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第十六章 归途惊变

();

与知府李大人茶叙尽欢,又得了苏元那枚意义非凡的令牌,林闲此次府城之行可谓收获颇丰。

夜色已深,他婉拒了李知府派车相送的好意,言说想独自走走领略府城夜景,实则是不愿过于张扬。

他信步回到客栈,儿子林承宗早已焦急等待多时。

见父亲安然归来,才松了口气。

林闲并未多言画舫与苏元之事,只简单说了已见过府尊大人,事情办得顺利。

便吩咐儿子早些歇息,明日一早返程。

翌日清晨,父子二人结算了房钱,驾着来时租用的马车,离开了府城。

来时心怀忐忑,归时已是云淡风轻。

林承宗驾着车,心情愉悦,甚至哼起了乡间小调。

林闲坐在车内,闭目养神,脑海中梳理着府试需要注意的环节,以及族学、香皂坊接下来的安排。

马车行至午后,已进入本府地界,再有大半日便可回到县城。

途径一处岔路口,旁边立着界碑,标明已进入邻县“清泉县”境内。此地距离本县已不远,林闲也稍稍放松了警惕。

然而,就在马车即将穿过一片小树林时,忽听前方一阵喧哗,七八个穿着清泉县衙役公服、手持铁尺锁链的汉子猛地从路旁冲出,拦住了去路!

“吁——!”

林承宗吓了一跳,连忙勒住马车。

为首一个满脸横肉的班头,厉声喝道:“车上可是林闲、林承宗父子?”

林闲心中一沉,掀开车帘镇定答道:“正是老夫,不知各位差爷拦路,所为何事?”

那班头冷笑一声,抖出一张拘票:“林承宗!你涉嫌与人合谋,盗窃清泉县张记布庄贵重绸缎,人赃并获!跟我们走一趟吧!”说罢,不由分说,几个如狼似虎的衙役便冲上来,要将林承宗拖下马车。

“胡说八道!”林承宗又惊又怒,奋力挣扎,“我昨日才随父亲从府城回来,何时盗窃过什么布庄绸缎?你们血口喷人!”

林闲目光锐利,扫过那班头和拘票,心中瞬间明了。

这时间、这地点、这莫须有的罪名……

分明是有人精心设计,要在他府试前夕,给他来个下马威,扰乱他心神,甚至让他儿子身陷囹圄,无法安心考试!

能有此动机和能力的,除了本家长房林富贵一系,还能有谁?他们竟将手伸到了邻县,勾结衙役,行此卑劣之事!

“差爷!”林闲沉声道,“此事必有误会!我儿昨日整日都在府城,有客栈掌柜和府尊大人可为证!岂能分身来此盗窃?”

那班头显然早有准备,蛮横道:“少废话!人证物证俱在!有什么冤屈,到了县衙大牢再说!带走!”

他根本不听解释,示意手下强行拿人。

林闲心知此时硬抗吃亏,对方有备而来,且是异地办案自己人生地不熟。

他深吸一口气,按住愤怒的儿子低声道:“承宗,稍安勿躁,清者自清。为父自有主张,你且随他们去,为父定会尽快救你出来。”

林承宗见父亲目光沉稳,心下稍定,咬牙道:“爹,我没事,您放心!” 说罢,不再挣扎,任由衙役上了锁链。

那班头见林闲如此“识相”倒有些意外,冷哼一声:“还算明白!林老先生,你也最好跟我们回清泉县衙,协助调查!” 这显然是想将林闲也控制起来。

林闲却淡然一笑:“差爷,拘票上只拘我儿林承宗,可无老夫之名。老夫还要回去准备府试,就不奉陪了。若有事,可来本县寻我。”

说罢他竟不理那些衙役,径直对车夫(租用的)道:“我们走,回县衙。”

那班头一愣,没料到林闲如此强硬且冷静。

想阻拦又见林闲气度不凡,且提及府试,一时有些投鼠忌器。

就在这犹豫间,林闲的马车已调转方向,朝着本县疾驰而去。

看着儿子被押走的背影,林闲面色平静,眼中却寒光闪烁。长房,你们这是自寻死路!他摸了摸怀中那枚周知县的名帖和给知府的信函副本,又想起苏元所赠的令牌,心中冷笑。既然你们要玩,那就玩把大的!

马车一路不停,直奔本县县衙!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