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我也是听别个说了一嘴。&rdo;起头那位沈家嫂子想了想,她哪里记得谁说的,&ldo;就晌午开荒下晌的路上,大家都在议论。&rdo;
旁边苗床剪苗的姚氏道:&ldo;赵家媳妇说的,她说她听见七两说要在这盖俩院子,还让你们两口子搬来养老。&rdo;
管氏笑了一下,道:&ldo;盖房子的时候,还请大家来帮忙。
七两么,小孩子家家的,现在说亲还太早。
二郎和三郎都还没说亲呢。&rdo;她家请来帮忙的人里,没有赵家人,也不知道这赵家媳妇哪里听来的话,就到处说。
不过,闲话这种东西止不住,顺势引一引吧。
&ldo;早什么早?&rdo;姚氏停下动作,转来她这边道:&ldo;七两都十二岁了,该说亲了。
弟妹,你看我家小侄子咋样,现在才十四,就和我哥学做帐房了。
年龄上又相当,长的也不赖……&rdo;
&ldo;老三家的,你咋能横插一杠呢,是我先说起我家侄子的。&rdo;
&ldo;一家有女百家求,嫂子说得,别人也说的。&rdo;姚氏哼道。
&ldo;你这人怎么什么都喜欢争?&rdo;
&ldo;好媳妇当然要抢了。&rdo;
两人一递一答,越说越来劲儿。
管氏蹙眉,有心想说什么,却不好张口。
沈十七家的就在旁边,她笑道:&ldo;两位嫂子,不兴你们这样的,七两又聪明又能干是大家都知道的。
你们要是中意,那就正经找媒人说合。&rdo;
成嫂子做为小辈儿,这会才能插上一句道:&ldo;伯娘们还没有上娘家问过吧?
而且,文婶子可没有说七两招赘的话。&rdo;一般人家,也不会让儿子入赘。
姚氏两人互哼一声,心里都想着,回娘家问问。
&ldo;弟妹,七两是招赘还是嫁人,你给个准话呗。&rdo;姚氏看向管氏道。
管氏深吸一口气道:&ldo;长幼有序,二郎说亲后,再轮到小的两个。
三嫂,大路也成丁了,咋不见你操心他的婚事?&rdo;
姚氏一顿,她不是不操心儿子的婚事,而是这小子主意大着呢,看上的人家她不乐意。
开始那位嫂子,偷偷的笑了,看见姚氏不高兴,她就高兴。
程怀谦听了个全场,他心里有了计较,&ldo;伯娘,二哥找你。&rdo;
&ldo;来了。&rdo;管氏起身去出口处找沈志。
一群人见程怀谦跟在他身后,有人就道:&ldo;十七家的,这孩子是你们程家的,可我看着,怎么快变成沈家的了。&rdo;
&ldo;就是,没听他喊伯娘吗?这都在小善那院往多久了?&rdo;姚氏一拍腿,道:&ldo;哎呦,这咋像是给七两养的童养夫。&rdo;
沈十七家的一听不乐意,虽说念哥儿自小不太在程家生活,那也是她娘家人,童养媳不好听,童养夫也一样不好听。
&ldo;三嫂,这话不能乱说,念哥儿可是有自个的家自个的院子,我大为哥这两年还带他出来应差挣钱呢。
他这不是走镖刚从外面回来吗?&rdo;
&ldo;就是,老三家的,话不能乱说,七两也是你看着长大的,才你还要给她说亲来着。&rdo;沈忠媳妇听着不对味儿,今个儿幸亏都是自家妯娌媳妇在,不然这话传出去,七两咋说亲。
姚氏一想也对,有些讪讪的道:&ldo;不信你们没多想。&rdo;
&ldo;十七家的,你在这儿给人家描补,人家也不见跟你亲近。&rdo;姚氏瞟了沈十七家的一眼,然后就见对面十七家的和好几个人看着她。
姚氏纳闷,&ldo;看啥?我说的不对,他见天在七两家住着干活儿,可没见给你和十七干啥。&rdo;
然后,她就听到身后有人说道:&ldo;八姑姑,今天回家时,族长爷爷让我捎信给你说,给家里挑两亩好秧苗,他明天来拿。&rdo;
赫然,说话的是去而复反的程怀谦。
沈十七家的点头,&ldo;唉,我知道了。&rdo;
程怀谦冷飕飕瞥一眼姚氏,&ldo;姚伯娘,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rdo;然后大步离去。
姚氏心下一颤,这小子可跟他爹一样,是走镖的,看看众人,道:&ldo;我什么都没说啊。&rdo;
众人皆不理她,这话头就此打住。
程怀谦这边到族学找沈笑,见她正在室内教算术,就坐在族学大门口等着。
不一会儿,沈笑从课堂出来,寻到他,&ldo;念哥儿,你怎么坐在门口。&rdo;
程怀谦一肚子的话,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ldo;七两,上次那位大叔,来订了四十亩的秧苗。
就是启航跟过去的那一位。&rdo;
沈笑想起来了,&ldo;就是说自己是大兴的,但是口音又不像的那位大叔?&rdo;
&ldo;是他。&rdo;
沈笑颌首,&ldo;我觉得是启航太紧张了,这不,人又来买秧苗了,说明人家不心虚。&rdo;
顿了顿,她又道:&ldo;你不是当时也觉得他没问题吗?
难道又发现了什么?&rdo;
&ldo;没有。&rdo;程怀谦就是想来看看她,想了一下,他又低声道:&ldo;七两,你怎么又请了大路娘剪秧苗?&rdo;
&ldo;我哪次都没有请她。分明请的是大力嫂子,她又来上工了?&rdo;
&ldo;嗯,和八姑姑搭班剪一个苗床。&rdo;程怀谦斟酌了一下,道:&ldo;七两,咱们说在一号地盖房子的事,不知怎的传出去走样儿了。
现在,都在说,说你要招赘。&rdo;
沈笑:……
……
管氏是叫上沈大伯一起回家的,放好沈志交来的钱后,她道:&ldo;你说,七两是嫁人还是招赘合适?&rdo;
沈大伯:&ldo;怎么突然间问起了这个,七两还小,怎么也得到十六再成亲。&rdo;
他可是记得,弟弟说过,让闺女晚点嫁人,多在家享两年做姑娘的福。
他自己,也舍不得养大的孩子早早嫁人去操持家务。
他家七两,开的是种东西的窍,会裁个东西,却在穿针引线上没有天赋。
他们两口子也逼着孩子学过,可每每一看到七两指头上扎的针眼,就忍不下心了。
至于做饭这个问题,在沈大伯眼里不是个事,七两虽然不如悦娘做的好吃,但是也都会做。
蒸馒头擀面条熬粥炖肉都是能入口的。
管氏把将才的事说了一下,道:&ldo;闲话是禁不住别人说的,但咱们心里也得有个谱不是?&rdo;
沈大伯想了想,道:&ldo;嫁人吧,入赘的话,谁能保证男方心里没有想法。
找个家里简单的,清静的。&rdo;
管氏看了看他,道:&ldo;你不会是说的念哥儿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