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卧龙岗剧透三国 第十八章:十万先锋,夏侯惇兵指新野

();

亲兵的这一声呼喊,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庆功宴的喜庆氛围中,瞬间让帐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刘备脸上的笑容僵住,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放下酒杯,沉声道:“呈上来!”

一名神色慌张的斥候疾步走入帐内,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火漆密函:“主公,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已出宛城,号称先锋,兵锋直指新野!”

“什么?!”刘备接过密函,手指颤抖地撕开,迅速浏览。

帐内众人,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皆是脸色剧变,刚刚平定荆州内乱的喜悦荡然无存。

“十万大军……夏侯惇……”刘备喃喃自语,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夏侯惇乃曹操麾下名将,勇猛善战,此次亲率十万先锋南下,显然是曹操大举入侵荆州的前兆。

“曹操贼子,果然来得好快!”张飞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大哥,怕他作甚!待俺老张率军前去,定叫那夏侯惇有来无回!”

关羽也眉头紧锁,丹凤眼寒光闪烁:“夏侯惇虽勇,然我军新胜,士气正旺,当可一战!”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关张般乐观。

之前随刘备入荆州的一些老臣,如从事陈矫,便面露忧色,出列道:“主公,夏侯惇十万大军,势不可挡。我军虽收复江陵,掌控荆南,但根基未稳,兵力不过五万余,且多为新附之众,恐难抵夏侯惇锋芒。新野城小墙薄,无险可守,不如……”

“不如怎样?”刘备沉声问道。

陈矫咬了咬牙,道:“不如放弃新野、樊城,将兵马一分为二。一部由主公率领,退往江陵,依托江陵坚城及荆南四郡为根基;

一部由云长将军辅佐刘琦公子,退守襄阳、江夏、夏口,凭借汉水天险布防。待曹操大军疲乏,再图后举。”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不可!”张飞立刻反驳,“陈从事此言,何其怯也!未战先退,岂不令荆州将士心寒,令刘琦公子失望?我等还有何面目言复兴汉室!”

陈矫却坚持道:“三将军息怒!某非怯战,实乃为大局着想!以卵击石,智者不为!保存实力,方能徐图将来!”

“你……”张飞怒目圆睁,就要发作。

“三弟,稍安勿躁!”刘备喝止了张飞,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诸位,此事关系重大,且听大家意见。”

一时间,帐内分为两派。

以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为主,力主坚守新野,迎击夏侯惇,挫其锐气;

而以陈矫等部分文臣及一些新降的荆州本地将领,则大多倾向于暂避锋芒,退保江陵或襄阳。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刘备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诸葛亮身上,带着询问:“孔明先生,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一直沉默不语,此刻见刘备询问,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诸位所言,皆有道理。

“然,亮以为,夏侯惇此来,名为先锋,实则带有试探之意。曹操虽势大,但荆州初定,我军与刘琦公子已结盟,若不战而退,不仅会使新野、樊城百姓流离失所。

“更会动摇荆州人心,令刘琦公子孤立无援,曹操则可长驱直入。届时,江陵、襄阳亦未必能守。”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因此,新野,必须守!此战,必须战!”

“可是,军师,”一名荆州降将忧心忡忡地说道,“夏侯惇十万大军,我军在新野仅有万余兵马,如何能守?”

诸葛亮微微一笑:“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夏侯惇虽勇,却有勇无谋,且骄横轻敌。我等只需运筹得当,未必没有胜算。”

刘备精神一振:“先生有何良策?”

诸葛亮正要开口,却见诸葛彦也站了出来,对刘备躬身道:“主公,属下斗胆,想先补充几句。”

刘备见是诸葛彦,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点头道:“思诚请讲。”

诸葛彦朗声道:“方才陈从事与诸位将军所言,皆考虑了兵力多寡与地利因素,却忽略了此战的关键意义。

“此战,不仅是为了守住新野,更是为了向荆州乃至天下人证明,我大汉仍有忠臣义士,仍有抵抗曹操之力!

“主公若能在此战中击败夏侯惇,便可极大提振荆州军民的士气,坚定刘琦公子抵抗曹操的决心,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投奔。

“此乃**与军事之双重胜利,意义非凡,绝不可轻言放弃!”

这番话,高屋建瓴,点明了此战的深层意义,让原本主退的陈矫等人也不禁陷入沉思。

刘备更是听得热血沸腾,猛地一拍大腿:“思诚所言极是!我意已决,坚守新野,迎战夏侯惇!

“我要让曹操知道,我刘备,汉贼不两立!

“我要让天下人知道,大汉,未亡!”

刘备的决心,感染了帐内众人。

陈矫等人见主公意志坚决,且诸葛彦、诸葛亮分析得有理有据,也不再坚持退避之议。

“好!主公圣明!”诸葛亮抚掌赞道,“既然主公决意一战,亮便献一计,可破夏侯惇十万大军!”

众人目光齐聚诸葛亮,屏息以待。

诸葛亮缓缓道:“新野城东有一地,名曰博望坡。此地左有豫山,右有安林,两山之间,道路狭窄,草木丛生,正是设伏歼敌的绝佳之地!亮之计,便是火烧博望坡!”

“火烧博望坡?”刘备眼睛一亮。

“正是!”诸葛亮点头道,“我军可先遣少量兵马,前往诱敌,佯装不敌,退往博望坡。

“夏侯惇骄横,必率军追击。待其进入博望坡狭窄山道,我军伏兵四起,纵火焚烧,再以精兵截击其首尾,必能大破敌军!”

此计一出,帐内众人皆是惊叹不已。关羽抚须颔首:“此计甚妙!夏侯惇若入此绝地,插翅难飞!”张飞也咧嘴笑道:“好计策!一把火烧死这帮狗贼!”

刘备更是大喜过望:“先生此计,真乃神来之笔!有先生在,何愁曹贼不破!”

诸葛亮却道:“此计虽妙,然实施起来,却非易事。我军在新野兵力单薄,粮草军械皆需筹备,将士需动员,火攻之物需准备,埋伏地点需勘察……时间紧迫,需立刻行动!”

刘备站起身,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破敌在此一举!所有事宜,皆听孔明先生调度!谁敢有误,军法从事!”

“遵命!”帐内众人齐声应道,士气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