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四百六十一章 当家教的智云机器人

四月九日,琼州岛南门航天发射场,六号重型火箭再一次竖立在二号发射塔上。

高耸而庞大的六号重型火箭的身形,能够让人从很远的地方就看到。

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推力最大的火箭,老美在六七十年代搞的土星五号火箭的推力更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够达到一百一十八吨呢,前苏联研发的能源号火箭也能有一百零五吨的近地轨道的推力。

此外,近期太空探索公司顺利发射的猎鹰重型火箭也达到了六十多吨的近地轨道的推力。

但是,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却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发射成本最低的重型商业火箭!

都不说和土星五号,能源火箭这种冷战时期不惜成本,只考虑推力但是不考虑成本的东西比较了。

就算是和不说一模一样,但是基本也差不多的猎鹰重型火箭比起来,其发射成本也差距不小。

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只有猎鹰重型火箭的百分之八十五……

尽管这两者火箭比较类似,甚至技术路线也是差不多,但是基于两家公司的各种成本,最终就导致了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成本,其实是大幅度超过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的。

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了两者的常规中型重复火箭上。

南天门五号火箭的商业发射报价,同样只有猎鹰九号火箭的百分之八十。

实际上,上述只是对外的商业发射报价而已,实际上成本差距更大。

太空探索公司如今的对外商业发射报价,导致其盈利是比较低的,但是南门航天公司的对外商业发射报价,依旧能够维持非常高的利润。

换句话来说,马斯克那边已经很难再大幅度降低价格了,但是徐申学依旧能够把价格再往下拉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四十以上……只不过为了维持利润不再这么干而已。

两家的价格有差异,但实际上都维持了一定的利润,并没有产生太过激烈的价格竞争!

这和双方的成本差距关系不大,主要是双方面向的市场其实是不一样的……

人家太空探索公司哪怕发射报价比南门航天的发射报价更高,但是也不用担心没有订单,老美以及不少核心盟友的机构卫星发射订单还是会交给它的……各种比较敏感的微型,比如军事,导航卫星之类的东西总不能交给南门航天来发射不是。

而南门航天的商业发射订单,除了承接国内的各种商业发射任务外,尤其是智云卫星的商业发射任务外,然后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机构发射订单,而这些发射任务也不可能交给太空探索公司的。

双方竞争的,是一些第三方国家里的纯商业发射订单了……而这些卫星发射任务其实总量不多,组建并运营商业卫星网络,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企业可以随便搞的。

更重要的是,当今地球上最大的商业卫星发射订单是在智云卫星手里……作为全球首家商业卫星互联网服务供应商,智云卫星过去一年里往天上发**一千多枚各种小卫星。

光是智云卫星一家,就为南门航天带来了上百次的火箭发射任务订单。

并且这种庞大的订单会持续很多年,因为智云卫星的卫星互联网网络,预计的卫星总数是达到三四万枚之多……哪怕按照一枚火箭发射一百颗小卫星来计算,那也是三四百次的发射次数了,更不要说后续还需要持续补充以维持卫星网络的运营。

此外还有国内的机构以及商业乃至国防卫星发射订单,这部分也不少。

光靠国内的发射订单,就足够养活南门航天,并且让南门航天过的非常滋润了。

至于第三方国家里的纯商业发射订单,其实总量很小的,全部加起来也没智云卫星的零头多!

航天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太空探索公司和南门航天看似是直接竞争对手,但实际上直接竞争并不大……各自都有各自的基本盘市场,影响不大。

双方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全球各地的网民口中……

当然,也不是没有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表现在技术竞争,以及技术竞争背后的太空竞争上。

在南门航天和智云卫星合作,建设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网络后,太空探索公司也宣布将会组建全球卫星互联网服务玩网络,说是不能坐视智云卫星抢占宝贵的轨道资源……

双方的航天业竞争,其实是太空竞争的一部分……和商业竞争关系不大。

而今天,南门航天将会再一次掀起全新的太空竞争:商业空间站!

在正式发射之前,徐申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里,汇集了全球各主流媒体,他们对人类历史上的首个商业空间站计划也非常有兴趣。

新闻发布会上,徐申学先是为外界介绍了‘半马人座号空间站’的基本情况。

“我们的半马人座号空间站,第一期计划将会有一个核心舱、一个商业试验舱。”

“预计今年秋天之前将会完成这两个舱室的发射以及对接,最早我们将会在今年十月份正式对外提供商业空间站服务!”

“同时我们还计划了第二期计划,预计再发射一个商业试验舱、一个商业生活舱、一个多功能节点舱,最终让空间站的核心主要舱室的数量提升到五个,发射总质量达到三百吨!”

“如果后续商业运营顺利,我们还预计发射更多的附加舱室,进一步提升半马人座的商业服务能力!”

“整个计划的核心舱室,都是六十吨级的舱室,全部由我们公司旗下的六号重型火箭采用一次性发射的方式进行发射!”

“同时为半马人座提供人员运输,物资运输的将会是我们公司旗下自研的青龙货运飞船以及黑龙载人飞船,这两种飞船将会由我们公司研发,并且已经执行了三百多次发射任务,非常成熟可靠的五号火箭采用复用模式进行运载,发射成本仅有传统发射成本的百分之二十。”

“此外,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也为大家介绍我们南门航天所开发的下一代航天飞机:白龙航天飞机!”

随着徐申学的话音落下,有工作人员把旁边用红布遮盖的白龙航天飞机上的红布掀开。

然后人们就看到了一架纯白色的航天飞机,这飞机粗看的话,有些粗胖,有着一个大肚子以及小翅膀,这也是航天飞机比较典型的特征。

徐申学介绍道:“为了进一步降低物资的运输成本,我们专门设计了白龙航天飞机,这是一款汇集了当今人类最顶级技术的航天飞机,可不是几十年前的那些古董航天飞机所能比拟的!”

“首先,这架航天飞机是不需要驾驶员的,它完全可以由机载智能驾驶系统来完成发射,对接,返回,降落等一系列的操作,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人工干预……”

“所以,在执行货运任务的时候,它不需要驾驶员!”

“当然,未来进行进一步扩展用于人员运输的时候,我们也将会为它配置手动驾驶模式!”

徐申学并没有在智能驾驶部分说太多,这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也没法说的太详细,外界只需要针对这架航天飞机不需要驾驶员就行了。

“该航天飞机可由五号火箭搭载发射,运输载荷最大可以达到八吨,其载荷能力完全可以为空间站提供物资以及人员的运输任务!”

“最重要的是,它是一架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其发射成本只有传统飞船的百分之二十,未来甚至会更低!”

航天飞机对比传统飞船,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于重复使用……不仅仅是飞船本身重复使用,更重要的是二级火箭的重复使用,这就带来了巨大的成本降低。

以五号火箭为发射平台为例子,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二级火箭依旧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同时飞船也没办法重复使用。

二级火箭和飞船无法重复使用,这意味着物资运输以及人员运输的成本非常高。

而白龙航天飞船的意义就在于,让二级火箭和飞船也能够重复使用,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

省钱才是其最大的目的!

为了省钱,眼前发布会里出现的白龙航天飞机,其实还是一个缩水版……

南门航天一开始规划的航天飞机其实规模更大,预计近地轨道运输能力达到五六十吨左右。

但是后来发现短期内不需要那么大的运输能力,同时技术难度也更大,此外现有的六号重型火箭的一级部分,也无法承担这么大的发射推力,还需要对六号重型火箭进行升级,比如多捆绑更多的一级火箭,这会导致技术难度大幅度提升。

最终,南门航天暂时放弃了原计划,而是采用了缩水版的计划,搞一个小航天飞机。

毕竟降低成本才是核心目的,其他都是扯淡!

白龙航天飞机的核心目标就是取代黑龙以及青龙飞船这两种现有的飞船,进一步降低南门航天后续执行商业发射的成本。

按照南门航天的内部计划,采用五号一级火箭加白龙航天飞机,采用全回收模式下,其发射成本只有传统发射模式的百分之十八左右,哪怕是对比现有的一级火箭回收,二级火箭以及飞船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成本也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

南门航天,是准备把每公斤的发射成本,直接干到一千美元以下的程度……

这个数据有多夸张?

老美以前用航天飞机的时候,每公斤发射成本是四五万美元,传统的航天机构的一次性火箭发射成本,每公斤成本大概是一万多美元。

而五号火箭的复用模式下,早期直接把发射成本打下来到了每公斤三千美元,吓傻了全球航天业。

后续随着技术进步,五号火箭发射次数持续增加,研发成本,保险费用,制造成本以及最重要的是发动机制造成本持续下降,诸多汇总起来,现在五号火箭的复用发射成本基本上只有每公斤一千五百美元左右了。

而现在……南门航天准备采用白龙航天飞船,和二级火箭也给回收了,如此能够把发射成本进一步下探到每公斤一千美元以下,未来甚至有望达到每公斤五百美元的程度。

对比传统航天机构的一次性火箭每公斤一万多美元的发射成本……这每公斤五百美元的发射成本,那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智云卫星和南门航天为什么敢搞几万颗卫星的卫星互联网服务网络……底气就在这里!

它的发射成本太低了!

为了降低成本,南门航天直接放弃了看似高大上的原计划白龙航天飞船,而是使用了小号的缩水版白龙飞船计划。

当然,南门航天并没有放弃原计划白龙航天飞船,反而是继续研发,并进一步提升了性能指标,代号为‘红龙航天飞机’,并搭配下一代的七号超重型火箭的研发计划一起。

南门航天里还准备搞一个万级别的超重型火箭,搭载这个超大号的红龙航天飞机,复用模式下近地轨道的发射能力提升到两百吨级别。

这将会是一个高度一百大几米,发射总质量万吨级别的庞然大物!

这东西不仅仅是为常规意义上的商业发射成本降低,更是为了未来的大型空间站,未来的月球基地计划以及火星基地计划,乃至太阳系外围探索所准备的。

这是徐申学对未来星空探索的前期计划之一!

是的,这只是前期计划而已!

这后头还有中期,后期计划……只不过后面的计划还太过遥远,对目前的人类技术水平而言已经是属于科幻级别了!

需要人类技术的进一步推动才能够实现了,而现在嘛,连技术理论都还没有完善呢。

徐申学捉摸着,估计都要等到一系列的新技术、理论突破才行了,比如可控核聚变技术等这种顶级的黑科技实现突破后,才有可能实现了,至于现在还太早。

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在月球,火星上搞个实验基地什么的,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就不太可能了。

徐申学现在也不贪,先搞个商业空间站进行技术积累,然后搞一搞低轨道卫星通讯网络这些就行了。

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半马人座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

也才有了今天正式对外公布的白龙航天飞机计划。

徐申学介绍了半马人座空间站计划以及白龙航天飞机计划后,到了媒体提问时间后,一大堆的记者们纷纷举手发问。

首先是一个来自欧洲的记者:“徐先生,半马人座空间站的耗资成本是多少?庞大的投资未来能不能收回成本?然后我还想问的是,半马人座空间站的商业服务,是否会向欧洲企业开放?”

徐申学道:“首先,我先回答我们半马人座空间站的商业服务,是面向全球开放的,任何有需要的企业或组织乃至个人都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将会为去全球各地企业提供空间站的一系列商业服务,包括租用实验室,委托实验,太空旅行等!”

“建设成本上,这是商业机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成本是在可控的范围,至少比国际空间站便宜很多。”

“目前我们也已经接到了来自全球各地不同企业的咨询,已经敲定了多份订单,我们有信心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获得营收,最终实现收回成本并盈利!”

徐申学没说的是,这空间站说是商业空间站,理论上也的确是可以向所有企业或组织、个人提供服务,但是上还是会有诸多限制的,至少要符合法律不是……

此外租用实验室这种活动,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担保……确保租用方的实验人员不会瞎搞,把空间站给折腾坏了,当然,这也可以引入保险服务,由部分保险公司来担保!

不是什么企业想要租用太空实验室都能租用的。

此外客户的宇航员也需要经过南门航天的专门训练,合格后才能够上天。

倒是委托实验更简单一些,对方有实验性需求,直接给南门航天这边发实验需求,让南门航天的载荷专家在太空完成实验,并提供实验数据……当然这种情况下,难免要和南门航天共享实验结果了。

所以商业空间站的业务范围,其实还是比较狭小的,对客户其实有很高的要求……

但即便如此,南门航天和智云卫星一起合作的半马人座空间站,依旧是他们仅有可以获得太空实验的唯一途径!

毕竟选择空间站就只有两个,一个国际空间站,一个是华夏空间站,而这两个空间站都是典型的机构空间站,可和商业没啥关系,那些企业想要跑上去做实验,难度可太大了……

而半马人座空间站,只需要你有足够的实力,交足钱,然后搞得实验合法合规,别搞反人类之类的东西,那么随便来。

很多有太空实验需求的大企业,其实都对这个半马人座空间站提供的太空实验服务很有兴趣。

其中最有兴趣的还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银河生命,他们已经规划了一大堆的太空实验就等着上空间站去做实验呢。

还有一个太空旅游项目,这个目前也接到了大量富豪们的咨询,并且敲定了好几个意向订单……不差钱又想去太空的富豪其实挺多的。

只不过之前他们没这个机会而已。

而现在,南门航天就提供了这个服务……不仅仅是把旅客送上太空,而且还是送到空间站里住一段时间呢。

当然,价格也非常昂贵……单人票价按照时间长短不同,单船载人数量的不同,售价五千万美元到两亿美元不等。

同时南门航天还推出了白龙航天飞机载人版的太空旅游一日游项目预购,这个就比较便宜了,航天飞机在太空上转几圈就返回,单人票价售价一千五百万美元起步。

至于其他一些所谓是商业航天公司搞的什么亚轨道旅行,收费几十万美元的那种,南门航天是不屑于搞这种没啥技术含量的廉价航天服务的。

随后,又有记者询问了更多半马人座以及白龙航天飞机的情况,徐申学一一解答。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徐申学在一群保镖的护送下离开,而媒体记者们开始实时发稿,同时也在等待着下午时分的火箭发射。

时间来到下午三点二十分钟,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迎来了第八次发射,也是第四次发射空间站舱室这种重量级的载荷。

尽管在场的很多人都看过多次的六号重型火箭发射的场景,但是依旧会为这款庞大的火箭的起飞场景感到震撼。

不过让很多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这一次的六号重型火箭发射,是采用一次性使用模式,也就是说不会有一级火箭回收,这就无法看见两枚一级捆绑火箭同时回收返场的震撼场景了。

在之前的几次发射重型卫星的时候,六号重型火箭都是采用的一级火箭可回收模式,两枚捆绑的一级火箭是会同时返回发射场。

两枚火箭冲天而降,然后稳稳当当的降落在降落场的场景,那场面让任何一个看见过的人都终生难忘。

而今天的这一次发射,为了把足足六十吨的半马人座的一号核心舱送上预定轨道高度,三枚一级火箭都会采用一次性使用模式,当它们完成任务后将会失去返回地球的能力,最后将会可控状态下再入大气层焚毁!

到时候,地球上将会有部分地区的人可以看见天空中六号重型火箭的一级以及二级火箭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和空气剧烈摩擦而导致的仿佛了流星坠落的壮丽景观。

由于六号重型火箭使用的都是非常成熟的五号火箭的一级火箭,而五号火箭是经过了三百多次发射任务的成熟可靠的火箭,所以发射过程毫无波澜,顺风顺水的就把半马人座的一号核心舱送到了预定高度。

当天晚上,七点半新闻正式报道了这一消息。

“我国首座商业空间站半马人座空间站的核心舱,于今日下午顺利发射升空,预计今年十月正式运营并提供商业太空站服务!”

而这一消息,在科技界也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空间站本身不算什么,前头已经有了国际空间站以及华夏空间站,所以单纯搞个空间站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问题是,这个半马人座空间站,它和传统空间站不一样,这东西是纯商业运营的空间站啊。

商业公司研发,发射,运营的空间站!

这种事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点扯淡……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空间站这种东西是非常高大上的,是需要国家级别的力量来搞的。

但是南门航天和智云卫星这两家商业公司,竟然自己就搞出来了。

这让很多人觉得太夸张了。

实际上,人们多想了,空间站的成本并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发射成本一次也就一亿多美元而已。

空间站本身的建造费用贵一些,但是也没贵到太夸张的程度。

半马人座的核心舱是最贵的了,然而实际成本也就十亿美元左右,后续的试验舱,生活舱这些还要更便宜一些。

前期的计划下来,半马人座的建造成本只需要十多亿美元而已……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昂贵。

哪怕是算上后期的第二期计划,估计全部下来也就四五十亿美元。

徐申学表示这点钱不算啥!

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他就舍得花这笔钱。

更别说商业运营目前积累的订单,总价值已经超过十亿美元了,还有更多的商业订单正在洽谈当中,未来收回成本以及维持运营成本问题不大。

当然,这前提是南门航天这种纯商业航天公司,而且还是技术顶级的商业航天公司来做,这但凡换成了其他的航天机构,其建造成本都得翻好几倍。

如果让欧洲或者美国的航天机构来搞这种级别的商业空间站,少说也得几百亿美元。

后期的运营成本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是商业航天和机构航天的区别所在,毕竟航天机构的从业人员,从不考虑成本!

不考虑成本,成本上涨的话,人家航天机构的工程师们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屁事没有。

但是考虑成本的话,导致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就得被炒鱿鱼了……

——————

全世界再一次因为徐申学的疯狂商业空间站而掀起大讨论的时候,徐申学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琼州岛,先是返回了深城陪伴了家人几天,随后则是前往沪城出差,去参加了智云微电子在当地投资建设的一座先进半导体综合工厂的奠基仪式。

智云微电子在沪城这边,拟定投资超过一百五十亿美元,准备打造一个制造生产等效七纳米工艺乃至未来等效五纳米工艺的先进半导体综合工厂。

并且预定采用的还是EUV光刻机。

尽管EUV光刻机目前还处于原型机试验阶段,距离量产商用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半导体工厂的建设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不仅仅在沪城,智云微电子拟定在通城、沪城、深城都建设采用EUV光刻机的先进半导体工厂。

目标是把等效七纳米以及等效五纳米工艺的产能扩充到月产三十万片。

这个数字比目前的十四纳米工艺节点的还要多,目前智云微电子的十四纳米工艺节点(包括等效十纳米,等效十二纳米,等效十四纳米)加起来一共也才二十五万片而已。

因为智云微电子以及智云半导体等核心半导体部门,认为未来等效七纳米以及等效五纳米工艺,将会是下一代的主力工艺,会在成本以及性能上取得一个比较良好的平衡性。

尤其是手机为核心的各类智能终端的SOC芯片,在这个工艺节点上会有巨大的需求,并且持续好多年。

此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先进工艺芯片的需求,那就是CPU以及GPU。

智云集团里的CPU业务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是随着未来工艺节点的技术提升,X86指令集的CPU芯片性能逐步提升,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是可以预见的。

更重要的则是GPU,不管是服务器GPU还是终端算力芯片,这些芯片在未来几年的需求都会持续高速增长……如今限制智云集团的GPU业务增长的,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产能不足!

智云集团为了解决产能问题,一方面是大力投资3D封装工厂,一方面是加大投资七纳米以及五纳米工艺产能。

所以智云集团也准备重点押注等效七纳米以及五纳米工艺节点……之所以把这两个工艺节点放在一起算,那是因为这两个工艺节点所采用的核心技术都是类似的,都是采用EUV光刻机一次性曝光的方式进行生产。

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节点,那就是未来的三纳米或两纳米这些,则是预计采用EUV光刻机使用二次曝光的方式进行生产,对光刻机的套刻精度以及其他设备的性能提出了更大的技术挑战。

在沪城参加了奠基仪式后,徐申学在当地还顺路参加了一个半导体会议,畅谈了一番先进工艺的未来。

随后,他的专机再一次起飞,又跑到了安城!

这里是威酷实业旗下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最主要的代工基地。

这个基地每年为智云集团以及威酷电子代工生产两亿台手机以及超过两千万部平板电脑。

该基地和威酷实业的深城基地,莞城基地一起,一起构成了智云集团和威酷电子的主要代工生产基地。

而徐申学这一次来安城,也不仅仅是为了看这些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生产线,同样也是为了来这里看其他智能终端业务的新生产线。

威酷电子将会在这里,拟定建成一座年产能达到四十万台的机器人代工综合工厂!

虽然拟定的是机器人生产线是低端机器人生产线,产值略低,但依旧是能够达到数百亿元的庞大生产基地。

该生产基地,也是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的一部分。

智云集团拟定在全国五个地方布局机器人产业链,主要是在深城、莞城、安城、川城、通城,分别覆盖面对不同区域。

中期规划是要达到五百万台的产能的……而现在才一百多万,产能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毕竟机器人市场已经被逐渐做起来了,海内外的人们已经逐步接受了这种新兴的工业产品。

同时又因为这种机器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占了全部市场。

市场有多少增量,智云集团的机器人就会吃下多少增量市场。

这种吃独食的好事,可是很罕见的。

哪怕是在GPU市场里,智云集团已经无比强势了,但是依旧面临AMD以及高通等半导体企业的竞争,甚至就连国内的不少半导体设计企业,都在开始设计他们自己的各种算力芯片呢。

虽然GPU领域里竞争力度非常小,但好歹是有竞争对手啊啊。

不像是在机器人领域里,智云集团是直接通吃整个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如此情况下,智云集团自然是大幅度开辟市场的同时扩充产能,甚至未来情况良好的话,智云集团甚至在未来还准备把机器人的产能提升到千万台以上呢。

中高端市场的规模肯定没那么大,但是可以继续开辟低端市场规模啊,回头机器人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了,做个七八万甚至五六万售价的机器人,也不是不可以嘛!

要知道,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业务营收,除了直接出售硬件外,软件服务收入也是未来可期的重要收入。

购买了机器人的用户,他多少都得购买一个甚至几个高级功能……要不然购买机器人干啥!

而随便一个高级功能的月费用就得两三百块,一年就是两三千,这还是国内价格,国外更贵……

按照平均用户年付费按照两千来计算,那么一千万台的机器人就能够为智云集团带来每年两百多亿的软件服务收入……

而实际上,机器人的存量是远不止一千万的,如果能够做到年产销量千万台的规模,那么存量就会达到好几千万甚至上亿台……机器人再怎么样也能够用个五六年甚至十年以上啊。

因此,智云集团每年所获得的机器人软件服务费用,还需要再往上拔高五六倍以上,轻轻松松达到上千亿。

而且这说的还是平均月付费两百元的最低标准,实际上目前的智云机器人的用户付费数额更大,平均下来能够达到每月六百多……

一方面是国外的软件服务价格更高,另外一方面目前的机器人使用用户都是属于高收入群体,更舍得订购高级功能有关系,很多人都是同时购买两三个高级功能的。

一些不差钱的土豪,更是把全部高级功能都给购买了,月费用能达到好三万多呢……智云机器人的高级功能目前可是有三十多种呢,不同的高级功能国内售价从两百多元到三千多元不等。

功能完整版的智云机器人,光是高级功能的月费用就得三万多!

所以也只有土豪才这么干,大部分用户其实只会购买其中用得上的几种高级功能,除了默认开通的高级家政模式外,其中的幼儿看护模式,老人看护模式,教育辅助模式是三个开通率最高的高级功能。

幼儿看护以及老人看护很好理解……教育辅助模式比较特殊,一开始没什么人用,但是后来有一些父母发现了这个功能用来教导孩子学习做作业特别好用!

联网模式下,机器人的知识库是非常丰富的……不仅仅知识储备非常丰富,而且还吸纳了诸多优秀教师的讲解方式方法。

有了它,就等于请了一个顶级家教,而且还是所有科目都懂的顶级家教。

上述都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机器人不会生气啊……

面对‘愚蠢不堪’的孩子,很多父母辅助孩子学习的时候,都会忍不住陷入绝望、发狂的状态。

更有甚者情绪完全崩溃,孩子哭,父母也哭……

而智云机器人可不会生气,它永远都会保持耐心进行教学,甚至还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

这样一来,连孩子自己都愿意让机器人辅助学习,而不是让动不动就炸毛的父母来。

这个教育辅助功能,最先在国内引爆,然后病毒式传播一样迅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今年下半年里很多父母购买智云机器人,都是为了这个教育辅助功能来的……

这也是让智云集团的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他们之前并没有预料到,消费者们竟然把当代人类最顶级的工业产品,拥有大量顶级前沿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当成了‘家教机器人’使用!

教育辅助模式在国内爆火后,随后在日本,韩国等教育都非常卷的东亚国家里,也迅速登顶当地智云机器人高级服务购买榜前三之列,连带其他国家的智云机器人用户都很多购买了这个模式。

一个教学能力非常优秀并且永远都不会生气的家教机器人,是很多父母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

未来随着低端机器人的大规模销售,更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的付费力度不会有这么大,平均付费会被拉低,但是再低也不会低到每月两百元的程度!

这和智云集团的机器人的特性有极大的关系……不购买高级功能的话,只有基本功能,只附送一个高级家政功能,用起来其实也就只能做一些基本家务而已。

只有购买了各种高级功能之后,才能真正体现智云机器人的强悍性能,不管是看护小孩还是老人,又或者是辅助修理,辅助其他工作等等都需要付费解锁的。

智云集团一开始的运营策略就是压低售价,扩大产销量规模,进而实现成本下降。

同时扩大产销量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后续长期的软件收费来实现更多的营收。

而现在的那些入门级的机器人,因为售价太低,硬件其实都不怎么赚钱呢,都指望着通过后续的软件服务费用赚钱呢。

智云机器人的软件服务收入,在未来是能够达到数千亿数量级的……这个预期,也是智云集团不遗余力降低成本,开发入门级乃至未来廉价版机器人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高端机器人依靠硬件赚钱,低端机器人依靠后续的软件服务赚钱,这是智云集团的机器人运营策略。

这样做的话,低端机器人的产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这也是徐申学前来安城视察机器人生产线的原因之一。

安城这边的机器人生产线,将会是未来智云低端机器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可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