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 第二百九十五章 心意灵符

();

朱景轩一言不发,他走在前面。但苏瑾知道,今天的这番话,已经在他心里扎了根。

回程的路上,朱景轩始终沉默不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的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苏瑾跟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盘算。有些事,不需要说得太明白。真相就像一粒种子,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芽。

而现在,这颗种子已经种下,就看它何时破土而出了。

路过一处茶摊时,朱景玥想要停下来歇息,却被朱景轩摆手制止。他现在只想快点回到宫里,好好想想今天听到的这些事。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一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市,向皇宫的方向走去。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来往行人的谈笑声,都与往常一样热闹。但在朱景轩耳中,这些声音却显得格外嘈杂。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苏大牛的话,那些关于赵威的往事,那条被打断的腿,还有那句“他最会察言观色”。这些碎片般的信息在他心中翻腾,让他感到一阵烦躁。

苏瑾望着朱景玥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她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灵符。史书上说朱景玥继位后,朝臣多认为他不如朱景轩。此时看来,确实如此。作为赵王,他连自己封地内的事都管不好。

街边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行人熙熙攘攘。苏瑾快步追上朱景轩,站在他身边。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

“大公子,就这样走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甘。

朱景轩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着她,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做?把赵威抓来当场审问?”

“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苏瑾仰起小脸,眼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我还以为你我都是热血少年呢。”

朱景轩愣住了。阳光下,少女清秀的面容带着几分稚气,眼神清澈见底。是啊,眼前这个说话直率的小道士,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女。想到这里,他心中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公子,”展如明见状赶紧上前,脸上堆满笑容,“年轻人嘛,总是容易冲动,您别生气。”

“嗯,我不气了。”朱景轩的语气缓和下来,饶有兴致地看着苏瑾,嘴角微微上扬,“如果我不处置赵威,你准备咋整?”

苏瑾不屑地皱眉:“留着这种奸佞做什么?”她指着展如明,语气坦率,“他不是比赵威强多了?伺候得也好,忠心耿耿的。”

展如明连忙弯腰,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道长可别这么说。”

“朝堂之事,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朱景轩难得耐心解释,目光深邃,“某些大臣太嚣张,党羽众多。要收权就需要一个人顶在前面。赵威知我心意,再合适不过。”

苏瑾听着这番话,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她深吸一口气,冷笑道:“刀太快,容易伤到自己。你扪心自问,近来的所作所为,几分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朱景轩挑眉,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你们道士都这么爱说教?”

“良药苦口难下咽,老子说的是实话”苏瑾的声音坚定。

“都开始自称老子了,你还不跪下?”朱景轩的语气突然变得威严。

苏瑾抬头看天,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风真大啊,什么都听不见。”

展如明看得目瞪口呼,额头的汗珠更密了。

朱景轩却笑了,语带赞赏:“听我得也没坏处,我是当今圣上,朕能给你权势地位。”

苏瑾装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从袖中取出四张灵符,纸上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是心意灵符,送你。”

“有什么用?”朱景轩接过灵符,仔细端详。

“可以看到你在别人心中的分量。”苏瑾解释道,声音轻柔,“一张主符你自己拿着,其他三张贴在想测的人身上,默念咒语就行。”

朱景轩眼前一亮,手指轻轻摩挲着灵符:“这么神奇?李真人和孟忠怎么没提过?”

“这是上古秘传符咒,他们不知道。”苏瑾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一天只能用一张,用多了会伤神。”

朱景轩制止了想要劝阻的展如明,眼含期待:“咒语呢?”

苏瑾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两句。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朱景轩不自觉地绷直了身子。

朱景轩一脸古怪地看着她,眉头微皱:“就这么简单?”

“这是古人定的,可不是我编的。”苏瑾摊手,一脸无辜,“咒语简单才要悄悄说。”

“两句话而已,记住了。”朱景轩点点头,将灵符小心收好。

苏瑾抱拳告辞,转身欲走。阳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等等,”朱景轩叫住她,声音里带着几分探究,“你今天这么做,纯粹是想匡扶正义?”

“当然不是,”苏瑾一本正经,“我和赵威有仇。”

“真的?”朱景轩眯起眼睛。

“我这个人最见不得奸佞当道。”苏瑾叹气,有点无奈,“虽然我武功高强,可我只是遵纪守法的小老百姓,不会私下报仇。”

朱景轩回到宫中,踱步在天香园里,还在想着苏瑾的话。花香四溢,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思绪。

“倘若我朝年轻人都像她这样......”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陛下要不要让孟大人管教管教她?”展如明小心翼翼地问道,额头上又渗出了汗珠。

朱景轩摇头,嘴角带着笑意:“天才总有些傲气。”他拿出灵符,在阳光下细细端详,“我们先试试这个。”

“要叫赵威来吗?”展如明试探着问。

“不必,去乾和殿。”朱景轩笑着往后宫走去,脚步轻快。

而此时的宫外,街边小贩的吆喝声依旧,行人来来往往。暮色渐渐降临,华灯初上。这个普通的傍晚,谁也不会想到,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命运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苏瑾他们正站在小店门前,看着店内食客络绎不绝的景象,鼻尖萦绕着浓郁的肉香。推门而入时,一股暖融融的热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初春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