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十年代末,俏媳妇的致富路 第一百二十七章 原来打得这个算盘

张宝山不慌不忙的收集证据,还规矩的整理好纸,让人签字,一系列的操作不像张宝山的作风,倒是像余孝昌授意的。

——难道他们在张招娣出事后已经见过面了?“宝山,”想到这里,余不元叫住了他,“你见过孝昌了?”

“叔?”张宝山这才看见余不元,本就想让余不元帮忙救出张招娣的他马上跑过来,“你来也是想帮我姐的吧?”

余不元没有回答,“你在干什么?”

“孝昌哥让我来搜集证据,看那天是不是张宝宝行为过分导致我姐失控。”

“你见过孝昌了?”

“我去了医院,孝昌哥.......”

“去过医院,”余不元马上追问,“那张宝宝伤的怎么样?hi不是很严重?”

“我......我没顾上问,”张宝山这才想起来,他没有问张宝宝的伤有没有事,“但.......但是我看书记也在,孝昌哥把我拉出来说的。看样子应该很严重,书记都没顾上骂我。”应该很严重,不然他作为打人的家属,伤者的家里人看见他第一时间就是要打他。由此可见,可能是张宝宝伤的严重张九斤暂时没顾上他。

余不元心一凉,张宝山看见对面又来了学生忙着去搜集证据去了,“叔,我得去问那你们人去了。”

余不元回家得路上去了供销点买了点心和水果,去了张九斤家。没说上一句话,被人赶出来了,点心水果倒是没丢出来,只把余不元赶了出来。

而官淑兰此时正拿着家里得塑料布进行裁剪,试着做雨衣。余不元唉声叹气的回来了,将遇到张宝山的事和官淑兰说了。官淑兰认真的做着自己的事,连话都没有接。

余不元走过去,帮她整理着塑料布。官淑兰拿着拿着针线缝制......一个小时后开始熨烫。这个时候没有控温的熨烫斗,只能铁片烧红了,自己估计温度,然后将两面多余的塑料烫到针线处。这个过程很重要,温度高了会烫破洞,低了没效果。官淑兰烫坏了几套原材料才找到感觉。

整个过程除了手上的活,官淑兰其实一直在思考。虽然她没有去医院打听,余不元还带回了那样的消息,但她认为张宝宝的伤势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张招娣最多就是个伤人。至于后续怎么样,就看张九斤要不要追究。就算让张招娣去里面呆几年,官淑兰也不认为是件坏事。人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何况她可不是圣母,这辈子没有出手报复她已经是最大的底线。让她去救,绝无可能。

她还要防止被这件事连累,说到底明面上他还是自己的儿媳妇,一旦后续张九斤抓住这点不放,经济赔偿是少不了的,如果他们二人负担不了,势必会扯到自己这里。如今,和他们撇清关系才是她最应该思考的,但是这一点她不会直接跟余不元讲,因为她清楚余不元无法割舍自己的儿子不管,即使这个儿子曾经陷他于不义。

第二日,官淑兰将做好的雨衣拿给李从军,顺便将他们所有的存款交给了李从军。以李从军的名义在农业银行办了一张存单。

过了十几天,张宝宝终于出院,而张九斤也正式找到余家谈案子,双方交涉了几个来回,官淑兰就明白了,张九斤过来是谈赔偿。从始至终余孝昌都没露面。

张九斤的目的很清楚,张宝宝现在还有头疼头晕的毛病,难保后续不会有问题,就连医生也没有给出肯定答复后续一定没有后遗症。张九斤以这个为由让余家赔1000块钱,1000块钱可是天文数字,盖一栋房子都绰绰有余,当天在场的人听到这个赔偿数额都倒吸了一口气。

官淑兰自是不肯答应,“这件事是谁惹出来的?你找谁赔?我们与老二家已经分家,我们两个老的也没有什么工资收入,就靠地里点收成,还要供孝荣和学英上学,怎么可能会有1000块钱存款,与其跟我们要这1000块钱,你不如去找余孝昌和和张招娣去要。他们工作这七八年几乎没有上交过工资,料想存款还是有的。”

官淑兰话虽然讲的有道理,但是也未免太过无情。余不元想到饭店的收益,这1000块钱应该是能够拿得出的,但自家媳妇已经把话说出来,她也不好直接否认。

“哼,你们拿不出那就等着坐牢吧!”张九斤威胁道。

“做错了事受点教训是应该的,如果公安判定是张招娣的事,那她坐牢也是应该的。还是那句话,我们已经分家了,他们小家的事由,他们小家自己去解决,你要找也是去找余孝昌,不应该来我这撒野。就算你在这里坐到天黑也没用,我们没钱,不信你可以搜。”

张九斤自然不肯听信官淑兰的一面之词,他真的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搜,只是除了几个零钱,连一张毛爷爷都没有搜出来。气急败坏的去找余孝昌。

等人走后,官淑兰的脸色极其难看。余孝昌真是狗改不了**,事情来了当缩头乌龟把自己择出去,推着别人上前顶缸。前世如此,今生也是如此。张九斤这么精准地找到余不元,绝口不提余孝昌,定是他们达成了某种交易。而这种交易不会损害他们两人的利益,只能事余不元倒霉。

官淑兰猜的没错,早在医院时张九斤跟余孝昌提出1000元赔偿金的时候,余孝昌就多了个心眼,将自己的存款单拿给张九斤看,区区300块钱自然满足不了张九斤的胃口。而张九斤狮子大开口说要1000块钱的时候也认为余不元也拿出不这么多钱。要知道乡下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那么多钱,张九斤从始至终盯上的就是余不元的祖宅。

那块祖宅占地大,余不元规整的利索,布置的精致,放在年轻人眼中都是不错的一块宅子。张九斤有个弟弟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年脑子有些问题说不上媳妇,现在好不容易有个闺女要肯嫁给她,条件就是一处独立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