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向大家拱手说道:“本官在此祝大家出海顺利,满载而归。皇上的意思是,只要你们挂上大明的旗帜,就不必害怕什么,大明会做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听到皇帝的旨意,底下的人立刻跪下。黄秀指着远处的旗帜,又指着福船说:“一旦发现有人欺负咱们自己人,等待他们的,将是遮天蔽日的舰队。”
福船周围的各类战舰已经修好,像狼群一样围绕着福船,虽然还达不到当年下西洋的规模,但要灭个国,已经足够了。
商人一向被人看不起,如今却受到如此重视。
仿佛回应黄秀的话,众人看到福船船舷冒出白烟,接着巨大的声响传来,海面掀起层层浪花,把福船周围的船只都震得摇晃起来。
这一次出海不再是偷偷摸摸地走私,不用再靠海盗保护。
大明的炮火将为他们点燃!
那响起来的是炮火吗?不,不是,那是尊严!
“陛下 ! !万 !”
山呼海啸的喊声一波接一波,黄秀露出笑容,这次出海收的税款,已经达到了百万两的规模。
这些不是银币,而是用银子或其他东西折算来的,但这也够了,一次出海,就超过了各府一年的折色收入。
朝廷的政策,黄秀自然跟着沾光,这些都是他的政绩!
大规模的出海并不常有,以后关税会慢慢积累,这就相当于坐在金山银山上。
更何况,为什么特别强调要亮明旗帜和通行证?因为没有这两样东西,一旦船进了大明的领海,被发现的话,船上所有的东西都算是大明的了,至于人能不能活命,那就看情况了。
这些事,也不用黄秀亲自去办,水师在海上巡逻,遇到就打!
等人群的欢呼声停下来后,黄秀立刻转身,面对大海,大声喊道:“开海!出发!”
“开海!出发!”
水手们听到了命令,也跟着高声呼喊,一艘船接着一艘船,一面面船帆哗啦啦地降下来。
千帆竞发、乘风破浪的景象深深印在林北的眼中,让他心中涌起了想要出海的念头。每当海员们出发,天津的酒楼便会人满为患。
这不仅仅是一次集体远航,各家海商都趁此机会彼此认识、交流经验。
其中,潮商翁可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白糖生意,潮商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自然有许多潜在的合作对象。
几千年来,华夏早已证明,零和游戏是走不通的。
商人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
如果有机会,京城商会的会长也想与他接触。
不过这位会长身份特殊,可以说是商会中的朝廷官员,与这样的人打交道必须格外小心。
而天津这边,陈凝香没来,出场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掌柜。
这位掌柜性格谨慎,对每个人都十分客气,但谈到生意时却守口如瓶,不透露任何信息。
林北蹲在酒楼外面,竖起耳朵 里面人的谈话。
今天亲眼看到开海的场面,比在报纸上或告示里看到更具冲击力。
他觉得,这个时代真的变了,下海经商,也许能赚更多钱。
但漕运是赚百姓的钱,他自己手上也没什么本钱。
其实他也想过,把天津的东西卖到京城,也能赚不少。
比如肉食,一只鸡在天津可能只卖五十文,到了京城就能卖将近一百文。
但这只是小买卖,如果数量大,比如一次卖二十只鸡,到了外城关卡就得交税。
税证是进城的凭证,所以就算在京城外城集中养殖,想要进城也得交税。
别想着分批带进去,因为大规模养鸡需要场地,而场地必须登记,一旦登记了,就会有人定期检查。
林北只是一个落魄的读书人,能当上漕口,说明他脑子灵活,不像其他读书人那样死板。
税率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秘密,而商人敢出海,交那么多税,说明海外肯定能赚更多钱。
林北想试试,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出海很多时候是拿命去赌。
危险并不总是来自海盗,更多的是各种海洋天气,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经验的领航员。
林北坐在地上,脑子里想了很多,权衡了各种利弊。
不知不觉,夜已经很深了。
林北耳边传来一些模糊不清的玩笑话。
商人们互相搂着肩膀从酒楼走出来,然后走向青楼,吹嘘哪家的姑娘最漂亮,技术最好。
林北仔细观察每一个走出来的人的脸,直到他看到了京城商会的掌柜。
这位掌柜是个中年男人,神情严肃,身上没有太多酒气,走路也很稳。
在仪式上,林北就特意记住了他的模样。
一辆驴车停在掌柜面前,商人不能坐马车,但可以坐驴车、骡车或者牛车,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眼看掌柜要走,林北终于鼓起勇气,快步走上前,靠近后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掌柜的,能不能借个地方说句话?”
掌柜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林北,见他穿着粗布衣服,像个读书人,就知道他是漕口那边的。
“有什么事?”
商人本身地位不高,不会轻易得罪人,因为一旦告官,官府一般会偏向百姓,而商人犯事则会被重罚。
那些背后有靠山的商贾,对人通常很客气,反而是他们的下人,才会仗势欺人。
“我想加入你们商会当个伙计!”
林北拱了拱手,直视着掌柜说。
“你可知道我是京城商会的掌柜?可了解京城商会?”
掌柜不由得挑了挑眉,心里也有些好奇。
“我知道,小生是个秀才,也是漕口的,看多了告示,听了一些街坊的闲话,大概也懂些。”
面对掌柜,不需要太卑微,毕竟商人的身份比自己低一等。
但也不能太傲慢,那不是求人的态度。再说,林北现在要经商了,怎么还能看不起商人呢?
“哦?倒是挺新鲜的!”
掌柜开口,沉思了一下,继续说道:“既然知道京城商会,那你应该也明白,我的权力不大,天津这边的分店刚开,很多事情我也是听上面安排的。”
“掌柜的,我是秀才,识字还会算术,当漕口时也常和官府打交道,我能做很多事。”
林北有些着急,怕错失这个机会。
“那你来说说,为什么?”
这才是掌柜真正想知道的,万一收了个 ,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掌柜的,时代变了!”
林北语气坚定,自信满满地说:“我想赚钱养家,秀才没了朝廷的补贴,家里还有老小要养,所以我想要抓住风头,顺势而上!”
聪明人不说绕口的话,林北知道,真诚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不过,当个伙计,实在有点屈才了。”
掌柜点点头,换了个问题。
林北摇摇头说:“实话跟您说吧,我想出海,所以先从伙计做起,这样或许能学到更多东西。”
“出海?京城商会可没有海商啊!”
掌柜有些奇怪地问。
“现在没有,但以后不一定没有。那些海商交了很高的税,想必海外有不小的利润,京城商会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林北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掌柜却摇了摇头说:“你这是在揣测圣意,你要明白,京城商会出海,那是商会的事,如果皇上要出海,那可是上面的事。”
掌柜想提醒林北,他是京城商会的掌柜,自然清楚圣人要求军政商分离的事情,内部管理得井井有条,你看自家会长还得自己去兵部尚书那儿谈招标的事。
林北听了之后也愣了一下,接着低头说道:“多谢掌柜指点,不过我还是觉得,以京城商会的规模和眼光,出海是迟早的事。”
“有意思,真有意思。”
掌柜笑了笑,接着说:“你叫林北对吧?我会帮你引荐,你现在先回去吧。”
林北一听,立刻高兴起来,赶紧说:“多谢掌柜,我家住在磨盘街,有事可以直接去找我,问一下就知道了。”
这个年代,承诺还是挺重的,特别是商人,身份低微,更得靠诚信做人。
“说不定,你是秀才出身,有学问,又机灵。”
掌柜说完,就坐上驴车走了。
看着驴车远去,林北用力握了握拳头。永乐二年,天津筑城。
天命元年,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林北回到家,穿过小院,就能看见屋里烛光摇曳。
他稳住心情,推**门,像平常一样轻声喊了一句“娘子”。
京城商会天津分部的掌柜,在通过自己的关系查清了林北的情况后,才把他的自荐信送到了京城。
林北是漕口出身,查他并不难。
……
大明的西方,赫拉特,也就是后来的阿富汗西北部。
兀鲁伯继承了沙哈鲁的王位,帖木儿对东方的兴趣已经淡了许多。
他站在一座巨大的大理石建筑前,看着眼前的奇妙仪器——六分仪,这是波斯和印度天文学家的成果。
借助这个六分仪,可以观测到大量恒星和行星的运行数据。
帖木儿帝国如今已经不如从前强盛,兄弟之间互相争斗,早已无力继续东征的计划。
再加上最近断断续续收到一些来自大明的消息,原本以为瓦剌蒙古能一举攻下大明都城,但战局突然变化,让兀鲁伯感到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