨慎。放心,本王所求,必在‘三不’之内。至于时限…”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带着几分戏谑,“姜老板是怕本王赖着你一辈子不成?时机到了,自然会找你兑现。”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的时限承诺。

他将瓶子递还给她,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身走向假山:“既然谈妥了,那本王就给你指条明路。”

“说。”姜绾歌言简意赅,跟上他的步伐,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明路”本身。

“永昌伯府,”顾云霁在假山前停步,“伯府的秋姨娘。”

“一个姨娘?”姜绾歌挑眉,语气带着天然的质疑,“能有多大能量?”她对后宅姨**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别小看内宅手段,”顾云霁摇头,神色多了几分认真,“永昌伯年近六旬,正妻早逝,膝下无子。这位秋姨娘虽无名分,却掌着伯府中馈,深得老伯爷倚重。”

他转身,目光带着洞察,“更关键的是,她长袖善舞,是京中贵妇圈子里有名的‘攒局’高手。多少消息、生意,都在她办的赏花宴、品茶会上敲定。搭上她,等于拿到了一张入场券。”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