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第1325章 赵匡胤的小家底,静塞军

此时赵光义的这话也像颗石子扔进滚油里,帐内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赵风云那两万兵,还有闫栖凤和吕布相助,怎么会败?”

曹彬猛地站起身,甲胄碰撞发出“哐当”一声。

呼延赞也皱紧眉头,他素来关注各路兵**战力,赵风云的部队虽算不上顶尖,但里面还是有些夜煞军赖以成名的夜煞铁骑的,按理来说不至于败得这么快。

“败得很惨,武德司的探子说,是被镇国公苏夜麾下的雷泽龙骑冲垮的,那雷泽龙骑是重骑道兵,三千人列阵冲锋,连‘雷泽法相’都凝聚出来了,赵风云的临时防线跟纸糊似的,一冲就破。”

赵光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雷泽龙骑……”

石敬瑭终于抬起头,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早年在北疆与草原骑兵交过手,知道重骑兵的厉害,可“道兵”二字,还是让他心头一紧——道兵与寻常军队不同,讲究“气血凝势”,一旦结成阵法,战力能翻好几倍,寻常部队根本挡不住。

“将军,赵风云败了,咱们就成了孤军,定朔城离靖边城不过数百里,苏夜要是腾出手来,带着雷泽龙骑往这边来,咱们腹背受敌,怕是要步赵风云的后尘了。”

刘知远也忍不住开口,他性子沉稳,却也难掩担忧。

“是啊将军,靖边城咱们一时半会儿拿不下,要是再被雷泽龙骑包了饺子,到时候想退都退不了!”

安重荣跟着附和。

赵匡胤脸色更沉了,他自然知道雷泽龙骑这支昔日大乾皇朝南征北战的王牌道兵的厉害。

武德司早就送过情报,说苏夜麾下这支新收编的重骑道兵,战马是异种雷泽龙马,甲胄是墨家新铸的龙鳞重甲,连兵器都是专门打造的破阵龙枪,冲锋时能凝成“雷泽法相”,威慑力极强。

只是他没料到,这支部队竟强到能一战击溃两万大军!

“大哥,依我看,咱们得撤,咱们这两路偏师,赵风云已经败了,阳武关那边是王爷主力,但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抽不出身来支援咱们。”

“再守在这里,不仅拿不下靖边城,还可能被苏夜的人包围,到时候城里的海无量再率军杀出,咱们两面受敌,损失只会更大。”

赵光义见赵匡胤犹豫,趁热打铁道。

“将军,赵参军说得对,咱们这四万兵,看着人多,其实一半是夜煞军在玉州的地方军队,战力不高,真正能打的,也就咱们自己带的嫡系。”

“雷泽龙骑是重骑,冲击力太强,咱们的步兵根本挡不住,与其在这里耗着,不如先撤退保存兵力,等摸清苏夜的底细,再做打算。”

石敬瑭也点头,他虽沉默,却看得通透。

赵匡胤眉头皱得更紧,手指在舆图上反复摩挲,他不是不知道撤退是明智之举,可他刚娶了夜王夜无痕的二女儿,正是要在夜煞军中立威的时候,若是不战而退,夜无痕定然会问责。

到时候别说在夜煞军里立足,怕是连自己辛苦攒下的这点家底,都要保不住。

“可咱们撤退,夜王那边怎么交代?”

“我刚娶了王爷的二小姐,正是要为王爷效力的时候,若是连一座靖边城都拿不下来,还要不战而退,夜王怕是会以为我故意保存实力,到时候问责下来,咱们谁都担不起。”

赵匡胤沉声道。

“将军,都这时候了,还管什么问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是咱们这四万兵全折在这里,别说问责,咱们连命都没了!”

“夜王要怪,就让他怪赵风云去,是他先败了,才让咱们陷入被动!”

石守信性子急,当即说道。

“将军,石将军说得对,咱们可以找个借口,就说粮草耗尽,又听闻雷泽龙骑要来,为了避免被包围,才不得不撤退。”

“夜王就算问责,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咱们,毕竟咱们保存了兵力,总比全军覆没强。”

呼延赞也跟着劝。

赵匡胤沉默着,心里像翻江倒海,他想起自己这几年的心血——为了组建嫡系部队,他瞒着夜无痕,从北疆牧民里挑选精壮,再加上省吃俭用,与赵光义兄弟以及石守信等嫡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抠抠搜搜了许久,这才攒够了一点钱,从那位镇国公麾下的天云商会手中,买来了一些横州军与乾州淘汰下来的二手重甲,偷偷摸摸组建了一支数百人的重骑静塞军。

这静塞军的骑士,个个能开三石硬弓,战马都是他们暗地里在玉州各地偷摸克扣下来的负重良驹,从军士到战马都披着重甲,兵器除了弓箭,还配备了钩连长枪,近战远战都厉害,是他手里最精锐的力量。

除此之外,他还和赵光义等人一起组建了捧日军,虽不如静塞军精锐,却也是能征善战的嫡系,还有收服呼延赞与呼延平等呼家将的时候,顺便收服的一些呼家军等,这些都是他辛辛苦苦暗中攒下来的底牌。

若是这几支嫡系部队折在靖边城,他日后在夜煞军里,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夜无痕向来刻薄寡恩,若是他没了实力,就算是女婿,也不会再被重用。

“撤可以,但不能全撤。”

想到这里,赵匡胤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咱们这四万兵里,有一万是夜煞军的地方军队,还有五千是刚投降的降兵,这些人……就让他们留下继续攻城。”

赵匡胤抬起头,目光扫过帐内众人。

“将军是想……让他们当幌子?”

众人都是一愣,石敬瑭率先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不错,这些人本就不是咱们的嫡系,留在这里也没用,正好让他们缠住海无量,咱们则带着嫡系主力,趁着夜色悄悄撤退。”

赵匡胤点头,语气坚定。

“静塞军和捧日军是咱们的根本,必须带走!”

“石守信、王审琦,你们带捧日军,护送粮草先行;石敬瑭、潘美、曹彬,你们带一部分精锐,殿后掩护;呼延赞、呼延平,你们带静塞军和你们麾下的呼家军,负责探查路线,避开苏夜的斥候;光义,你跟我一起,率领中军居中调度。”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大哥,让那些老弱和降兵留下,他们怕是不会甘心,万一哗变怎么办?”

赵光义有些担心。

“甘心不甘心,由不得他们,咱们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粮草和兵器,告诉他们,只要能再守三日,夜王的援军就会到。三日之后,他们若是还能活着,就到阳武关汇合,到时候重重有赏。”

“他们就算知道是谎话,也只能硬着头皮守,毕竟比起被咱们当场处置,守三日还有一线生机。”

赵匡胤冷笑一声。

“将军想得周全,那些降兵本就心怀鬼胎,让他们留下抵挡海无量,正好借刀杀人。”

“就算他们哗变,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海无量守了这么久,兵力也损耗不少,正好让他们互相消耗。”

石敬瑭点头赞同,他性子虽软,却也明白乱世之中,仁慈换不来生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