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第444章 我写的春联

();

到了大年三十这日,桃花村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贴好了春联。

“往左往左...”

“好好好,就这个位置,别动啊!”顾宇河指挥好大伯后,连忙拿起地上熬得十分浓稠的米汤递过去。

大伯一脸心疼,这米汤可是好东西啊,往年连吃都吃不到呢,今年却用来糊春联!

浪费可耻啊孩子们!

可惜,在他家他的意见不重要。

再说了,西南的规矩,大过年的不能说孩子,更不能打孩子!

算了算了,当没看见吧。还能咋滴。

看着自己写的春联被贴的家里到处都是,顾宇河十分的得意。

嘿嘿,看二哥还说不说他一无是处。

他也不去玩了,就待在大门口,看到有人路过就扯着人家说。“十三叔,你快看春联,我写的!”

“张婶张婶,我这春联写得好吧?”

“三爷爷,我读给你听呀!”

可惜,他的分享欲没有得到满足。

十三叔看了一眼。“挺不错的,但没有我家小子写得好。隔壁村的都来找他买呢。”

张婶:“意境不错,就是字还差点。宇川在家吗?来帮婶子写两幅春联呗?我家小子刚上学半年,那字不好看!”

三爷爷:“春什么?听不见听不见。”

顾宇河生气!

“宇河,我们去砍竹子弄爆竹呀!”

今日大年,连爱学如命的孙海都放下书本在村里乱跑。

“唉,来了!等等我!”

生气是什么?大过年的气什么?

不存在的,炫耀春联哪有跟好朋友去玩有意思?

又过了几个时辰,空气中飘着饭菜的香味。

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意,连平日里不爱说话的老人,都坐在门口跟邻居唠着家常。

顾家的院子里更是热闹,孩子们穿着新做的棉袄笑声清脆。

可这份热闹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低落。

大家好像都默契地不提起还在燕山前线打仗的顾宇山。好似这样就能忽略家里少了一个人一样。

唯有大伯娘眼眶红红的,时不时会望着村口的方向发呆。

但她心里清楚,今日是大喜的日子,不能说扫兴的话,只能强打起精神把自己的大孙子打扮得喜气洋洋。穿着红棉袄、虎头鞋,抱着孩子在村里走家串户,跟邻居们唠闲嗑,说起话来也尽量带着笑,不让人看出她的牵挂。

“这老大家的媳妇又去哪躲懒啦?”奶奶双手叉腰,站在院子里大声喊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故意的“不满”。

赵星儿听到声音,连忙从厨房里跑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奶奶,我娘抱着孩子出去透风了,您要是有什么事跟我说,我去做!”

“能有什么事?我就是看看她又躲哪去了!”奶奶故意皱着眉,嘴上不饶人,“每年一到这时候她就不着家,也不知道外面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她!”

赵星儿听了,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奶奶怎么可能不知道婆婆的性子?

婆婆是怕待在屋里触景生情,想起宇山。才故意出去散心。

奶奶也是看出家里气氛有些低迷,才用这种方式逗大家开心。

“鱼洗干净没有?”奶奶又转身朝着厨房喊,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你看看,这才一会儿没盯着,老大媳妇跑了就算了,让处理条鱼,到现在都没弄好!这个家啊,真是缺了谁都不能缺我!”

李氏连忙从厨房跑出来,手上还拿着一块刚洗好的姜。“我马上就去洗!刚才忙着切菜,把鱼的事忘了,这就去弄!”

这两年顾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过年的伙食也跟着丰厚起来。

往年过年,桌子上能有一道肉菜就不错了,今年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肉。

炖得软烂的红烧肉、金黄酥脆的炸鱼、香气扑鼻的炖鸡汤、油光锃亮的卤鸭,还有之前炕好的腊肉切片蒸好,满满一桌子,热气腾腾,香味能飘出老远。

顾宇河端着碗筷站在桌前,眼睛都看直了。一时间不知道先吃哪一样好。

最后他干脆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点兵点将,点到谁,谁就先被我吃到!”

他拿着筷子在桌子上轻轻点了几下,睁开眼时,筷子正好停在了炸鱼上。

那是一条长长的草鱼,裹着薄薄的面粉,放进烧热的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摆进长长的瓷盘里,上面撒着香菜、小葱,又浇上了一勺熬好的红油。

红的油、绿的菜、金黄的鱼,看着就格外有食欲。

顾宇河嘿嘿一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一边嚼一边说:“就你了!真香!”

他这副没心没肺、不知愁滋味的模样,惹得顾家众人都笑了起来。原本淡淡的低落气氛,一下子被冲淡了不少。

张羊崽也学着顾宇河的样子,闭上眼睛“点兵点将”,最后选了一块红烧肉。

小侄子看着大家吃得开心,他双手疯狂的往前抓,口水直流!

可惜,他并不能吃这些,只能喝点米糊糊。

两个半大的孩子在桌子旁不断耍宝,一会儿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一会儿说“祝大伯二伯来年多挣钱”。吉祥话一句接一句,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年夜饭的气氛越来越热闹。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

发压岁钱。

往年顾家穷的时候,也从没摒弃过这个习俗。

再难奶奶也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文钱,用红纸包着递到孩子手里时,还会反复叮嘱:“拿好了,晚上放在枕头底下压着睡,来年就能平安又富贵!”

但今年不一样,大家这一年经历了太多。

洪水、旱灾、瘟疫,能平平安安地活到现在,已经是老天保佑。

奶奶心里格外感慨,决定今年的压岁钱多给些。

“今年每人一百文!都给我拿好了,好好收着别乱花!”

“发财了!发财了!”顾宇河接过钱,眼睛都亮了,眉开眼笑地把钱揣进怀里。

他没忘记去年压岁钱被“没收”的遭遇,这次拿到钱也不跟人说话,转身就往自己的卧室跑。

“砰”地一声关上门,在没人“抢”他钱之前,先把钱藏好!

其实他心里打着小算盘。

今年这一百文压岁钱,就是他的“启动资金”!

等过了年,他就想在村里开个小摊子,卖些孩子们喜欢的小玩意儿,然后就等着钱生钱再生钱,哈哈哈。

他的“首富梦”,可就要从这一百文开始起航了!

孩子们拿了压岁钱,又跟家里人一起守岁。

看着天空中的月亮,大伯娘还是没忍住。“也不知道宇山怎样了。”

大家沉默了一会,顾嘉月率先开口。“也许已经当上将军了呢?”

一句话逗笑了所有人。

“就宇山?他能当给将军牵**人就很不错了!”

“你这当**怎么瞧不起自家儿子?我们家宇山也是有优先的好不好?首先,能吃!其,能吃!最后...”

所有人一起说“能吃!”

哈哈哈。

一阵笑声惊奇空中的冷雾,直到快半夜,才各自回房睡觉。

顾嘉月回到自己房间时,发现书桌上又多了一个东西。

这几日,她的书桌上总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各种物件。

有时候是一封没署名的信,有时候是一支精致的发簪,更多的时候是些新奇的小玩具,比如会跑的小木车、能吹响的陶笛。

今日书桌上放着的,是一个红色的红包,鼓鼓囊囊的。

顾嘉月皱了皱眉,心里有些无奈。

她本想像之前一样直接把红包丢进一旁的箱子里,可转念一想,今日是大年三十,若是连红包都不拆,好像太不给面子了。

便伸手拿起红包,轻轻拆开。

里面没有铜钱,只有十来张叠得整齐的银票,每张银票的面额都是一万两!

顾嘉月愣了一下。

这位郡王殿下不愧是“大佬”,随便一出手,都这么与众不同。

其实今日早些时候,顾嘉月就跟藏在暗处的夜刃说了,让他今晚不必守着自己,她哪里也不去。让夜刃跟虎子一起去热闹热闹。

之前他还想叫上虎子、花朝和蔡嬷嬷一起过来过年,可他们觉得在顾家过年不方便,就几个人跟康子一起在蔡嬷嬷家过了。

蔡嬷嬷看顾嘉月这架势肯定是不打算回京都了的,她也开始摆烂了,直接在在桃花村修了个小院子,跟花朝一起住。

花朝还认了蔡嬷嬷当干娘,平日里就替康子照顾她。

顾嘉月把之前收到的那些东西都从箱子里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信件、首饰、玩具,满满堆了一大堆。

江陆离之前一点音讯都没有,怎么突然开始每天送东西过来?

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觉得自己没做到之前答应她的事,心中突然觉得有些愧疚?半夜从梦中惊醒后扇了自己两巴掌将脑浆扇匀了?

之前江陆离答应过她在桃花村当两年夫子,可前前后后加起来,他才当了几个月。

后面就忙着处理天灾人祸,再后来江陆离又被调去边关带兵打仗,这件事就没了下文。

朝中没人可用,陛下自然只能重用他,这也不能怪他啊。顾嘉月觉得自己还是十分通情达理的。

其实顾嘉月不是迟钝,在前世信息爆炸的时代长大,她不可能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只是她没往“喜欢”这方面想而已。

谁敢想啊?

堂堂大乾郡王,身份尊贵,整个大乾朝能比他地位高的人没几个,怎么可能喜欢上这么一个乡村小老师?

若是有人跟她说“江陆离喜欢你”,她只会觉得对方是在逗他玩。

顾嘉月找了个干净的木箱子,把这些东西一一放进去,仔细收好。

做完这些,她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

往日这个时候,她早就睡着了,可今晚心里总想着事。

别人送了这么多东西,自己是不是该回个消息?

要不给他写封信?

可转念一想,江陆离还在边关打仗,信寄过去也不一定能收到,写了也是白写。

可再想想,人家都送了这么多东西,自己一点表示都没有,是不是显得太没良心了?

顾嘉月在床上翻来覆去,越想越睡不着。

最后索性坐起来,从书架上找了本书想看看。

可盯着书页看了许久,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她愤愤地把书摔在桌子上,嘴角微微撅起。

此刻的她才有了一丝同龄女孩该有的小脾气。

顾嘉月向来不喜欢纠结,既然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那就干脆去做。

她找出几张干净的信笺,又磨了墨,选了一支顺手的笔沾了墨水,却半天没下笔。

写什么呢?

她想了想,自己曾经是江陆离的“同事”,肯定要跟他说说学堂的情况,比如孩子们的学习进度、童生试的准备。

作为大乾的郡王,江陆离也该知道这半年大乾发生的事,比如桃花村如何应对天灾、煤矿如何被发现、作坊的运营情况。

不行,煤矿的事不能写,会打乱郑清和先富计划的。

划掉!

算了,重写吧。

从学堂的孩子写到村里的变化,再写到县里的情况,不知不觉几张信笺都写满了。

她放下笔通读了一遍,觉得该说的都说到了,事无巨细!

应该没什么遗漏,便把信笺叠好,放进信封里,仔细封好。

做完这一切,顾嘉月心里的纠结终于散了,躺在床上没一会儿,就沉沉睡了过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