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靖康:我的弓箭爆射金兵 第55章 你是君子吗?

汪知县被他这么一瞪,吓得“扑通”一声跌坐在椅子上,声音发颤:“罗、罗公子误会了!”

“误会?”

罗毅冷笑一声,“那你现场给我编编看,我到底误会了什么?”

“都说‘官字两张口’,天底下最会颠倒黑白的就是你们这些当官的,我倒要听听你怎么把黑的说成白的。”

汪知县咽了咽口水,苦着脸道:“我们……我们也是被逼无奈啊!”

“小儿被那些金人掳走,至今下落不明,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不管吧?”

“所以你们就想拿我的人头去换你儿子?”

“不不不!”汪知县急忙摆手解释。

“我们绝没有伤害您的意思,只是想请您跟我们走一趟金国。”

“哦?”

罗毅之前只听到他们谈话的后半段,这时不禁愣了一下。

“去金国?什么意思?”

汪知县瞅了他一眼,脸上露出几分犹豫。

罗毅已经等得有点急了,再加上门外早就挤满了扮成家丁的士兵。

只不过碍于两位大人都在罗毅手里,他们不敢随便动手,可罗毅想脱身也同样不容易。

这会儿,王家这宅子早被四五百名官兵围了个严严实实。

阳谷县城里不少人都被惊醒了,远远望着这座灯火通明、人声嘈杂的院子。

被团团围住的罗毅,一手用工兵铲紧紧抵住王滨的脖子,逼退那些想靠近的官兵。

另一只手还把电棍按得“啪啪”直响,电光闪烁。

“汪知县,你是不是还想再尝尝这电棍的滋味?”

汪知县当然不想。他立马就全交代了,把金兵和他们之间的那点勾当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说完,他还补充了自己的推测:“依本官看,很可能是因为你在张家村搞出来的那些叫‘水泥’的东西引起了金人注意,他们才会对你下手。”

“所以你们俩就这么投降了?”

罗毅冷笑一声,“是打算趁这机会跟金人合作,等他们南下的时候,第一个开城投降是吧?”

汪知县一脸苦涩,无奈地说:“我们也不过是想活命罢了。”

“如今整个大宋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听说九皇子都准备动身南下了。连他们赵家人自己都不打算抵抗金人,我们又何必硬撑呢?”

罗毅一时接不上话,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问:“你之前说,有金人的使者来找过你们?”

“是。”

“那使者现在人在哪儿?”

汪知县低头琢磨了一会儿才开口:“他们一共来了两个人,眼下就住在县衙对面的客栈里。”

“胆子倒是不小啊。”

罗毅冷笑一声:“走,带我去会会那两位所谓的金国使者。”

“罗公子,您这样直接过去,万一被他们看见,他们肯定立马就逃了。到时候……我儿子的命可就保不住了啊!”

汪知县一脸凄苦地哀求:“罗公子,我是真不能跟您去啊!”

“虽说眼下这一局是您占了上风,可外面毕竟围着几百号士兵,您就算杀了我们也插翅难飞。”

“不如咱们各退一步,我让他们放您离开,往后的事,咱们再各凭本事,您看如何?”

“还想给我下套?”

罗毅不屑地撇了撇嘴:“现在你们俩在我手里,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可我要是踏出这个门,你立马就会让那群士兵一拥而上,把我捆成粽子送给金人吧?”

“罗公子放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本官绝不食言。”

“啧啧,你是君子吗?”

罗毅忍不住笑了,“用那么下作的手段骗我过来,还好意思自称君子?你这脸皮可真够厚的。”

汪知县好歹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被罗毅这样的年轻后生当面嘲讽,饶是他脸皮再厚也不由得老脸一红。

嘴里嘟囔了几句方言,也不知是在骂人还是在感慨。

“嘿,汪知县,我这倒有个主意。”

罗毅盯着他说道:“你作为我的人质,送我出城怎么样?我保证一到城外,立马放你回来。”

汪知县眼珠转了转,摇头回答:“罗公子这提议听着是可行,对咱们双方也都有好处。”

“可您不知道,这些兵都是王团练使自己招募训练的,他们眼里只有王团练使,哪会把我这个知县放在眼里?”

“您要是拿我当人质,他们根本不会顾忌的。”

罗毅笑了,“你的意思是,我得用这位王团练使做人质?”

汪知县赶紧点头:“只有王团练使才能让那帮军汉投鼠忌器,不敢乱动。”

“嗯,有道理。”

罗毅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头,“可王团练使这身板也太壮了,现在还昏着,我怕是拖不动他。”

“要不……还是劳烦你送我出城?”

“别别别!”

汪知县急忙说道,“罗公子若不方便,本官可以叫人准备一辆马车,您看行不行?”

罗毅赞同地点了点头,“嗯,还是汪知县考虑得周到。”

见罗毅终于同意用王滨作人质,汪知县赶紧朝外面高声喊道:“外面的人听着,快去弄辆马车来。”

显然,外面的士兵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只认王滨一个人。

汪知县一声令下,很快就有一名军卒驾着马车进了院子。

“来,汪知县,搭把手帮个忙!”

罗毅一边拉起王滨,另一只手握紧兵工铲,铲刃就抵在汪知县的脖子上。

两人一左一右把王滨夹在中间,一步一步慢慢挪出了书房。

院子里早就挤满了军卒,个个冷眼瞪着罗毅,气氛凝重。

他们忙活了一整夜,布下天罗地网,谁知连罗毅的影子都没见着。

人家就这么轻轻松松闯进书房,直接把两位长官给绑了。

“都给我退开!”罗毅还没说话,汪知县倒是抢先喊出了声。

也难怪,那冰凉的兵工铲就架在他脖子上,他是真怕哪个兵一时冲动,想冲上来救人。

救成了还好,万一失手,第一个送命的可就是他啊!

汪知县是真想活下去,虽说年近六十,可他觉得自己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

被他这么一喝,士兵们只好慢慢后退,让出了一条路,直通院外的马车。

罗毅微微一笑,让汪知县帮忙,一起把王滨扶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