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个系统做金融 031 服务器的到来:算力的飞跃

();

清晨六点,实验室的门锁咔哒一声被拧开。陈帆推门而入,手指还残留着钥匙金属的凉意。他径直走向角落的工作台,将背包放下,目光落在那两个加厚纸箱上。纸箱表面印着物流公司的标签,封口胶带整齐压紧,搬运途中没有破损。

他蹲下身,用裁纸刀划开封条,一层层剥开防静电泡沫垫。第一台服务器露出银灰色机箱,前面板的电源指示灯孔漆黑未亮。他伸手摸了摸侧板螺丝,确认原厂封装未动,才缓缓松了口气。

身后传来脚步声。林悦提着一个工具包走进来,发尾微湿,像是刚洗过头。“我带了万用表和备用网线。”她把包放在桌上,挽起袖子,“开始吧。”

陈帆点头,两人合力将第一台机器抬上工作台。机箱沉重,底部橡胶垫已经磨损,显然是出厂前经过严格测试的型号。他们戴上防静电手套,逐一拆卸运输支架,检查硬盘托架是否松动。当看到主板上的双电源模块时,陈帆停顿了一下,低声说:“这配置比合同里的高一级。”

“说明他们没糊弄你。”

他没回应,转而去查电源规格。老旧实验室的插座线路只能承受两千瓦负载,而两台服务器满载接近一千八。他先接上万用表,测出电压稳定在二百二十伏上下,波动不到三伏。确认无误后,才将第一条电源线**插座。

启动第一台服务器时,风扇转动的声音比旧设备低沉许多。自检通过后,屏幕跳出BIOS信息,识别出SCSI阵列卡和五百一十二兆内存。陈帆**Windows NT 4.0安装光盘,重启进入安装程序。

系统加载到硬件检测阶段,屏幕突然变蓝,错误代码一闪而过。他立刻按下电源键强制关机。

“驱动问题?”林悦问。

“主板芯片组不在默认支持列表里。”他从抽屉取出一张软盘,上面贴着手写标签,“得手动加载OEM驱动。”

第三次尝试,安装程序终于跳过硬件识别障碍,开始复制文件。整个过程耗时四十七分钟。期间林悦负责记录每一步操作时间,连重启次数都标注清楚。当桌面图标出现时,她轻声说:“成了。”

陈帆没停下,立刻放入SQL Server 7.0光盘。光驱读取片刻后弹出提示:光盘数据损坏。他皱眉,换上另一张备份盘,用校验工具扫描完整后重新运行安装程序。数据库服务配置完成后,他在命令行输入测试指令。

屏幕返回一行绿色文字:“Service Started”。

“现在可以迁移数据了。”林悦说。

他打开旧电脑,连接局域网,开始将核心数据库导出为标准格式。原始数据来自过去三个月的手动录入与网页抓取,包含上千家上市公司基本信息、财务摘要和行情快照。Access数据库结构松散,字段索引混乱,直接导入SQL Server会导致查询效率下降。

“不能硬搬。”他说,“要重建表结构。”

他新建脚本,定义主键、外键关系,为常用查询字段添加复合索引。随后编写转换程序,自动清洗空值、统一日期格式,并将文本型数值转为浮点类型。整个过程持续两个小时,期间服务器CPU占用一度飙升至百分之九十五,散热风扇转速提升,机箱发出轻微嗡鸣。

数据导入完成后,他调用测试模块,准备运行第一个历史回测任务——统计1998年第一季度全部A股的周波动率,并筛选出趋势强度超过阈值的个股。

“以前在笔记本上跑这个,要十分钟。”林悦站在旁边看着。

“现在看能压到多少。”

他点击执行按钮。界面进度条缓慢推进,但远比以往流畅。日志窗口实时刷新处理状态,每秒完成约六十只股票的数据解析。五分钟后,结果集生成完毕。

“六十二秒。”她盯着计时器,“快了近十倍。”

陈帆调出资源监控面板。CPU峰值出现在任务启动瞬间,随后回落至稳定区间;内存使用量保持在三百兆左右,磁盘读写速率始终在线。系统没有出现卡顿或超时。

“不只是速度快。”他指着数据库连接池参数,“响应延迟从原来的八百毫秒降到四十以内。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处理更多任务。”

林悦翻开记录本,在“性能对比”一栏写下新数据。写完后抬头:“下一步是不是要把Web服务也迁过来?”

“先不动前端。”他摇头,“先把底层算力验证透。今晚我要做一轮压力测试,模拟同时加载五年行情数据和千股回测。”

他打开任务调度器,设置新的测试流程:从本地缓存中读取完整历史K线,逐日计算移动平均、成交量异动和MACD信号交叉点。这是目前系统最复杂的分析模型,过去只能分批运行。

刚保存配置,门外响起敲门声。

“别开门。”陈帆忽然说。

林悦动作一顿。

敲门声又响了一次,节奏平稳,不是催促。

他起身走到门边,透过猫眼看了两秒,拉开门锁。快递员站在外面,手里拿着一个信封:“您的签收回执,请签个字。”

陈帆接过笔,在单据上写下名字。对方离开后,他关上门,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物流签收证明,显示深圳总部已收到第一批打包设备,签收时间为昨日下午三点十七分。

他把纸片折好放进口袋,回到电脑前。

“他们在等你过去。”林悦说。

“等系统真正跑起来再说。”

他双击启动压力测试任务。屏幕弹出确认框,提示本次运算预计消耗内存七百兆,持续时间约三小时。他点了确定。

进度条开始移动。服务器风扇转速再次提升,机箱表面传来细微震动。数据库连接数迅速攀升至二十以上,所有索引均处于活跃状态。

林悦看了看表:“我去买些吃的,你估计得通宵。”

“嗯。”

她走到门口,手搭上门把时停下:“上次你说,系统的目标是让人看清市场本来的样子。”

陈帆望着屏幕,没有回头。

“现在它看得更清了。”

门关上后,他调出后台日志监控界面。各项指标平稳上升,未出现异常报错。他打开另一个终端窗口,准备编写自动化巡检脚本,用于实时捕捉性能瓶颈。

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清晰可闻。每隔三十秒,他抬头看一眼主屏的任务进度。数字不断跳动,处理完成率从百分之一升至百分之五。

突然,CPU占用率曲线陡然拉升至百分之百,持续超过十秒未回落。他立即切换进程管理器,发现某个后台查询线程陷入死循环,正疯狂调用磁盘资源。

他快速输入中断指令,终止异常进程。日志自动记录故障代码。重启任务后,系统恢复稳定。

他盯着那条突兀的峰值曲线,眉头微皱。这不是硬件问题,而是逻辑缺陷——某个边界条件未被正确处理。

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增加任务超时熔断机制”。

窗外天色渐亮,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两台服务器的前面板上。指示灯有节奏地闪烁,黄绿交替,像呼吸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