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鸦雀无声,大家听了幸儿所言都陷入了彻底的寂静,全都圆睁着眼睛注视着幸儿。
丁修尤其感到无比惊奇。
你可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打算出声拦住幸儿,讲点什么。
可幸儿压根不给他说话的空隙。
就看幸儿的唇角动了动,面容上浮现出一抹强硬的笑意,紧盯着对面的文心。
出声道:“你接不接受?”
“实在太让人不敢相信了,这出手简直是石破天惊。”
“没错,这番较量丁修折损严重,而文心大贤却毫发无伤,可这个要求也太过了。”
“是啊。文心是君级的大贤,在兵家内部的身份不低,她还是兵家巨子的千金啊。”
…
人群中议论四起,都感觉这做法实在太张狂了。
幸儿闻言,对方竟然是兵家巨子的女儿?
刹那间她的脸上笑意更浓了。
务必要拿下,这样一来,墨家、兵家,再加上眼下已然分崩离析的农家,就全都归相公所有了。
东边的文化格局变动剧烈,依照相公的部署,实现文化的整合指日可待。
这对相公在文化层面的布局大有裨益。
丁修听到这些,也对文心的背景略感惊讶,他望向文心,只见文心满怀信心地回看幸儿。
明显压根没把幸儿的提议当一回事。
对自己的能耐就这么有把握吗?
出声问道:“是文心大贤没错吧?”
“本帝主奉劝你最好别同意。”丁修很诚恳地劝说。
“哈哈!”旁边的宣昭王听罢,立刻得意地纵声大笑。
望向丁修。
轻蔑地说:“帝主,难道你认为你们一行人赢得了文心大贤吗?”
“你是否清楚文心的来历?”宣昭王笑了一声,说道:“文心可是六子之一。”
“这世上能击败她的人屈指可数。”
宣昭王说着,话里话外都带着十足的笑意,继续道:“她身后的背景多强?掌握着兵家近半的实力。”
“而且是六子里面最厉害的一位,也是最末尾才受封的。”
“十年之前,战事将近结束时,年仅十二的文心凭借她出色的指挥,取得了一场空前的大捷。”
“促使了战事的提前终结,造就了现今的格局。”宣昭王言谈间愈发激动。
接着说:“只是因为她为人不张扬,因此知晓她的人不多罢了。”
“就算是萧天王在面对她时,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能赢。”
讲到这里,宣昭王斜视了萧天王,只见萧天王的面色相当阴沉。
接着又望向丁修和一脸笃定的幸儿道:“你们居然还敢开条件?”
“如果不提条件,众人还能讲,你们是顾及兵家的情面,有意相让的,彼此都好看。”
“可现在开了条件…哈哈!”宣昭王笑个不停,道:“你们要是败了该怎么找台阶?”
“况且还是这么个条件。”宣昭王越讲越来劲,满是讥讽的意味。
“没料到文心大贤居然还有如此背景。”
“实在叫人不敢相信。”
“可不是嘛。”
…
大家听了,交头接耳,也都用奇异的目光看着丁修。
“本王建议你们不如干脆认负,这样对各方都好交代。”宣昭王听见大伙的议论,又一次笑出声来。
“是极是极。”旁人也都连连附和。
丁修瞧着沾沾自喜的宣昭王,微微一笑,这又不是宣昭王的能力,讲得倒好像他自己天下无双似的。
斜了眼萧天王,很明显萧天王也正十分戒备地注视着文心。
再看了眼幸儿,只见幸儿毫无惧色,神情笃定地望着文心。
文心的实力越是高强,幸儿就越是来劲。
丁修感到很无奈。
要是没料错,幸儿打算让那个人出手了。
望向文心,又一次诚恳相劝:“身为六子之一,文心大贤,本帝主还是劝你别同意?”
“哈哈!”他话一说完,大殿上立刻爆发出一片讥笑之声。
“呵呵!”文心瞧着丁修,神色显得非常不快。
觉得丁修这话简直是在羞辱她。
可她脸上依然带着笑,说道:“帝主,事已至此,你的这番劝告听起来更像是在折辱妾身。”
“我…”丁修一时语塞。
幸儿浅浅一笑,斜了丁修一眼,说:“相公,你这番好意被人当成歹意了。”
“呃…”丁修晃了晃脑袋。
只见幸儿望向文心,出声问:“这么说你是应下了?”
“当然。”文心笃定地回答,同时扫视了周围。
说道:“此地有这么多人作证,又是在你们周天的宫殿里。”
“若是我说话不算数,你们大可以把我扣留下来。”
文心盯着幸儿,接着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我也期望你们能信守承诺。”
“没错,这儿毕竟是周天的皇宫,要是他们不认账,文心大贤岂不是吃大亏了?”
“说的是啊,说的是啊。”
“非常有可能发生。”
…
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
“哼!”幸儿听了,面色一冷地看着文心,出声道:“我们当然不会。”
“是这样吗?”文心显然还是不信。
目光投向萧沉舟。
萧沉舟察觉到她的视线,微微一笑,道:“不会的。”
在萧沉舟话音刚落,她又转头望向萧覆舟,只见萧覆舟脸上没什么神情。
眼下局势尚不明朗,他不太想允诺。
可事情发展到这地步,也只好应下,道:“不会。”
“那帝主您呢?”文心平静地注视着丁修,含笑问道。
丁修见文心望过来,深感无奈,只得叹气道: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