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斤虽然任支书多年,可经济上并无宽裕。加上这个弟弟的累赘,让他拿钱盖一所房子几乎不可能。他也不是没有动过取别人老宅的心思,可那些房子太旧了,女方看不上。新房的话他还没那个胆量,谁家新房被夺了不得拼命。
就在他焦头烂额的时候,张招娣送上门来。他不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都对不起自己。余不元的房子虽然年限久远,但是房间很多,院子也大,是余不元老爹那时修建的。加上余不元的细心打理,前院跟个小庄园似的。就连余孝昌余孝荣结婚也是用的那个房子。这样的房子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他也是不敢想的。
如今宝宝的事让他有了借口发难,本来也没想这么顺利,只是想以余孝昌为突破口,提出大笔赔偿,好等他无法承担时,顺便提出这个要求。只是没想过过程这么顺利,现在想一想,这个余孝昌表面上斯斯文文,心底比谁都狠。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把自己的父母出卖了。
而被张九斤念叨的余孝昌回到学校,查看张宝山搜集的证据,一边看,一边暗骂张招娣这个蠢货。这么小的事这么沉不住气,还连累他在学校难做人。他思来想去,张招娣在学校名不正言不顺的做着民办教师的岗位。以前没有什么,但现在随着他的升迁,各种事情被放大,这一次还只是暗指张招娣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教师的岗位,下一次指不定说他利用了职务之便给自己媳妇谋的差事。
左右张招娣这个民办教师后面慢慢会被取缔,如果她是正经中学毕业,还有机会通提升学历等手段获得公办教师的机会。但是但在摆明没这么可能。既然早晚会被掳下来,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直接下来,以免日后自己被连累。
第二天他就找到黄校长,将自己搜集的证据给黄校长查看,表明此次事态确实严重,就算张九斤不追究,张招娣的行为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不适合继续留在学校。
黄校长为难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张老师是教育局的人当初特批留任的......”听了黄校长的话,余孝昌心领神会。表示会让张招娣主动离职。黄校长这才松了一口气,这种事态离职是最合适的,但是念在张招娣的特殊情况一直不好处理,现在余孝昌主动提出来,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黄校长内心对余孝昌更加满意。
张宝山得知张宝宝已经回家,他不敢去张家,只能跑来找余孝昌问情况。问张宝宝伤的怎么样?什么时候去看张招娣,打算如何救出张招娣。余孝昌本来就被这件事整的很烦,但是碍于张宝山还有用,勉强应付着他几句将他打发了。
余孝昌没打算去看守所看张招娣,在她看来张招娣就该受点教训,他也听说过看守所会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审讯犯人,但左右不会弄出太大的伤害,所以他打算在家先将自己住处的意见小房子规整出来给余不元和官淑兰住。
他知道**讲究的很,对于自己的住处肯定一万个不满意,所以他将那个房间里里外外亲自打扫了三遍,又跑去买了最贵的腻子将墙面重新刷了两遍。还专门请人做了两套新棉絮铺在炕上。
整理完房间,他又将荒废的院子杂草清除干净,买了些地砖将门前的地方铺上转,他比划了一下,将官淑兰喜欢的石桌、石凳搬过来放着刚好。
他又请人在院子的角落修了专门的厨房。除了因为官淑兰讲究以外,他也存了将自己的钱花光的心思,这样赔偿给张九斤的钱就更不够了,余不元到底是他亲爹,一旦他无能力偿还,债主自会上余不元的门。
做完这些,余孝昌甚至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余家老宅是他从小到大的地方,有着太多的回忆。将老宅送出去说他一点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想到自己一家被赶了出来,那老宅左右不是给他的。
无论是给余孝荣还是余孝礼他都不甘心。不是因为那个房子多么好,而是一旦房子给了别人,就明摆着他是不受待见的那一个。
而官淑兰对他态度360度的大转变、突然变得这么能干、家里养鸡也好、现在弄得轰轰烈烈的承包地也好,余孝昌明白一定是官淑兰的主意。
他爹余不元偏保守,这么多年也没有做出这么多惊天动地的事,而从两年前官淑兰突然改变后,才有后续一系列的事,就算官淑兰从来没有承认过,余孝昌也知道是官淑兰的主意。
一切的一切在余孝昌眼里都是失控的,他更希望官淑兰像以前一样信任他,依赖他,每次看他的眼神都是无限眷恋。他常常在想:如果官淑兰失去一切经济来源,连住房都要寄人篱下,她就不会那么器张,动不动就赶他走。而余不元他从来不担心,父亲对他虽有失望,总归还是当他是儿子。
而与此同时的官淑兰在经历张九斤上门要房的事情后,愤怒的心情经过很长时间才平复下来。其实余孝昌有一点是没想过的,官淑兰对他虽然恨,但是打心里还是把他当儿子,把伯林、伯平当孙子,所以即使上一辈子被他们两人害死,这辈子也只是不再理会这两人,都没有存报复他们的心理。而这一次他彻底看清了余孝昌,也把对他仅存的一点念想彻底清除。
官淑兰看着这栋房子,如果上公堂,张招娣故意伤人加上教学事故,张宝宝人没事,张招娣就不会坐牢,最多就是经济赔偿。赔多少只要判了,他们和余孝昌的父子关系不可改变,一旦余孝昌承担不起势必只能落在他们头上。这一点改变不了。
官淑兰想着张九斤争夺房子的各种可能性,一一做了预判和应对手段,却谁也没想过张九斤能出这么损的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