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龙虎山三巨头,吓蒙无根生 第119章 一念之间定人生死

();

整个世界,安静了下来。

张玄景缓缓放下了并起的剑指,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仿佛对他来说,刚才那番惊天动地的御剑术,真的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他转过身,目光越过呆滞的林九,落在了刚刚赶到的秋生和文才身上。

被他的目光看到,秋生和文才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瞬间回过神来。

“小……小师叔!”秋生反应最快,他拉着还在发呆的文才,噗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这一次,不是因为师父的命令,也不是因为礼数。

而是发自内心的,最纯粹的,对神明般的伟力的敬畏和臣服。

“茅山弟子秋生(文才),见过小师兄!”

两人的声音,都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和激动。

张玄景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没什么表情。他只是觉得,这两个凡人的情绪波动,很有意思。从一开始的焦急,到看到自己时的震惊,再到现在的敬畏。

这些情绪,就像一本摊开的书,被他清晰地“阅读”着。

他没有让他们起来,只是将目光,重新移回到了林九的身上。

林九这时也终于缓过神来,他挣扎着,想要站起来行礼。

“不必多礼。”张玄景开口了,声音依旧平淡,“你的伤,如何了?”

“多……多谢小师兄赐药,已……已经无碍了。”林九连忙回答,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他能感觉到,自己体内的伤势,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恢复着。小师兄给的那颗丹药,绝对是生死人、肉白骨的仙丹!

这份恩情,比天还大!

林九心中百感交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道谢?太轻了。

跪拜?又怕唐突了这位真神。

就在这尴尬的沉默中,一个带着哭腔的,谄媚到极点的声音,从山脚下传了过来。

“神仙!神仙在上!小人曹金山,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神仙,罪该万死!求神仙饶命,求神仙饶命啊!”

只见曹金山和他那个副官,正手脚并用地,连滚带爬地,朝着山坡上爬来。

那样子,哪里还有半点一镇司令的威风,简直比路边的乞丐还要狼狈。

曹金山和他那副官,是真的吓破了胆。

如果说,之前看到张玄景一指点杀僵尸王,他们感受到的是神迹般的震撼和恐惧。

那么,刚才那场双剑齐出,如割草般清理几十具僵尸的场面,则彻底摧毁了他们作为“人”的最后一点尊严和侥幸。

那已经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力量范畴了。

在那种力量面前,他们引以为傲的军队和枪炮,就是个笑话。

曹金山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而想要活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得眼前这位“神仙”的原谅。

他连滚带爬地冲到张玄景面前,也顾不上满身的泥土和污血,噗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

然后,开始疯狂地磕头。

“砰!砰!砰!”

他的额头,一下又一下地,用力地撞在地上那些坚硬的碎石上。没几下,就已经血肉模糊。

但他好像感觉不到疼痛,依旧像捣蒜一样,拼命地磕着。

“神仙饶命!小人有眼无珠,小人是畜生,小人被猪油蒙了心,才敢冲撞神仙您老人家!”

“求神仙看在小人也是无心之失的份上,饶了小人这条狗命吧!”

“小人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这座破山,不,这座宝山里的东西,小人一个子儿都不要了!全都孝敬给神仙您!只求您大人有大量,把小人当个屁,给放了吧!”

他一边磕头,一边语无伦次地哭喊求饶。

他那个副官,更是吓得瘫软在他身后,连磕头都不利索了,只是一个劲地哆嗦,嘴里重复着:“神仙饶命……神仙饶命……”

这番变故,让林九师徒三人都愣住了。

秋生和文才,看着刚才还不可一世,拿枪指着他们师父,嚣张到没边的曹司令,现在跟条狗一样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心里只觉得一阵说不出的解气和荒诞。

这就是凡人的权势吗?

在真正的力量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林九的表情则有些复杂。

他恨曹金山。如果不是这个兵痞利欲熏心,根本不会有今天这场灾祸,自己也不会差点丢了性命。

可看着他现在这副凄惨的样子,林九的心里,又生不出太多的快意。

他只是一个道士,降妖除魔是本分,但审判凡人,却不是他的职责。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张玄景的身上。

曹金山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张玄景看着跪在地上,磕得头破血流的曹金山,眼神里依旧没有半点波澜。

他正在“感受”。

感受这个凡人身上,那种由极度贪婪,瞬间转变为极度恐惧的情绪。

感受他为了活命,可以抛弃一切尊严的“求生欲”。

这些,都是红尘的一部分,是他需要渡的“劫”。

他能理解曹金山为什么会恐惧,为什么会求饶。就像他能理解,一棵树为什么会向着太阳生长,一条河为什么会向着低处流淌。

这都是“本能”。

但他无法感同身受。

曹金山的生死,对他来说,真的和踩死一只蚂蚁,没有任何区别。

杀,或者不杀,都不能让他的内心,产生一丝一毫的涟漪。

他想起了师父的话。

“玄景,你的道,太高,太纯,离‘人’太远了。你要下山去,去感受,去经历,去找回你的‘人性’。什么时候,你能为了一件与你修行无关的小事,而生出喜怒哀乐,你的‘劫’,才算真正开始。”

与修行无关的小事……

眼前这,算吗?

一个凡人的生死,算小事吗?

张玄景的目光,从曹金山身上移开,落在了林九的身上。

他看到,林九的眼神里,有愤怒,有不忍,有犹豫。

很复杂的情绪。

这才是“人”该有的情绪。

张玄景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决定。

一个或许能让他更好地“观察”和“感受”的决定。

他看着还在拼命磕头的曹金山,终于开口了。

“你的命,我不要。”

他的声音,平淡如水。

曹金山闻言,磕头的动作猛地一停,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

“谢神仙!谢神仙不杀之恩!神仙您真是大慈大悲,活菩萨啊!”

他又要磕头,却被张玄景的下一句话,给打断了。

“但是,”张玄景的目光,转向了林九,“你的命,由他来决定。”

“啊?”

曹金山愣住了。

林九也愣住了。

秋生和文才,同样愣住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张玄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竟然,把这个生杀大权,交给了林九?

曹金山的脸色,“刷”的一下,又白了。

他惊恐地看向林九。

早上,他可是拿枪指着这个道士,还骂他牛鼻子,要绑了他。现在,自己的命,竟然落到了这个道士的手里?

完了!这下死定了!

曹金山的心,瞬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他连滚带爬地,又转向林九,开始磕头。

“林道长!林神仙!我有眼不识泰山!我不是人!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我这种小人一般见识啊!”

“早上是我不对,是我**!我给您赔罪了!您要打要骂,都行!只要您能饶我一命,我……我给您建庙!给您塑金身!”

林九看着跪在自己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曹金山,整个人都懵了。

他下意识地看向张玄景,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

“小师兄,这……这使不得啊……”

他怎么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手握兵权的保安团司令。

杀了他,会引来天大的麻烦。

不杀他,又觉得对不起今天死的那些人,对不起差点被他害死的全镇百姓。

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个烫手的山芋,就这么被张玄景,轻描淡写地,扔到了他的手上。

张玄景看着一脸为难的林九,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只是在观察。

观察林九,在面对“权力”和“抉择”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这,或许也是林九的“劫”的一部分。

“你的职责,是降妖除魔。”张玄景淡淡地说道,“但有时候,比妖魔更可怕的,是人心。”

“如何处置这颗‘人心’,你自己看着办。”

说完,他便不再言语,转身走到了山坡边,负手而立,眺望着远处的风景。

仿佛这里的一切,都与他再无关系。

只留下林九,和跪在他面前,生死悬于一线的曹金山。

以及旁边两个,大气都不敢喘的徒弟。

整个西山,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西山的风,带着一丝血腥气,吹过山岗。

林九站在那里,只觉得手脚冰凉。

他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把头磕得像个烂西瓜一样的曹金山,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杀,还是不杀?

这个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从本心来讲,他恨不得一剑劈了曹金山这个**。

如果不是他贪得无厌,执意要挖开古墓,怎么会放出那头僵尸王?如果不是他,那些跟着他来的士兵,怎么会惨死在这里?如果不是他,自己又怎么会差点命丧黄泉?

于情于理,曹金山都死有余辜。

可是……

林九又看了看远处那个青色的背影。

小师兄把这个决定权交给了自己。

这是信任?还是考验?

林九心里没底。

他是一个茅山道士,修的是斩妖除魔,卫道安民。他的剑,是对着鬼怪僵尸的,不是对着活人的。

更何况,曹金山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军阀,手底下还有几百号人枪。

今天杀了他,明天他的部下会不会来屠了整个甘田镇报仇?

到时候,自己是救了人,还是害了更多的人?

林九的心,乱了。

他发现,对付一头凶猛的僵尸王,似乎都比做这个决定要简单。

因为僵尸是纯粹的恶,杀了便是。

而人,是复杂的。

“师父……”秋生看出了林九的为难,小声地提醒了一句,“要不……就让他滚蛋算了?反正他也吓破了胆,以后肯定不敢再来咱们镇子了。”

秋生的想法很简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跟一个军阀结下死仇,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

文才也在一旁拼命点头:“是啊是啊,师父,杀人……杀人是犯法的啊……”

两个徒弟的话,让林九的内心更加动摇。

是啊,自己只是个道士,不是官府,更不是刽子手。凭什么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曹金山也听到了秋生的话,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磕头磕得更起劲了。

“对对对!两位小道长说得对!我滚!我马上滚!我发誓,这辈子,下辈子,都再也不踏进甘田镇半步!我要是违背誓言,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指天画地,赌咒发誓,样子要多诚恳有多诚恳。

林九看着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他不是圣人,做不到以德报怨。但他也不能因为一己之私,将整个镇子的安危,都押上去。

“你走吧。”林九的声音,有些沙哑和疲惫。

曹金山听到这三个字,如蒙大赦,整个人都瘫软了下去,随即又爆发出巨大的狂喜。

“谢林道长不杀之恩!谢林道长!您的大恩大德,我曹金山永世不忘!”

他又要磕头,林九却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别谢我。你该谢的,是我这位小师兄。”林九的目光,看向了张玄景,“还有,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如果再让我看到你在甘田镇附近为非作歹,下一次,就没这么好运了。”

“是是是!我记住了!我一定记住!”曹金山点头如捣蒜,然后手脚并用地爬起来,拉着他那个已经吓傻了的副官,连滚带爬地就往山下跑。

那速度,比兔子还快,生怕林九会反悔。

看着两人狼狈逃窜的背影,秋生松了一口气。

“师父,这样最好。省得麻烦。”

林九却摇了摇头,脸上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知道,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曹金山这种人,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天能跪地求饶,明天就能翻脸不认人。

但他别无选择。

这或许,就是小师兄口中,比妖魔更可怕的“人心”吧。

他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到了张玄景的身后,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

“小师兄,林九……给您丢脸了。”

他觉得自己刚才那番犹豫不决的样子,一定让这位杀伐果断的小师兄看轻了。

张玄景缓缓转过身。

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

“你没有丢脸。”他淡淡地说道,“你只是做了你认为对的选择。”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你选择放他,是为了一镇百姓的安宁,这是你的‘道’。”

“若是我,选择杀他,是因为他扰乱了此地秩序,该死。这也是我的‘道’。”

“道不同而已,无分高下。”

张玄景的这番话,说得云淡风轻,听在林九耳朵里,却不亚于暮鼓晨钟。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道不同,无分高下……

是啊,自己为什么总要用自己的标准,去揣度这位小师兄的想法呢?

他有他的行事准则,自己有自己的坚守。

或许,这才是修行的真意。不是去模仿谁,而是找到自己的“道”,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林九的心结,在这一刻,仿佛被解开了一些。

他看着张玄景,眼神中的敬畏没变,但那份深入骨髓的恐惧,却悄然淡去了几分,多了一丝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尊敬。

“多谢小师兄指点!”林九再一次,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次,他拜的,不仅是救命之恩,更是解惑之恩。

张玄景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他的谢意。

他的目光,扫过这片狼藉的山坡,和那些倒在地上的士兵尸体。

“这里,需要处理一下。”他说道。

林九立刻会意:“是。这些士兵,虽然助纣为虐,但罪不至死。我想将他们好生安葬。只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恐怕已经中了尸毒。”

他刚才看得分明,有几个士兵是被僵尸咬伤后,才被后续的剑光杀死的。虽然人死了,但尸毒还在体内,若不处理,恐怕会再次尸变。

“无妨。”

张玄景说着,并起剑指,对着那些士兵的尸体,凌空虚点了几下。

几道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金色电弧,从他的指尖弹出,精准地落在了每一具尸体之上。

“滋……”

一阵轻微的声响过后,林九便看到,那些尸体身上,都冒出了一缕缕极淡的黑气,然后在阳光下,消散无踪。

只是这几下,便将所有尸体内的尸毒,都净化得一干二净。

又是一手神乎其技的手段。

林九师徒三人,已经麻木了。

“好了。”张玄景收回手,“剩下的,交给你了。”

“是!”林九连忙应道,“我这就带徒弟们处理,绝不会惊扰到镇上百姓。”

他看了一眼满地的狼藉,对秋生和文才吩咐道:“你们两个,先去找些工具来。把这些兵大哥的尸体,都抬到那边那片空地去,挖个大坑,集体安葬了。再立个碑,让他们也能安息。”

“是,师父!”秋生和文才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山下跑去。

看着两个徒弟的背影,林九的心情,总算是平复了一些。

不管怎么说,这场天大的灾祸,总算是过去了。

甘田镇,保住了。

回到伏羲堂,天已经完全黑了。

镇子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街道上空无一人。

显然,白天的骚乱和枪声,让镇上的居民们,都吓得不轻。

“文才,去做饭。秋生,去烧水。”林九有条不紊地吩咐道。

“是,师父。”两个徒弟应了一声,各自忙活去了。

林九则恭恭敬敬地,将张玄景请到了堂屋的主位上,亲自为他沏上了一壶新茶。

“小师兄,今天……真是多谢您了。”林九端着茶杯,双手奉上,言辞恳切。

这份恩情,已经重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救命之恩,传道之恩,还有……拯救了整个甘田镇的恩情。

张玄景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我说了,这是你的‘劫’,也是我的‘劫’。”他淡淡地说道。

林九知道,小师兄这是不想让他把恩情挂在嘴上。

他心中感激,但也没有再多说。

他只是在旁边坐下,犹豫了许久,终于还是鼓起勇气,问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困惑。

“小师兄,林九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请教。”

“说。”

“您所说的‘道’,阴阳转化,逆转平衡……这些,我茅山典籍中,从未有过记载。”林九的语气,充满了求知的渴望,“我一直以为,修道,便是斩妖除魔,积累功德,最终得道飞升。可今天见了您的手段,我才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浅薄。”

“我想问,真正的‘道’,到底是什么?龙虎山的‘道’,又是什么?”

他问出了这个,困扰了他一下午的问题。

张玄景放下茶杯,抬眼看着他。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但林九却感觉,自己像是被看透了一样。

“道,是什么?”张玄景重复了一遍他的问题,却没有直接回答。

他反问道:“你觉得,什么是红尘?”

“红尘?”林九一愣,没想到他会问这个。

他想了想,回答道:“红尘,便是这凡俗世界,是七情六欲,是生老病死,是功名利禄……”

“对修道之人来说,红尘,是束缚,是阻碍,是需要勘破,需要跳出的樊笼。”

这是道门中最普遍的看法。

张玄景听完,摇了摇头。

“你说的,没错。”

“但也不全对。”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外面寂静的街道,和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

“你说的红尘,是山下人的红尘。”

“而我的红尘,是山里人的红尘。”

“我的师父,老天师,他告诉我,我天生亲近大道,离‘天’太近,离‘人’太远。我的道,是无情之道,是天道。这样的道,走得再高,也只是‘神’,而不是‘人’。”

“所以,他让我下山,来渡我的‘劫’。”

“这个‘劫’,不是妖魔鬼怪,不是生死难关。”

“而是,去感受你们山下人的红尘。去感受你们的喜怒哀乐,你们的爱恨情仇,你们的贪嗔痴念。”

“去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为了黄金,而甘愿赴死。为什么一个人,会为了责任,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为什么一个人,在面对抉择时,会犹豫,会痛苦。”

张玄景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但听在林九耳中,却让他心神剧震。

他终于明白了。

小师兄下山,不是游历,不是显圣。

他是在……学着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