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扶苍 第85章 帕沙阿伊莎不见了

();

天寒地冻,风雪甚急。

时近午正,铅灰色的天幕低垂,压得长安南郊一片萧索。

碎雪糁子挟着北风,飒飒扑打在行人寥寥的街衢上,旋即被步履匆匆的脚步碾入泥泞。

道旁店铺多半掩着门板,只留一条缝隙,透出些许炉火暖气与模糊人语。

偶有驮货的骡马喷着浓重白汽蹒跚而过,颈下銮铃在风中发出零落而沉闷的声响。

王曜紧了紧身上那件靛蓝色棉袍,细密的针脚隔绝了大部分寒意,内里新絮的棉花妥帖地包裹着身躯,带来阿伊莎手泽间的温暖。

他缩着脖颈,将半边脸颊埋入竖起的领缘,顶着风,加快脚步向东穿行。

青石板路湿滑,残留着前夜冻凝的薄冰,需得格外留神。

脑海中犹自盘桓着清晨示众榜前的纷扰、苻晖那看似诚挚实则咄咄的招揽,以及同窗们或愤慨或忧虑的议论。

一股郁气凝在胸臆,难以驱散,只盼能快些抵达那处熟悉的、能令人心神暂安的所在。

小半个时辰后,那面绘着西域驼队、在寒风中剧烈晃动的青布酒幌终于映入眼帘。

然而,王曜的脚步却猛地顿住了。

“龟兹春”酒肆门前,并非想象中的门庭半掩、炉火可亲。

那两扇熟悉的、略显斑驳的木门竟是从外紧紧闭合,一把黄铜大锁赫然挂在当中,在灰暗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窗户亦从内闩死,窗纸上积了层薄雪,不见平素透出的暖黄灯火与人影晃动。

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水,自顶门浇下,瞬间浸透四肢百骸。

王曜只觉心头骤然一缩,寒意远比身外的风雪更甚。

帕沙大叔谨慎,阿伊莎勤快,即便这般恶劣天气,酒肆也断无在午时便彻底闭门歇业的道理!

莫非……莫非是今早自己断然拒绝了平原公苻晖的招揽,那厮恼羞成怒,不敢直接对自己这太学生如何,便又使出下作手段,转头来为难帕沙父女,以作报复惩戒?

思绪及此,王曜额角青筋微跳,呼吸不由得急促起来,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日籍田归途,陈三恶奴逞凶、阿伊莎血染柴扉的惨状,那股无能为力的愤懑与揪心再次攫住了他。

他几步抢到门前,伸手用力推了推,门扉纹丝不动,唯有铜锁撞击发出沉闷的哐当声。

又凑到窗缝边向内张望,屋内光线晦暗,桌椅井然,却空无一人,连那终日不熄的灶火也似冰冷了。

忧心如焚,焦灼万状。

王曜环顾四周,风雪中的街市愈发冷清,只有斜对面一家卖蒸饼的摊子尚支着半旧的布篷,炉灶上冒着稀薄的白气。

他定了定神,决意先去那摊子问问,或去邻近相熟的店铺打听消息。

正当他转身欲行之际,那蒸饼摊后,一个穿着臃肿葛布棉袄、头戴破旧毡帽的汉子却主动站起身,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快步迎了上来。

这汉子约莫三十许年纪,面容黧黑,带着市井小贩惯有的精明与谨慎,他上下打量了王曜一番,目光尤其在那件质料普通却针脚细密的棉袍上停留一瞬,迟疑地开口,声音在寒风里有些发颤:

“这位郎君,敢问可是太学生王曜?”

王曜心中一凛,停下脚步,警惕地看向对方,微微颔首:

“我正是王曜,足下是……?”

那汉子闻言,似松了口气,脸上堆起恭敬又略带讨好的笑容,忙不迭从怀中掏出一封缄口的信札。

那信札以寻常青纸制成,并无特殊纹饰,然纸质挺括,折叠得十分齐整。

“果然是王郎君!小的姓石,行七,街坊都唤作石七,就在这左近摆个蒸饼摊子混口饭吃。”

他一边自报家门,一边双手将信递过。

“今日辰时末,有位穿着体面、带着丫鬟的小娘子乘车来到这‘龟兹春’门前,与帕沙掌柜和阿伊莎小娘子在店内说了好一阵子话,后来,帕沙掌柜便锁了店门,三人一同登车往北边去了。临行前,那位小娘子特意找到小的,给了些钱铢,嘱咐小的在此等候,若见一位名叫王曜、太学生模样的年轻郎君来寻人,便将这封信交予他。还说……郎君看了信,自然明白。”

王曜接过信札,触手微凉。他心中疑窦丛生,一面道了声“有劳”,一面迅速拆开封缄。

展开信纸,一股淡雅清冽,似梅非梅的幽香扑面而来,与这市井的烟火气、风雪的血肉味格格不入。

字迹是秀逸的行楷,墨色酣畅,笔锋流转间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韧劲与锋芒:

“王郎子卿青鉴:

朔风凛冽,飞雪侵肌,晨间偶经南郊,闻‘龟兹春’酒香醇厚,心向往之,遂入内小憩。得见帕沙长者,温厚朴讷,阿伊莎妹妹,灵秀天真,相谈甚欢,竟生投契之感。窃思佳酿难得,良友难逢,不忍遽别,又恐店中喧嚣,未尽倾谈之兴。故不揣冒昧,已延请帕沙长者与阿伊莎妹妹移步‘萨宝’胡肆‘疏勒’阁,品茗赏雪,暂作消遣。

闻君学业繁冗,然此间故人翘首,璇亦备薄茗清谈,扫榻以待。若蒙不弃,祈请速来一晤,共话短长。风雪阻途,万望珍摄,临楮神驰,书不尽意。

董璇儿 顿首再拜”

信笺上的字句,看似客气周到,甚至带着几分少女邀约的雅致与体贴。

然王曜读来,却字字如针,刺得他心神不宁。

董璇儿!果然是她!

她究竟对帕沙和阿伊莎说了些什么?是巧言令色的蒙骗,还是隐晦的胁迫?

阿伊莎心思单纯,帕沙大叔虽经验老道,毕竟是小民,面对县令千金,身份悬殊,只怕难以招架……

他不敢再深想下去,只觉得一股混杂着愤怒、担忧、惶惑的情绪在胸中翻涌,几乎要冲破喉咙。

董璇儿此举,意在何为?

是单纯因那日自己拒婚负气而起的纠缠报复,欲借帕沙父女施压?还是另有所图?

无论何种,帕沙与阿伊莎卷入其中,皆因自己之故,这令他倍感愧疚与无力。

“石七哥。”王曜强自镇定,将信纸折好收入怀中,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沙哑。

“可知他们离去多久了?”

石七忙答道:

“约莫有一个多时辰了。那马车装饰颇华贵,往北边城南去的,错不了。”

王曜不再迟疑,从袖中摸出几枚五铢钱塞到石七手中:

“多谢报信。”

言罢,也顾不得石七在身后的连声道谢,转身便快步走向街口车马聚集之处。

风雪似乎更急了,扑打在脸上,冰冷刺骨。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立刻赶到怀远里萨宝胡肆!绝不能让帕沙父女因自己而受半分委屈。

他深知那萨宝胡肆,乃是西域名商汇聚之所,楼高庭广,确实非“龟兹春”这等小店可比,七月初自己便是去那萨宝胡肆寻过来此送酒的阿伊莎,帕沙父女或因此才稍减戒心?

王曜在街口匆匆雇得一辆半旧的青篷毡车,道明去处“怀远里萨宝胡肆”。

车夫见风雪天有客,要价不免比平日高了些,王曜此刻心急如焚,也无心计较,掀帘钻入车内,连声催促快行。

牛车在覆着薄雪的石板路上碌碌而行,速度远不及王曜心中期盼。

他掀开车厢侧面的小帘,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

南郊的低矮屋舍渐次被抛在身后,越往北行,街市愈发齐整,楼阁亦渐次增高,虽在风雪中,仍可见其繁华轮廓。

往来行人车马虽较平日稀少,然服饰装扮已显华贵,多有胡商模样者,裹着厚厚的裘皮,操着各种口音的长安官话或西域方言。

怀远里位于长安城南,靠近西市,乃是胡商聚居、贸易繁盛之区。

萨宝胡肆更是其中翘楚,传闻其背后有粟特豪商支持,楼高数层,不仅提供西域各地美食佳酿,更有胡旋舞、筚篥乐等表演,乃长安城中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体验异域风情、宴饮交际的常去之所。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吱嘎声响,与车厢外呼啸的风声交织,更添王曜心中烦乱。

他反复揣摩董璇儿的意图,那封信措辞典雅,语气婉转,看似体贴周到。

然字里行间,那股不容拒绝的强势,以及将帕沙父女“请”至他处的先斩后奏,却让王曜背脊生寒。

她料定自己必会因担忧帕沙父女而前往,此举已将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中。

而自己,此刻便如同被牵线的傀儡,明知前方可能是陷阱,却不得不踏入。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牛车缓缓停稳。车夫在外吆喝:

“郎君,萨宝胡肆到了!”

王曜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定了定神,掀帘下车。

但见眼前一座气派的三层楼宇,虽非雕梁画栋,却自有一种异域的恢弘与富丽。

墙体以青砖垒砌,门窗轮廓多采用拱券形制,檐下挂着一串串琉璃风灯,在风雪中摇曳出迷离光彩。

大门两侧立着石刻的胡人俑,手托灯盏,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以汉文与粟特文并书“萨宝胡肆”四字,金光闪闪。

他整理了一下被风吹得略显凌乱的衣袍,迈步踏上石阶。门口侍立的胡人小厮身着锦边胡服,见状立刻迎上,操着流利的长安官话问道:

“郎君安好,可有预定?”

王曜沉声道:“某姓王,名曜,应董娘子之约,前来‘疏勒’雅阁。”

那小厮闻言,脸上立刻堆起愈发恭敬的笑容,躬身道:

“原来是王郎君,董娘子早有吩咐,请您随小的来。”说罢,侧身引路。

进入楼内,暖意混杂着各种浓郁的香料气息、烤肉油脂香与酒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的酷寒判若两个世界。

大厅极为开阔,铺着色彩斑斓的西域地毯,中央设有舞台,此刻正有数名身着薄纱、身姿曼妙的胡姬随着急促的鼓点旋转起舞,璎珞环佩叮当作响。

周围散座已有多桌客人,多是华服锦衣之辈,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目光不时流连于舞台之上。

王曜无暇他顾,紧随小厮穿过喧闹的大厅,沿着一侧铺有厚毯的木梯盘旋而上。

二楼较之一楼更为安静,廊道深邃,两侧皆是一间间以西域地名命名的雅阁,如“精绝”、“龟兹”、“大宛”之类,空气中弥漫着更清雅的熏香。

行至廊道尽头一扇雕花木门前,小厮停下脚步,门上悬着一块小木牌,正是“疏勒”二字。

他轻轻叩门,而后推开,侧身对王曜道:

“王郎君,请。”

王曜迈步踏入雅阁。

室内暖香袭人,陈设华丽,地上铺着厚软的罽宾地毯,四壁悬挂着精美的波斯挂毯,角落铜兽香炉吐出袅袅青烟。

临窗设有一张宽大的胡床,其上铺设锦垫。

当中一张嵌贝紫檀食案,案上已摆满各色西域珍馐:

烤得金黄的羔羊肋排、盛在银盘中的抓饭、淋着蜜汁的果仁油馕、晶莹剔透的葡萄浆,还有一壶想必是价值不菲的琥珀色三勒浆。

而他的目光,瞬间便锁定了案旁坐着的三人。

帕沙坐在下首,穿着一件略显拘谨的簇新胡袍,双手有些不自在地放在膝上,脸上带着惯有的、面对贵人时的谦卑笑容,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与忐忑。

阿伊莎则紧挨着另一侧坐着,她今日竟也换上了一身水红色的撒花胡裙,发辫梳得一丝不苟,缀着崭新的珠花,脸上薄施脂粉,更显明艳照人。

而坐在主位,正侧身与阿伊莎低语的,不是董璇儿又是谁?

董璇儿今日未着官家小姐常穿的襦裙,反而是一身便于行动的杏子黄地联珠纹锦缎胡服,窄袖束腰,足蹬小靴,青丝绾成利落的回鹘髻,仅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既不失少女娇俏,又平添几分爽利英气。

她正附在阿伊莎耳边说着什么,阿伊莎听得掩口轻笑,眉眼弯弯,颊生红晕,那神情竟是全无防备,甚至带着几分亲近与投契。

这一幕,大大出乎王曜的预料。

他本以为会见到帕沙父女局促不安、备受压力的场景,岂料眼前竟是这般……融洽?甚至可以说是亲昵?

阿伊莎那毫无心机的笑容,如同冰雪中骤然绽放的花朵,却刺得王曜心头一痛,愈发觉得董璇儿手段莫测,心思深沉。

就在王曜怔忡立于门口,心绪如乱麻般绞缠之际,董璇儿似有所觉,倏然抬起头来。

她的目光越过阿伊莎的肩头,精准地捕捉到了王曜的身影。

那双秋水明眸中,瞬间掠过一丝计谋得售的粲然亮光,随即化为盈盈笑意,如同春冰乍破,暖流涌动。

她并未立刻出声,只是朝着王曜的方向,唇角微扬,勾勒出一抹了然于胸、却又刻意收敛了锋芒的温婉弧度,随即姿态优雅地放下手中把玩的夜光杯,轻轻拍了拍阿伊莎的手背,示意她看向门口。

然后,董璇儿不待王曜完全走进,便已翩然起身。

锦靴踏在柔软的地毯上,悄无声息,那杏黄色的身影却已带着一阵香风,迅捷而不失端庄地迎至王曜面前约三步之处,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标准的敛衽礼,声音清越婉转,恰似珠落玉盘:

“子卿,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