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222章 国内最高军事学府

();

搞定了俞根山那头,陈江接下来的工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加上孙同非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支持,这让他在作战处做的风生水起。

期间还收到了何晨光的请帖,邀请其全家参加他与唐心怡的婚礼,这让他十分高兴,何晨光也终于要成家立业了,像他这样的将门虎子,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此外,王艳兵与李二牛,都先后提干了,这让七连的提干率高的有些离谱,也成了全师最响当当的一支连队。

好事接二连三的传来,陈江的那篇关于深度融合装甲部队和运输部队的文章,得到了上级高度肯定,目前新型重型运输卡车的研制工作已经被正式批准。

但最重磅的消息还是陈江的,他被推荐到国防大学军事装备学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

国防大学培训不仅是军官晋升的“资格证”,更是能力跃升的关键跳板。课程中不仅包含文化课,还有大量实战化模拟推演、跨军种协同演练,结业后部队作战效能将会大幅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培训期间实行全程淘汰制,淘汰率高达15%,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简而言之,陈江去学习一年后,回来大概率又要升职重用。

廖伟良处长就有些不甘心的表示,“咱们作战处庙小,真是留不住高僧,这才刚来半年,又要调走了。”

陈江连忙表示,自己是出去学习,又不是调走。

身边的俞根山听后一脸羡慕,“国防大学的深造,跟一般军校深造不一样,这个学校去了就是为下一步的晋升做准备的,你还如此的年轻,回来后估计就要直接指挥一个团了。”

他的年纪有点了,又没有深造的机会,大概率就要在上校的层级转业了,这就是部队的残酷。

陈江简单的安慰几句,就离开了,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就要回去跟自己的妻子汇报好。

儿子陈钢还才1岁多点,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好在楚宁一直都深明大义,对陈江的工作很支持。

陈江明白妻子为了自己,推掉了不少进修的机会,可以说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因此他的内心是充满愧疚的。

国防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军事学府,军队高级任职教育的一所综合性联合指挥大学。它起源于1927年在井冈山创建的红军教导队,1985年12月由军事学院、**学院、后勤学院合并成立国防大学。

它和国内的国防科技大学很像,但两者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规格与级别也有着天壤之别。

最直接的区别就是国防大学的校长级别要高的多,而且国防科技大学主要面向的是社会有志青年,而国防大学却主要面向军营中的军官进修深造。

学校位于首都的西北角,离陈江的老部队不算太远,但给他们的入学须知里写的很清楚,实行全封闭管理,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离开。

陈江由于是在读大学本科入伍,后期通过函授等形式拿到了本科毕业证,这次算是以本科学历参加学习。

他先来到军事管理学院报道,然后被分配到军事装备学专业。

这个专业一共有20名学员,正好一个班,里面清一色都是副团级干部,陈江是他们之中年纪最轻的。

这些学员来自全国各个**多个兵种,都是青年干部中的佼佼者,

陈江拎着行李走进宿舍楼,迎面碰上一个身材魁梧的同学,对方打量了他一眼,笑道:“你是陈江吧?”

陈江一愣,随即点头:“是,您是.”

“我叫赵振国,来自兰州**装甲旅。”对方伸出手,用力握了握,“你是我们班里最年轻的,太明显了,哈哈,我跟齐桓是老同学,这次他也来了,你知道不?”

陈江非常惊讶:“哪呢?他人在哪里?”

两人正聊着,走廊尽头又走来一个戴墨镜的中校,身材魁梧,走路带风。

当他走到陈江面前,居然立正敬礼,“老A特种作战大队中队长齐桓,向首长报道!”

“你小子,还这么贫啊,你终于成中队长了呀!”陈江见到自己的老战友,非常意外,当然,也非常高兴。

两人来了个非常热烈的拥抱。

这让赵振国看得一愣,

齐桓急忙解释,“在老A,他刚开始是我的学员,后来成了咱们中队的中队长,尉级军官的中队长,没见过吧?他是我的领导!”

“别听他瞎说,啥领导不领导的,现在咱们都是同学了。”

赵振国拉住齐桓问了好久,才知道里面的故事,对陈江顿时更加敬重,这家伙升职的速度堪比火箭啊。

他们因为来的比较早,所以自然而然的分到了一个寝室里。

寝室里还有一个家伙是空军里过来的,据说是战斗机飞行员,叫林笑笑。

大家晚上难得有点空闲时间,于是就天南海北的聊了起来。

从林笑笑口中,他们得知了如今的中国空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战斗机部队已经开始换装了最新研制的歼10,这是一种完全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先进战斗机,原来从毛熊国引进的SU27已经快要跟不上时代了。

林笑笑坦言,他这次学习结束后,回去多半就要到歼10飞行团里任职,开上这种国产单发战斗机,是他的梦想之一。

赵振国有些不明白,“难道这种飞机比SU30还牛逼?”

他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对于中国空军的发展并不十分清楚,以前的海陆空三军中,最强悍的肯定是陆军,空军的支援说实话,他们并没有过多奢望。

只因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基本上还在用歼7歼8等二代机,特别是歼7,航程很短,对地攻击能力很弱,即便是对空,装备的空空**也才一点点距离,跟国际上的主流战斗机的战斗力差距很大。只有到了近几年,引进了SU系列的飞机,这才让这种情况稍有好转。

因此在他的印象里,后期购买的SU30已经是国内最好的战斗机了。

“那都是老黄历了,SU30战斗机确实很强,但我们终究是要走国产化路线的,而且歼10战斗机的空中机动性丝毫不逊色于SU系列战机。”林笑笑是空军的一流飞行员,对于国内的空军装备自然是很清楚的。

“而且我们的新式近距离和中距离空空**正在研制出来,配上空中预警机的电子眼,即便是歼7歼8,在空中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战斗力。”

“空警2000知道吧?这是我们研制的第一款国产预警机,使用伊尔76大型运输机作为平台,采用创新的相控阵雷达技术,成功突破了传统多普勒雷达的束缚,使得“空警2000”的探测能力超越了漂亮国E-3C一代的水平。”

林笑笑提及这个,眼神里满是自豪。

赵振国和齐桓听的如痴如醉,作为中国军人,谁不希望自己国家的空军越来越强大?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直都是老一辈军人心中的痛。

只有陈江知道,到了后期,我们国家的空军会发展到何等强大的程度,只不过现在他们都不清楚而已。

“确实,未来打的是体系化战争,单纯的靠战斗机前出到敌后进行苟斗的时代不会太久远了,当预警机和战斗机的雷达信息实现共享,当空空**的射程足够远了之后,我们的战斗机不用飞出去就可以实现‘发现即摧毁’,最大限度的避免苟斗带来的伤亡。”陈江暗自感叹。

赵振国有些不屑,你一个陆军指挥官,说起空军来头头是道,过了点吧?

齐桓对陈江倒是有些迷之自信,毕竟陈江的表现一直都非常惊艳。

林笑笑是非常震惊的,因为这些理论都还处于验证阶段,连他也只懂了点皮毛,想不到陈江这名陆军军官居然有这样的认知水平,不禁令他高看一眼。

陈江也感觉到自己说的有些过头了,赶紧扯开话题,问起了赵振国装甲部队里的事情,这算是正中他下怀。

“我们坦克团装备的是最新型的99式坦克与96式坦克,火力非常强大,有极为先进的火控瞄准系统,敌人的坦克即使跑的再快,我们也能边追击边射击,命中率也非常高。”赵振国知道,他服役的装甲团的战斗力,在国际上也处于一流水平了,何况陆军一直都是我们的强项。

“坦克在未来的战争中,可能存在感会越来越弱,因为现在的武装直升机太过于强大了,像漂亮国的长弓阿帕奇,配备先进的毫米波雷达与16枚‘地狱火’**,可在30公里外精确摧毁装甲目标;毛熊国的卡-52‘短吻鳄’,全球唯一量产的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可完成高难度战术动作,在暴雨环境下仍能锁定5公里内移动目标.”

“等等,听你这么一说,老子的装甲团没用了?”赵振国终于有些听不下去了,这林笑笑虽然学识渊博,但从头到尾都在说西方国家的军力强大,难道自己国家的坦克就这么不堪?

林笑笑也不恼,他是空中骄子,空军的待遇在三大军种中是最高的,眼界也要开阔一些。“振国,我不是说坦克没用了,只是今后世界军事格局会变,尤其是地面战争会越来越少,主要还是空中力量的比拼,因为再强悍的装甲部队,一旦没有制空权,那将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

陈江对林笑笑的观点非常赞同,他对林笑笑还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自己可是穿越过来的,但林笑笑居然这么早就已经有了这种看法,很不简单。

“好吧,我承认,坦克需要你们空军的掩护与支援,但我始终觉得,坦克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不然地面的进攻战依靠谁?战斗机再厉害,也不可能亲自下到地面来结束战斗吧?”

赵振国虽然嘴上不服输,但他也明白林笑笑说的确实有道理。

林笑笑没有继续争辩,只是无奈的笑了笑。

齐桓见状,立刻就上前来打圆场,跟大家讲述了如今的特种部队新战法,特别是信息化的初步运用,让他们A大队如虎添翼。

其中不少战法还是陈江任职的时候琢磨出来的,当然了,那套先进的系统已经进化到陈江都听不懂的地步了,只是它的创始者斯人已矣。

陈江从齐桓口中也得知了A大队的境况,里面涉及到很多人员调整。

比如铁路大队长,升到了国防大学任特种作战的学科老师,解决了大校级别;袁朗拒绝了升迁,还是在A大队当大队长,他是真的喜欢特种作战;当时留下来的伍六一被袁朗提拔为了副中队长,他已经是四期士官,反正A大队不看军衔看能力,这对于伍六一来说,也算是重大机遇,能够一直留在部队是他的人生理想。

此外,还有一些当初的老战友,也都混的不错,有一部分人是转业了,还有一部分人回到了自己老部队,但像陈江这样混的如此风生水起的,还真是不多见。

林笑笑与赵振国一路听下来才发现陈江原来这么牛逼,居然从一个普通的士兵进步到这种程度,而且看这个趋势,等这里结业后,回部队恐怕又要高升,这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第二天,也是开学后的第一天,学校组织了规模盛大的开学典礼。

校长亲自来给大家致辞,欢迎所有参训学员,他在大会上提出了:要在这里真学真懂,学到真本领,回去以后发挥真作用!同时他还希望大家能在这里亲如兄弟,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在这里受训学习过。

开学典礼结束后,各班由自己的班主任带回。

他们的班主任叫秦栋,是一名留学国外的海归派大校将领,学识和见识都非常独到,这让大家都非常尊重他。

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他就布置了第一个任务,需要从全班20名学员中尽快选出班长来。

因为大家的军衔一样,所以选拔的标准就只能以分数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