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六章 闲话无需在意
今天又是买冰箱又是买油买肉,在她看来,那点钱早就该花得底儿朝天了。
可没想到儿子现在居然还能拿出二百多块的零头!
这钱来得,也太吓人了!太不真实了!
“卖了不少。”
马卓依旧含糊了一句:“娘,钱的事您先甭问那么多,您就记着,够用就行。”
“还有个更要紧的事儿,得跟您商量。”
“我打算,把咱家这老房子扒了重新盖!盖个二层小楼,上下六间大瓦房,再盖个新茅房!”
“盖楼?”
“卓儿!你是不是烧糊涂了说胡话呢?盖楼房?那得多少钱啊!咱手里这点钱,哪够盖楼的啊!”
盖三间像样的瓦房就得千把块钱打底,这还是往少了说。
盖个上下两层的楼房,那不得两三千块?
甚至更多?
他们手里就算有之前偷偷攒下的那点,离盖楼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她不是不盼着住新房,做梦都想!
谁不想住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大瓦房?
可是一想到盖房子要花的那笔想都不敢想的巨额开销,她就打心底里害怕。
这才刚还清了债,难道又要去借钱?
那种被人上门逼债、在村里抬不起头的日子,她这辈子都不想再过第二回了!
现在手里好不容易有了点活钱,能让娘仨吃饱穿暖,不受冻挨饿,她觉得这样就挺好。
最起码心里是踏实的。
要是为了盖个楼,逞一时之快,万一以后卓儿挣不来钱了,或者出了啥岔子,这日子还咋过?
不得又回到以前那苦日子里去?
“娘,我知道您担心啥。”
“您是怕钱不够,怕再欠一**债,回到以前那苦日子,对不对?”
张显菊嘴唇哆嗦着,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钱的事,您甭操心,我来想办法。”
“盖楼的钱,肯定够!不但够,往后我还能挣更多,保管让您和妞妞过上好日子,顿顿吃肉,天天穿新衣裳,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再也不用受这穷罪!”
“那,就算钱够,盖那么大的楼,是不是太招摇了点?”
张显菊还是有点顾虑,声音小了许多:“咱这穷山沟里,别说咱村了,就是公社那些当干部的家里,也没听说谁家盖楼房的。”
“咱们家这冷不丁地起了个楼,怕是,怕是村里人戳脊梁骨,说闲话……”
“招摇啥?”
马卓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咱们凭自个儿的本事挣干净钱,盖自个儿的房,又不偷不抢不犯法,有啥怕人说的?”
“再说了,房子盖得敞亮点,高大点,住着舒坦,对您和妞妞的身子骨也好。”
“总不能因为怕那起子长舌头妇说三道四嚼舌根,就委屈自个儿,继续住这四面漏风的破房子里挨冻受潮吧?那不是傻嘛!”
张显菊被儿子这番带着点狠劲儿的话,说得心里头也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气。
是啊!凭啥要怕别人说三道四?
她们娘仨这些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和闲气?
如今儿子有本事了,能挣钱了,就该活得敞亮些!
“行……盖!就听你的!谁爱说啥就让他说去!”
“这就对了!”
马卓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搞定老娘,这事儿就成了一半。
他又赶紧叮嘱道:“娘,盖房子的事儿,我找石头帮我盯着,他靠谱。明天他就得开始跑着买料了。”
“刚才我给了他六十块前,估计打不住。”
“您把这剩下的二百多块钱也先收着,明天要是石头过来拿钱,您就先给他垫上。”
“后续的钱,我会尽快弄回来,您不用担心。”
“找石头盯着?”
张显菊想了想,点点头,这事儿子刚才提过:“嗯,石头那娃子,是挺稳妥的,也肯下死力气,是个实诚孩子。”
“他当家早,让他帮忙盯着,我也放心。”
王石头虽然年纪跟马卓差不多大,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老实本分,从不偷奸耍滑。
把盖房这么大的事交给他,张显菊觉得比交给那些沾亲带故但不靠谱的亲戚强多了。
“嗯,那就这么定了。”
与此同时,被撇在外屋的林云舒却觉得浑身都不自在,如坐针毡。
她抱着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的妞妞,坐在那吱呀作响的小板凳上,听着西屋里隐隐约约传来说话的声音。
虽然隔着一层土墙和破木门听不真切具体内容,但也能感觉到那对母子在压低声音商量着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气氛似乎还有点紧张。
自己一个外人,杵在这儿,显得格外多余。
妞妞很乖巧,大概是玩累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靠在她怀里,不哭不闹,只是那双黑蒲涛似的大眼睛,还好奇地一会儿瞅瞅她,一会儿又侧着耳朵听听西屋里的动静。
林云舒低头看着怀里这粉雕玉琢、惹人怜爱的小丫头,心里稍稍得到些许慰藉。
但这并不能完全驱散她心头那种寄人篱下、格格不入的不适感。
她觉得自己就像个不请自来的闯入者,打扰了这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
屋子里光线昏暗,空气也有些沉闷。
她抱着妞妞坐了一会儿,感觉胸口有点发闷,有些透不过气来。
“妞妞,姐姐出去透口气,你自己在这儿乖乖的,好不好?”
妞妞迷迷糊糊地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了。
林云舒小心翼翼地把妞妞软乎乎的小身子放到旁边稍微干净一点的草垫子上,然后站起身,轻轻拉开堂屋那扇同样破旧的木门,走了出去,想到院子里呼吸点新鲜空气。
院子里的空气确实比屋里要清新不少,带着雨后泥土特有的湿 润气息和旁边菜畦里青菜的味道,还有远处邻居家烟囱里飘来的烧柴火的炊烟味儿。
林云舒靠在院门旁边冰凉的土墙上,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那颗因为陌生环境和未知前途而躁动不安的心绪,稍微平复了些许。
她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这个小小的的农家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