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部长的办公室在走廊的尽头,红色的木质门牌上,“部长办公室”五个字沉稳有力。
郑副司长站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压下胸中奔腾的激动,抬手“笃笃笃”地敲了三下门。
“请进。”
一个浑厚而沉稳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郑副司长推门而入,只见姜部长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支蓝色钢笔,在一份文件上圈点着。
办公室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办公桌,几个文件柜,一套待客的沙发茶几,墙上挂着一幅地图,除此之外再无多余的装饰,处处透着一股朴素严谨的气息。
此时姜部长看到是郑副司长后,随后姜部长放下手中的笔,紧接着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是小郑啊,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
“姜部长,大喜事!天大的喜事!”郑副司长快步走到办公桌前,因为激动,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将手中的文件轻轻放在桌上,但并没有让部长去看,而是选择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份喜悦第一时间传递出去。
“是五星陶瓷厂的项目?”姜部长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透出几分关切。
对于这个他亲自点头,并由郑副司长力保的项目,他一直都记在心上。
“是的,部长!”郑副司长用力地点了点头,“就在刚才,五星陶瓷厂的朱厂长打来电话,二期工程和一期技改工程,全线联动测试,一次性通过了!”
“嗯,不错。”姜部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一次性通过,说明准备工作做得很扎实,技术上没有出纰漏。
李峰那个年轻人,还有厂里的同志们,都辛苦了。”
他的反应很平稳,似乎这个结果早在意料之中。
毕竟,一期工程的成功已经证明了李峰的能力。
然而,郑副司长知道,真正的高潮还在后面。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等姜部长的目光完全聚焦在自己身上时,才一字一句地,清晰无比地说道:“部长,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根据联动测试的初步数据,二期工程的生产效率,比一期工程的制造速度,整整提高了一倍!”
“一倍!”
“是的,部长,整整一倍!”郑副司长斩钉截铁地重复道。
姜部长的表情终于变了。
他那双经历过风雨、一向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猛地靠向椅背,似乎需要一个支撑才能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
“小郑,你再说一遍?提高了一倍?”姜部长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这个数据准确吗?朱厂长他确认过了?”
作为轻工业部的掌舵人,他太清楚“一倍”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份量了。
工业生产,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需要无数工程师和工人夜以继日的努力。提高百分之十,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提高百分之二十,那就能拿全国劳模了。
直接翻一倍?
这已经不是技术改造了,这简直就是技术革命!
“千真万确!”郑副司长挺直了胸膛,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朱厂长在电话里激动得声音都变了,他说这是他们组织了厂里所有技术骨干,反复核对过三遍的数据,绝不会有错!”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姜部长缓缓地摘下眼镜,用绒布仔细地擦拭着,这个缓慢的动作,显示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他思索着,喃喃自语道:“一期工程的自动化生产线,效率已经比传统手工作坊高出太多了,这二期又是怎么做到在一期的基础上再翻一倍的?这不合常理啊……”
郑副司长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他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揭晓谜底的神秘感和兴奋感,说道:“部长,关键就在于李峰,这个年轻人,他的眼光,已经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想象。”
“哦?怎么说?”姜部长停下了擦拭镜片的动作,饶有兴致地抬起了头。
“根据朱厂长的汇报,李峰在二期工程的设计中,并没有简单地重复一期的模式,而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系统集成’。他将制胚、干燥、上釉、烧制等所有环节,他进行了整合,李峰将各个环节之间无缝衔接,大大减少了物料转运和等待的时间,实现了真正的流水化作业。”
郑副司长顿了顿,抛出了更重磅的炸弹。
“而且,最让我感到钦佩的是,李峰在二期项目立项之初,进行土建和设备布局规划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所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线缆管道,甚至连中央控制室的地基和通风系统都一步到位地设计好了!”
“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简单的设备升级去的,而是奔着打造一个全自动化的智能工厂去的!我们当初看到的,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而现在,他才真正将他的底牌亮了出来!”
“嘶……”
姜部长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说,生产效率翻倍让他感到震惊,那么李峰这份深谋远虑、走一步看三步的规划能力,则让他感到了由衷的震撼。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不仅掌握着世界顶尖的技术,更有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布局能力。这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
这是帅才!是能够统领一个时代、一个产业方向的帅才!
“好!好一个李峰!”姜部长猛地一拍桌子,脸上的震惊已经完全转化为了巨大的惊喜和欣赏,“这个年轻人,想得深,看得远啊!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工业的老家伙,都只想着怎么修修补补,他却已经开始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铺路了!难得,真是难得!”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走了两步,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小郑,你这次,是给我,给咱们轻工业部,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宝贝啊!”姜部长转过身,用力地拍了拍郑副司长的肩膀,眼神中满是赞许。
这一声“小郑”,叫得郑副司长心里热乎乎的。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在部长心中的分量,彻底不一样了。
“这都是部长您高瞻远瞩,鼎力支持的结果。”郑副司长谦虚地说道。
姜部长摆了摆手,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沉声说道,“这么大的技术突破,光听汇报是不够的。
我得亲眼去看看,看看这个让生产效率翻了一倍的生产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转回头,看着郑副司长,做出了决定。
“你现在就去安排,明天,不,就今天下午!你陪我一起,我们去五星陶瓷厂!我要亲眼见一见这条创造了奇迹的生产线,更要再一次亲眼见一见我们这位了不起的年轻功臣,李峰!”(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