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从钢七连开始 第223章 希望你们到时候也不怕死

();

理论考试的分数,大家都差不多,能到这个学府里来深造的军官,都是佼佼者。

但论到军事素质,到了他们这个级别差距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因为中高级军官是不参加日常训练的,这也就导致这批人的体能都很一般。

陈江和齐桓算是两个另类,齐桓在老A特种部队,自然是不缺训练的,可陈江坐机关了之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体能训练,每天负重5公里是雷打不动的必练项目,因此他的体能优势在学校里就凸显出来了。

更不用说,他的射击水平更是出类拔萃,齐桓的射击已经够**了,打了全满分,但陈江的射速更高,几乎没怎么瞄准,就把所有的子弹都干了出去,一看靶纸,好家伙,全是10环,这还是人类么?

他们当然不知道,陈江的感知能力又升级了,如今200米的距离里几乎就是指哪打哪,射击场上的100米卧姿射击,那简直如同切菜。

赵振国的理论考试不怎么样,因为他只擅长装甲兵的部分,对海空军的知识完全就是门外汉。

而林笑笑的理论考试就非常厉害了,全班第一,但体能训练方面,可能飞行员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就被陈江超过了。

最后的结果不用多猜,陈江遥遥领先,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班长。

而他当上班长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负责全班的室外训练点名与整队,相当于班主任助理。指挥着一堆中校军官,这个感觉甭提有多爽了。

不过在室外的训练,陈江也确实有资格带着他们,别看他年纪最轻,但无论是任何一个单项,陈江都可以做到碾压他们,这让他们也对他心服口服。

所以这让大家都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就想着在课堂上跟陈江一较高下。

这一天的机会终于来了,学校里请来了西方某著名军事院校的马丁将军来给大家授课,讲述的是西方军事思想,也算是给大家集思广益了。

马丁将军的祖上参加过一战和二战,在欧洲与太平洋战场都勇敢的战斗过,甚至还参加过**战场的战斗,他自己则是参加了越南战争,并作为指挥官参加了“沙漠盾牌”行动,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

这次正好来华访问,受邀给这些年轻军官上课,

坦白说,他从骨子里是有点看不起这些军官的,因为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空前强大,在世界战场上也是威名赫赫说一不二,反观这里的武器装备还是比较陈旧的,即使在某一方面可能比较先进,但总体来说依旧跟不上时代潮流。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学到多少,就全看上帝的恩赐了。

所以马丁将军一上课,就丝毫不顾及学员们的感受,直接讲述了漂亮国与北约取得的伟大军事成就。

“当今世界的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军事实力,数量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引以为傲的数千辆坦克根本就派不上用场,直接就被我们摧毁在路上,可见,空军和强大的海军航空兵有多么重要。”

“我们有着强大的**部队,可以轻松摧毁敌人的防控设施,同时配属了数量众多的海外基地,可以部署F22隐身战斗机,也就是你们所说的‘五代机’,通过踹门作战,快速夺取战场制空权,此外还有从核动力航母上起飞的F18大黄蜂舰载机,可以从数百公里外的海面进行随时支援。在这样强大的海空实力面前,任何敌人的抵抗都是螳臂当车。”

马丁说的这些话,深深刺痛了在座的中国军人,他们如何不清楚对方说的是事实,而且是血淋淋的事实,但他说的话,何尝又不是在影射我们自己?

有多少海外基地,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兵力集结与战役准备,这种强悍的军事实力确实令所有人都感觉到窒息。

要不是班主任秦栋一直在用眼神制止他们发难,让他们耐心的听,从中学习战争理解战争,恐怕他们早就暴走了。

马丁对此毫不在意,继续吹嘘道,

“战略**核潜艇是当今所有大国的最强‘杀手锏’,但这种大国神器轻易不会使用,只会安静地在海底待着,他们跟岸基核**相比,隐蔽性更高,发射的突然性更高。”

“举个例子,如果你通过陆地上的战略核**发射井发射到一万公里以外,不管你的速度有多快,飞到目标上空的时间都会相对很长,那么对方只要不是**,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开启防空防御体系。而面对这么大个的**,拦截的成功率是很高的,但如果是核潜艇到了敌人近海发射,留给对方的反应时间就会非常短,这才是战略**核潜艇最大的价值所在。”

“而制约核潜艇的核心技术就是隐身性、核**射程以及核**的数量。隐身性很好理解,就是让潜艇的声音尽可能的轻,让敌人的驱逐舰探测不到;而射程嘛,其实就是固体燃料的存储量,在陆地上你可以通过做大**的弹体与长度来增加射程,甚至还可以添加液体燃料,但在潜艇上却不行,因为想要发射的速度最快,在靠近海面发射是最佳选择,那么所有的**就必须是垂直发射,也就是说,你的潜艇艇壳直径决定了你的**长度,也就是射程!”

说到这里,马丁不无得意的表示,

“目前世界上拥有这项技术的,只有我们国家,超大艇壳一体化成型技术是世界第一。”

听到这里,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毛熊国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不也很大么?”

众人一看,居然是赵振国。

大家心里摇了摇头,赵振国不懂海军啊。

果然,马丁哑然失笑,“台风级?那东西是双艇壳技术,就是用两艘潜艇的艇壳捆绑在一起,虽然看上去大了很多,但实际上载弹量并不多,作战效率很差,并且这种深海巨兽的保养维护成本极高,更不用说它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所以毛熊国已经淘汰它了。”

赵振国一时语塞,但他确实在这方面不擅长,所以只能忍着继续听。

可能是感受到了中国学员的情绪,马丁换了一个话题,

“与战略**核潜艇相比,航空母舰是常规战争中的核心武器,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快速实现非对称打击,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顶得住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饱和攻击。当然了,我知道贵国的航母也在起步阶段,这很好,虽然这是一艘二手航母,但也欢迎你们加入到航母俱乐部中来!”

如果说马丁之前的话,大家还能听听过,那么刚才这段话完全就是讽刺和挖苦了,这下大家再也忍不住了。

“马丁先生,那为什么当年我们在**半岛上能扛得住你们的航母攻击呢?要知道,你们可是派遣了大量参加过二战的老兵,还有占有绝对优势的地面炮火支援。”

林笑笑对于空军战史非常清楚,他率先发难了。

这一次,秦栋老师没有制止,他也受不了了。

马丁可能没有想到有人会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顿了一下后,这才开始回答,“我承认,贵国的志愿军部队非常强大,其作战意志令人钦佩,你们可能是我说的能顶得住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毕竟那场战争让每个漂亮国的军人都记忆犹新,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容不得自己抵赖。

林笑笑冷笑一声,“哦,少数几个国家?还有谁呢?”

马丁的脑海中迅速盘算起来,确实,在绝对的海空军火力打击下,好像除了志愿军,还真没人扛得下来,即便是当年横扫欧洲的德军,在“霸王行动”中也黯然失色。

“呃,比如小日子的硫磺岛防御战.”

林笑笑听到对方居然举了这个例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小日子的硫磺岛战役,无非就是挖了点坑道,贵军就打出了太平洋战场唯一一场伤亡比超过对方的战斗,要知道,贵军可是有着压倒性的海空优势。”

“确实,我们当时有些轻敌,然后急于速战速决,各种准备不是很充分。”马丁开始了解释,但明显这些理由有些牵强。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最终还是打赢了小日子,包括你们面对它们时的淞沪会战,兵力占了绝对优势,也扛不住啊。哦对了,那是旧中国的军队,和你们不一样。”

马丁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把你们自己的历史拿出来说事,却不知道这场抗日战争同样是中国军人的痛。

陈江终于站了起来,“马丁先生,虽然果军和我们的信仰不同,但所有有血性的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在淞沪战场虽然没有打赢,但也确实让日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步伐,对于这一点,我们从来没有否认过。”

“至于您说的硫磺岛战役,轻敌也罢,准备不足也罢,我觉得这都不是仗打成这样的根本原因,核心还是在于小日子的指挥官摸透了你们的进攻套路,所以才会选择用那样的战术来防御。如果不是它们的支援太少,准备时间不够充分,恐怕你们还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马丁听后一时感到气闷非常,这位中国军官说的话虽然咄咄逼人,但他也明白,这确实是事实,当年小日子就这么点重武器都给了漂亮国军队重创,要是火炮再多点,联合舰队没有覆灭的话,这场战役还真是胜负难料。

“至于刚才我们林笑笑同学提到的抗美援朝战争,同样是以弱击强,同样是面对你们的绝对优势,但我们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最根本的原因,不仅仅是我们不怕死,而是我们背后有几亿人民给我们做支撑做后盾,这个力量是你们无法理解的,也是你们的侦察机与情报部门永远搞不明白的地方。”

陈江的话,让班里所有人都深以为然,抗美援朝战争一直都是每一个中国军人的骄傲。

于是大家纷纷鼓起掌来。

马丁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这些东西他还真是想不明白,他们漂亮国的军队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战区横扫,即便是被世界公认为“战争泥潭”的越南战场,他们依然赚够了便宜才从容而退。

可在**半岛那个伤心地,却被打得毫无脾气,不仅损失惨重,而且还是建国以来第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

指挥官更是哀叹:我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获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时至今日,有无数的西方军界专家去研究这场战争,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志愿军能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硬是打赢了?

很遗憾,他们为此争论不休,但始终没有个定论。

说志愿军不怕死,但当年的小日子也不怕死;说志愿军的单兵素养极高,但当年的德军难道低了?

所以永远没一个定论,直到现在他听到了陈江的论述,这才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有,贵国的武器装备确实很先进,但再先进的武器,也必须要由人来支配它升级它,我相信只要我们所有中国同胞一起努力,你们有的东西,我们将来都会有,甚至会更先进更强大。当年我们手里什么都没有,仅凭一股子不怕死的精神硬是让你们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字,等我们也有了与你们一样先进的武器时,希望你们到时候也有足够不怕死的精神。”

陈江说完后,淡淡一笑,然后坐了下去。

掌声!

长时间的掌声!

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秦栋看向陈江的目光满是欣赏,这个学生确实不太一样。

台上的马丁将军就有些囧了,他的脸红的不行,但偏偏却一句话也没办法反驳回去,最后只能认怂。

后面的课程,他再也不敢高谈阔论去吹嘘自己国家的强大了,而是老老实实地给大家讲了一通西方的军事装备发展实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