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深谋 第357章:请求立储

();

从宴厅出来,英婕妤和姜姝瑶在一条小路上说话。

“刚才多谢德妃娘娘,要不是你帮忙,我今晚恐怕就被荣淑妃扣上私通的罪名。”英婕妤感激道。

姜姝瑶轻轻摇头,“是我连累了你,也不知道荣淑妃从哪里得知,你跟我说过郭临安在外面养外室一事,一并恨上了你,才有了今日陷害之事。”

“还好为你证明了清白,不然我得愧疚一辈子。”

“荣淑妃太无耻了,竟然能想出这种法子。”英婕妤想想就来气。

“就像你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你的为人,我们熟悉的人都了解。荣淑妃想拿这种事情陷害你,皇上也不会偏听偏信。”

英婕妤回想刚才殿中,皇上的态度似乎不明。

“如果没有你,皇上会如何做,我不清楚。不过荣淑妃陷害不成,反失了身边最得用的人,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你一定要小心。”

姜姝瑶点头,“我会的,你也一样。”

英婕妤清楚荣淑妃最恨的人不是她,这次想害她又没得逞,应该不会再对她出手,最应该担心的是德妃。

但也说不准,万一荣淑妃不按常理出牌呢?

除了那年被汪氏害得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英婕妤一直觉得自己远离了后宫争斗,那些人再怎么斗,也波及不到她。

经过今日之事,她才明白自己想简单了,身在后宫,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卷进来。

以后她确实也该防范,于是应道:“好,咱们也该回去了。”

两人就此分别,朝各自的住处走去。

不远处,直到二人离开,蒋文茵才转身出来。

瑞雪小声道:“娘娘关心婕妤主子,怎么不上去说话?是因为德妃娘娘也在?”

“我又没帮上什么忙,干嘛还去打扰她们说话,走吧。”夜色中蒋文茵的表情有些落寞,恍惚间感觉那些几个人聚在一起,欢声笑语的日子,好像是很久远的事情。

而今她一个人形单影只。

荣淑妃没敢去看宝珞受刑,派了黄有德过去,自己在漪澜殿等着。

直到半夜,黄有德才回来。

“都处理妥当了吗?”荣淑妃急忙询问。

“娘娘放心,奴婢已按您的吩咐,买通了运送宝珞出宫的人,让他们找个地方将宝珞好好安葬。”

荣淑妃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她跟了本宫这么多年,最后落了个惨死的下场。本宫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曝尸荒野,成为孤魂野鬼。”

一旁的碧珠擦着眼泪道:“宝珞能够入土为安,一定会感念娘**……”

荣淑妃叹息,“她是为本宫而死,连皇上都看得出来。本宫对不住她,能为她做的也仅限于此。”

“宝珞的死不怪娘娘,都是因为那个德妃太狡诈,是她害死了宝珞!”碧珠愤恨道。

“对,宝珞是被舒德妃害死的。”荣淑妃抓着扶手,指尖泛白,“本宫与舒德妃之间的仇,又添了一条人命,定叫她血债血偿!”

黄有德怕她冲动行事,小心翼翼劝道:“娘娘如今被禁足,很多事情做起来不方便,不如等禁足解了,再仔细筹谋,给对方致命一击。”

“本宫又何尝不知?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前还有张采女和宝珞为本宫出谋划策,现在本宫能靠谁?”

荣淑妃打量着碧珠和黄有德,“靠你们俩?”

“奴婢无能。”

他们跟着自己的年头也不短,荣淑妃还算了解,两人对她的忠心不用怀疑,让他们做事还好,出主意却指望不上。

碧珠的脑筋看着灵活,真到用的时候,给不出一个像样的办法。

黄有德只会指哪打哪。

宝珞人才刚没,荣淑妃就开始想她了。

“宝珞她,走的时候是不是很痛苦?”

黄有德刚要张嘴回答,荣淑妃却不想听了,乱棍打死,怎么可能不痛苦?

“算了,你下去吧。”

黄有德到嘴的话一变,“是,奴婢告退。”

——

一个月后是五皇子的生辰,五皇子满周岁,又是皇后所出,周岁宴办得十分盛大。

薛皇后抱着五皇子出现在满朝文武和皇亲勋贵们面前,接受众人的参拜。

文臣们更是早有准备,将五皇子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直言其有皇上的风采。

五皇子口水都止不住的年纪,实在看不出他们所说的那些风采。

不过好听的话,谁都不会太较真,尤其是在今天这样高兴的日子,萧睿和薛皇后脸上都带着笑意。

到了抓周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小小的天之骄子身上。

五皇子头一次被这么多人围观,显得有些紧张,薛皇后哄了好久才将他放下,引导着他去拿桌子上的物件。

五皇子随手一抓,将一本特意为抓周准备的小巧奏章抓在手里。

“五殿下将来这是要为皇上分忧啊。”底下一位大臣说道。

其余人连忙起身,“臣等恭贺皇上。”

萧睿微微一笑,“众卿请起。”

温贤妃眼神一暗,看着五皇子如众星捧月一般,再看旁边自己的儿子,这些人好像忘了皇长子,眼里只有嫡皇子。

眼见五皇子的存在威胁到她儿子的地位,温贤妃的心思再次活动起来。

几天后发生的事,让温贤妃更加坐不住了。

一帮老臣,联合上书,请皇上册立太子,人选自然是五皇子。

不过立储之事既已提出,也有人提议立大皇子为太子,原因是大皇子是长子。

温贤妃的娘家在朝中颇有些实力,拥立大皇子的大臣大都与林家有关系。

但总的说来,还是支持五皇子的人多。

姜姝瑶虽有两位皇子,但因为姜家在朝中地位不显,也不曾与人过密结交,竟无人提及。

至于三皇子,朝中人人皆知其身子弱,也没有人提。

如此,太子的人选就在大皇子萧元晟和五皇子萧元璟之间。

萧睿的御案上堆满奏章,绝大部分都是请他立储。

萧睿在御书房快速翻看着,看到“立储”两个字就扔到一边。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