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要是别人问的还好,偏是荀元菀!</p>
刚被女儿劝得熄火的沈月,闻言不免又是火气上涌,“啪”地一掌,一拍圈椅扶手,就站起身来。</p>
荀元惜见势不对,忙递眼色,示意娘亲稍安勿躁。</p>
沈月怒目瞪着荀元菀,恨得直咬牙,却还是听了女儿的,一拂袖,重新坐下。</p>
元惜这才转眼看向荀元菀,脸上似笑非笑,眸中嘲讽也是毫不掩饰,“四姐姐何必明知故问!”</p>
荀元菀心下早有计较,却万万没有料到,素来性情绵软的嫡妹,今日竟然如此的单刀直入!</p>
心绪波动太大,她忍不住又是一阵猛磕。</p>
“咳……什……咳咳……什么明知故问?咳,妹妹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p>
生母周氏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清瘦、柔媚,言行亦如柳絮拂风般温婉。</p>
年已十二的荀元菀,五官大多承袭于周氏,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身形却如其父荀汶高挑纤长,又是个未足月的早产儿,本就弱不胜衣,只这么微微蹙眉,一边掩唇轻咳,一边柔声说话,竟整个儿一病西施,叫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怜惜!</p>
看荀元菀小小年纪,虽然病弱,却已有几分其母的楚楚风姿,再一想她献参的孝心,崔老夫人目光微凝,抬手指了沈月旁边那张圈椅,就要让她坐下再说。</p>
可崔老夫人这手才刚抬起来,就被荀元惜两步扑上前,像个小浣熊似的给牢牢抱住了!</p>
“祖母,您常教导我们,姊妹间要亲厚、要和睦。这些,璨璨都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上的!”娇声一句说过,荀元惜话锋一转,“但即便情分上亲如手足,到底嫡庶有别啊!做庶姐的,私自插手嫡妹房里的事,这是哪门哪户的规矩?祖母,您且没有这样呢!”</p>
现下这福鑫堂在座的,除了耿直的沈月,都是精明人。</p>
姐妹俩这么一个来回,虽未带出细节,却已足够她们窥出个中端倪。</p>
当即,崔老夫人皱眉不语,来回打量两个孙女。</p>
而管氏……</p>
因为秦氏的关系,管氏对哪家哪房的庶女,都没好脸色。</p>
荀元菀既是庶出,与她又无甚交集,她自是懒得理会,只面带忧色,看着自己视若亲生的二房嫡女荀元惜。</p>
秦氏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浅笑依旧,只是眼底多了一丝兴味。</p>
荀元菀则抚着胸口,急喘几口气,讶然问:“七妹妹这话,莫不是说的姐姐我?”</p>
纵然面带惊容,也有薄怒,但她这腔调仍是柔和、舒缓,听不出半点火气。</p>
然而,她越是不愠不火,崔老夫人越觉得她受了委屈,可怜,招人疼!</p>
不管荀元菀如何作态,崔老夫人又怎么想,元惜只是昂着下巴,重重一点头。</p>
“是!”干脆应了一声,她又诧然反问:“姐姐你做过什么,自己还能不知道么?”</p>
荀元菀与昨日,荀元春那作派全然不同。</p>
听了这话,她并不喊冤,也不指责嫡妹诬陷,凝目看元惜一眼,复又温柔一笑,抿着唇,低下头去。</p>
虽然一句辩驳的话都没有,但她这姿态,看在崔老夫人眼里,便是大度忍让,不与年幼无知的嫡妹计较。</p>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荀府七个姑娘,当然更是热闹!</p>
孙女间的明争暗斗,和私底下的各种小动作,崔老夫人是心下门儿清。</p>
但为了府上清名,只要事情不闹大,不宣扬出去,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是给孙女们出嫁前的磨练,也算是自己闲暇时的消遣调剂。</p>
可眼下,既然小孙女都把事情摆明面上来了,她就不好再装糊涂了,只能端出公正态度,问个清楚。</p>
于是,崔老夫人便拉了荀元惜在身边坐下,待要叫荀元菀也坐,但想了想,又作罢。</p>
“璨璨,你这身上的伤还没好呢,可不能着急上火!来,你喝口水消消气,再跟祖母仔细说说,这到底怎么一回事?”</p>
她这么一开口,不消吩咐,自有婢女乖觉上前,奉上一碗不冷不热恰好入口的杏仁露给荀元惜。</p>
看小孙女浅浅抿了一口杏仁露,搁了碗,崔老夫人才一手揽着她,一手指了丫鬟扶着站在旁边的荀元菀,说:“你放心,你四姐姐若真那么不知规矩,祖母定会罚她!”</p>
荀元菀闻声抬头,目光直直望向崔老夫人,略带病态的苍白俏脸上只见温婉笑意,并无丝毫心虚之态。</p>
这时候才醒过味儿来的沈月,看荀元菀这般神态,不由得紧张起来。</p>
观澜轩有内鬼,偷送消息给荀元菀?</p>
她怎么不知道?</p>
璨璨该不会真是信口开河吧?</p>
可这念头只是一闪,沈月又摇头否定。</p>
不,不会的!</p>
璨璨有梦神示警呢!</p>
这么一想,沈月刚提起的心,又放了回去。</p>
管氏没听过荀元惜那套“梦悟玄机”的说辞,看婆母都正经过问了,荀元菀还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心下自然更是担忧。</p>
但她所思所想,却与沈月不同。</p>
自幼市井长大,内宅争斗的各种鬼魅伎俩,管氏便是亲身经历得少,听得也多,荀元菀这么个小丫头片子,还不值得她重视。</p>
只是,今日这事,会不会是周氏给璨璨设的陷阱?</p>
心念至此,生怕荀元惜吃亏的管氏,下意识地想把婆母这话给接过来。</p>
可是,元惜还担心着管氏腹中的胎不稳,又怎么肯让她再牵扯进这种糟心事?</p>
看三婶未语先笑,似要说话,荀元惜抢先道:“祖母,孙女没有着急上火,只是想不明白,四姐姐为什么要背着我,收买我观澜轩的奴仆?”</p>
一句说完,不待崔老夫人做出回应,她又偏头看向荀元菀,疑惑问道:“四姐姐,你能不能告诉璨璨,你这究竟是要打听什么?”</p>
小小一个玉人儿,仰头望着她庶姐,脸上稚气未脱,这话却问得耐人寻味,叫管氏看了,心下既是暗赞,又是好笑。</p>
可管氏也没想到,不仅这可人疼的小侄女像是一夕之间就成熟了许多,就连二房那个庶女荀元菀也是超乎年龄的沉稳!</p>
微怔过后,荀元菀对元惜展露一个宽和笑容,转而看向崔老夫人。</p>
“祖母明鉴,七妹妹所说之事,孙女没有做过。”</p>
看荀元菀一脸平静,语调也是波澜不兴,仿佛只是陈述事实,元惜不禁眸光微闪。</p>
不愧是前世放着那清闲的安阳侯夫人不做,却远嫁戎狄,掀起东昱、北燕两国腥风血雨的四姐,段数果然要比五堂姐高明许多!</p>
但,这等收买奴仆探听消息的小事,四姐随便想个托辞解释,也好过这样抵死不认吧?</p>
是太过自信,笃定她不可能拿得出真凭实据;还是……</p>
另有蹊跷?</p>
------题外话------</p>
白莲花荀元菀温婉道:咳咳……七妹妹,求实锤。</p>
小狐狸荀元惜眯眼笑:好的,姐姐别后悔。</p>
……</p>
(╥╯^╰╥)不会写小剧场,渣短君厚着脸皮来一发,小仙女们不要默默窥屏了,出来玩!</p>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p>sxbiquge/read/71/71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