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第三十四章:江东归帆,捷报初传定人心

();

诸葛彦回过神,微微一笑:“侄儿在想,回到新野,主公和将士们,定会非常高兴。”

诸葛亮点了点头:“是啊。有了江东的联合,我军便如虎添翼。只是,曹操大军旦夕将至,我等返回新野后,还需立刻备战。”

“叔父所言极是。”诸葛彦道,“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

船只乘风破浪,向着新野的方向驶去。

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刘备集团,也即将迎来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江风送暖,归帆点点。

经过数日的航行,诸葛亮和诸葛彦乘坐的商船,终于抵达了新野码头。

码头上,刘备早已带着糜竺、孙乾、陈到等文武重臣,等候多时。

“孔明先生!思诚!你们可回来了!”刘备看到诸葛亮和诸葛彦下船,激动得快步迎了上去。

“主公!”诸葛亮和诸葛彦连忙躬身行礼。

“快,快随我回城!”刘备拉着诸葛亮和诸葛彦的手,满脸笑容,“一路辛苦,我已备下薄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多谢主公!”

众人簇拥着诸葛亮和诸葛彦,向新野城内走去。

回到县衙大堂,分宾主落座。

刘备迫不及待地问道:“孔明,思诚,江东之行,结果如何?孙权可愿与我联合抗曹?”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大喜!孙权已被我等说服,决心联合我军,共抗曹贼!他已任命周瑜为大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统领江东水陆大军,即刻备战!”

“太好了!”刘备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天不绝我大汉!天不绝我刘备啊!”

在座的文武诸将,也都是大喜过望,纷纷上前道贺。

大堂内,一片欢腾。之前因曹操即将南下而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诸葛彦看着众人欣喜的表情,心中也是安定了不少。

江东的联合,无疑是给刘备集团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刘备激动过后,看向诸葛彦,眼中充满了感激:“思诚,听闻你在江东朝堂之上,语战群儒,力排众议,说服了孙权和江东群臣?真是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

诸葛彦连忙躬身道:“主公谬赞。此乃叔父运筹帷幄,吴侯英明决断,侄儿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诸葛亮笑道:“主公,思诚太过谦虚了。此次江东之行,若无私侄在朝堂之上力挽狂澜,语战群儒,挫败张昭等主降派的气焰,孙权未必能如此快下定决心。思诚之功,不可没也。”

刘备哈哈大笑:“好!好!有孔明先生与思诚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跑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启禀主公!大喜!大喜啊!”

刘备一愣:“何事如此惊慌?慢慢说。”

亲兵喘了口气,朗声道:“启禀主公!徐庶先生派人送捷报回来了!云长将军、翼德将军、魏延将军,在徐庶先生的辅佐下,已成功平定荆南四郡!”

“什么?!”刘备霍然起身,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你再说一遍!”

亲兵大声道:“云长将军、翼德将军、魏延将军,已攻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四郡太守皆已投降!捷报在此!”

说着,亲兵将一份捷报呈了上来。

刘备颤抖着双手,接过捷报,匆匆浏览一遍,激动得手舞足蹈:“好!好!好啊!元直!云长!翼德!文长!你们真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荆南四郡的平定,意味着刘备集团终于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实力大增!

“快!快宣徐庶先生派来的使者进见!”刘备大声下令。

片刻之后,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走进了大堂。

“小人参见主公!”使者跪倒在地。

“免礼!”刘备扶起使者,“元直先生和诸位将军,现在何处?情况如何?可有伤亡?”

使者道:“回主公,徐庶先生与诸位将军,已率大军进驻长沙,安抚四郡百姓。此次征战,我军大获全胜,几乎未遇强敌。

“只是……在攻打长沙时,遇到长沙太守韩玄麾下老将黄忠奋力抵抗,我军虽最终攻克长沙,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黄忠?”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可是那位弓马娴熟,有百步穿杨之称的老将黄忠?”

使者道:“正是!此人身手不凡,忠勇可嘉。云长将军爱才,已将其劝降。徐庶先生特命小人禀报主公,黄忠乃大将之才,恳请主公予以重用!”

“好!好!好!”刘备连说三个好字,“黄忠老将,威名远播,能归降我军,实乃我军之福!待元直他们回来,我定要亲自向黄忠将军赔罪,为其接风洗尘!”

诸葛亮也点头道:“黄忠乃世之良将,若能为我军所用,如虎添翼。主公当善用之。”

诸葛彦心中也是一喜。

黄忠的加入,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刘备集团的武将实力。

这位五虎上将之一的老将,终于提前归入了刘备麾下。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新野县衙大堂内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联合江东,平定荆南,招降黄忠……

刘备集团,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诸葛彦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安。

他想起了之前在江东时,听到的一些关于荆州内部不稳的传闻。

“主公,”诸葛彦开口道,“荆南四郡虽定,但襄阳方面,情况如何?”

刘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叹了口气:“唉,说起襄阳,却是有些头疼。刘表病逝后,刘琦公子虽在襄阳继位,但他性格懦弱,威信不足。我军平定荆南四郡,虽壮大了实力,却也引起了一些刘表旧臣的不满。”

糜竺接口道:“是啊,主公。据襄阳传来的消息,以蔡瑁、张允为首的一些刘表旧臣,见曹操势大,又对我军占据荆南四郡心存不满,正暗中散布流言,蛊惑人心,主张降曹的论调,又开始在襄阳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