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备神色凝重起来:“正是如此。刘琦虽为荆州之主,但蔡瑁、张允手握兵权,又有许多旧臣依附,若他们真的降曹,则襄阳危矣!襄阳若失,我新野也将门户大开!”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又变得沉重起来。
刚刚因捷报而升起的喜悦,被襄阳的危机冲淡了不少。
诸葛亮沉吟道:“襄阳局势,确实危急。蔡瑁、张允,久有降曹之心。如今我军虽强,但根基未稳,若襄阳降曹,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看向诸葛亮:“孔明先生,可有良策?”
诸葛亮看向诸葛彦,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主公,襄阳之事,关系重大。需派一得力之人,前往襄阳,面见刘琦公子,晓以利害,坚定其抗曹之心,并设法稳住襄阳局势。只是……此去襄阳,凶险异常,蔡瑁、张允等人,恐不会善罢甘休。”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诸葛彦身上。
之前在江东语战群儒,大放异彩,如今襄阳危机,似乎只有这位胆识过人、智计百出的少年,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刘备也看向诸葛彦,眼中充满了期待,但也有些担忧:“思诚,你……”
诸葛彦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心中早有定计。
襄阳局势,关乎全局,他必须去。
他起身,躬身抱拳道:“主公,叔父,侄儿愿往襄阳一行,说服刘琦公子坚定抗曹,安抚荆州旧臣,稳定襄阳局势!”
“思诚!”刘备有些犹豫,“襄阳凶险,蔡瑁、张允狼子野心,你此去……”
诸葛彦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属下既然敢去,便有把握全身而退,并有把握说服刘琦公子。
“蔡瑁、张允虽奸,但荆州亦有名士,如蒯越、黄承彦等,皆是忠义之士。侄儿或可借助他们的力量,稳定局势。”
诸葛亮点了点头:“思诚所言有理。蒯异度(蒯越)素有贤名,黄公覆(黄承彦)更是亮之岳父,皆有报国之心。思诚若能得他们相助,事或可成。”
刘备见诸葛彦信心满满,且诸葛亮也表示赞同,便不再犹豫:“好!思诚,此去襄阳,便拜托你了!一定要注意安全!”
“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诸葛彦坚定地说道。
一场新的挑战,又摆在了诸葛彦面前。
前往襄阳,说服刘琦,稳定局势,这不仅关系到刘备集团的后方安全,更关系到即将到来的赤壁之战的成败。
新野城外,薄雾笼罩。
诸葛彦一身文士装扮,只带了几名亲兵,便踏上了前往襄阳的路途。
此行,他没有选择大队人马护送,而是轻车简从,一来可以掩人耳目,二来也显示了他的诚意和胆识。
襄阳城,荆州治所,历经刘表多年经营,城高墙厚,商贾云集,一派繁华景象。
然而,此刻的襄阳城内,却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街头巷尾,不时能听到人们在低声议论着曹操大军南下的消息,以及关于是否降曹的争论。
诸葛彦刚一进入襄阳城,便感受到了这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他没有直接前往州牧府拜见刘琦,而是先去拜访了一位关键人物——荆州名士,蒯越蒯异度。
蒯越,乃是荆州望族蒯氏的代表人物,刘表麾下重要谋士,素有贤名,在荆州士人中威望极高。
此人虽一度有降曹之心,但内心深处,仍有一丝对汉室的眷恋。
诸葛彦知道,要想稳住襄阳局势,必须先争取到蒯越这样的荆州名士的支持。
蒯越府邸。
门房通报后,蒯越对于诸葛彦的突然到访,颇感意外,但还是很快接见了他。
客厅内,蒯越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眼神清澈的少年,心中暗自惊讶。
他早已听闻诸葛彦的名声,知道他是诸葛亮的侄子,在博望坡之战和江东语战群儒中,都立下了奇功。
“不知诸葛小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蒯越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诸葛彦躬身行礼:“晚辈诸葛彦,拜见异度先生。晚辈此来,非为个人之事,乃是为荆州安危,为汉室存亡而来。”
蒯越眉头微皱:“哦?诸葛小先生此言何意?”
诸葛彦道:“晚辈听闻,近日襄阳城内,流言四起,主张降曹之声,甚嚣尘上。不知异度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蒯越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诸葛小先生,实不相瞒,曹操势大,席卷北方,如今又亲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荆州。刘荆州新丧,公子琦年幼懦弱,我荆州……唉,前途未卜啊。”
诸葛彦道:“异度先生,晚辈斗胆,敢问先生,降曹之后,荆州便能安然无恙吗?先生便能安享富贵吗?”
蒯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我等世食汉禄,岂能真心降曹?只是……形势比人强啊。”
诸葛彦朗声道:“异度先生此言差矣!形势比人强?非也!是先生等人,被曹操的虚张声势吓破了胆!”
蒯越脸色一变:“诸葛小先生,慎言!”
诸葛彦毫不畏惧,继续说道:“曹操虽强,但也并非不可战胜!我主刘豫州,已与江东孙权达成联盟,共抗曹贼!孙刘联军,水陆并进,何愁曹贼不破?”
“江东孙权?”蒯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真的愿意与刘备联合?”
“千真万确!”诸葛彦道,“晚辈与叔父孔明先生,亲赴江东,语战群儒,已说服孙权出兵。如今,周瑜大都督已统领江东大军,严阵以待!”
蒯越沉默了。
孙刘联合,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诸葛彦见蒯越有所动摇,继续说道:“异度先生,您乃荆州名士,德高望重。若您能挺身而出,支持刘琦公子,稳定荆州人心,共同抗曹,则荆州可保,汉室可兴!若您一味附和降曹之声,则荆州必亡,先生也将沦为千古罪人!”
“千古罪人……”蒯越喃喃自语,脸色变幻不定。
诸葛彦知道,蒯越这样的名士,最看重的便是名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