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过草地失联,我带回一个军 第31章 先封锁粮道!

();

晋省省会,晋阳市。

阎老西府邸。

此时此刻,阎老西正喝着小米粥,就着腌咸菜,静静的听着下属的回报。

阎老西其人,虽然家财万贯,实力雄厚。

但是作为一个晋西北的本地人,他的饮食却一直保留着当地的特色,并没有其他的花哨。

“报告司令,前些日子派出去的侦察兵已经回报。”

“目前咱们眼皮子底下的那一股红/军力量是属于一个叫苏远的团长麾下的。”

“最近这几个月,他们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已经从我们的边缘地带,逐渐的开始往大城镇延伸。”

“另外,之前您让调查的冯天德意外死亡的事情,也是这一支队伍做出来的。”

“他们占据了西晋镇,并把那里发展成了重要的根据地。”

“什么?是一股红/军力量,不对啊,红/军的主力不是在东边吗?怎么跑到我西北这边来了?”

听着手下的汇报,阎老西便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他有点不太相信这些情报的内容。

因为一直以来,微操大师那边给他传递的情报内容,都是让他想办法东进,一起去合围红/军主力。

结果现在这一看,人家竟然有一支部队跑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来了,自己还没发现,这问题明显有点严重了。

“报告司令,此事千真万确。”

“具体原因,属下也不清楚,那边的军民都很团结,一遇到咱们的侦察人员,他们就什么都不肯说了。”

“司令,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要派兵围剿吗?”

“这帮人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发展,早晚会威胁到咱们的地盘。”

手下副官何成林询问道。

“这个,先等一等。今日是什么日子?”

阎老西突然发问道。

“今日是丙子年农历二月底。”

何成林回答道。

“二月底,嗯,看样子这边的春耕应该快要开始了。”

阎老西计算了时间,农历二月底,正好是阳历的四月份。

也就是西北这边春耕最开始的时节,琢磨了一会儿时令季节之后。

阎老西便很快想到了一个主意。

“你去传我命令,第一件事,从现在开始,在我的地盘上,所有的粮食种子,一律不得对第十一团那边的根据地兜售。”

“一旦查到有违反规定者,杀无赦!”

“第二件事,就是想办法联系到那边的粮商什么的,尽量的从那边多购买一些粮食,到咱们的地盘上来。”

“这样一出一进,我要把他们先困死在原地再说。”

“第三件事,再给我多派点人马去给我盯着点。”

“有任何情况,抓紧时间向我汇报。”

“是,司令,我立刻就去办!”

听完阎老西的命令,何成林当即准备转身离开。

“慢着!”

阎老西紧接着又伸手将其叫住。

“司令,还有什么事情?”

何成林有些不解道。

“待会再草拟一封电报,发给校长,就跟他说,我这里出现了大批大批的红/军主力。”

“让校长尽快抓紧时间,多运一些粮草军械给我们,就说形势万急,迟则生变。”

“校长不是一直让我剿灭红/军嘛,现在机会来了,我也得好好的跟校长诉诉苦才行啊!”

不得不说,这阎老西能常年雄踞晋西北,人家的手腕还是有一点的。

最起码的,在玩心眼这一块,并不比微操大师弱多少。

眼下趁着苏远的根据地逐步扩大之际。

此人不仅仅没有考虑要动一兵一卒,反倒是先想到了要敲一敲微操大师的竹杠。

“司令,您果然高见!属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听完了阎老西的命令,何成林当下也是不由的竖起了大拇指。

确实,自己的这位长官,果然是阴损的可以,比他这个副官的水平,要强的太多了。

........

与此同时,晋西北根据地。

这天苏远还在忙着每天的情报分析工作。

这个时候,管辖侦察班的连长魏和尚便敲门进来了。

“什么事情?”

苏远一开始并未抬头,只是照例询问。

“团长,最近根据地这边好像出了一点事情。”

魏和尚直言道。

“说来听听,如果是小事,你就自己看着办,大事的话,我听听再做决定。”

“团长,最近侦察班的同志们从一些粮商和村民那里得到消息。”

“说是,这一段时间种子的买卖好像受到了不少的影响。”

“根据地很多粮商都没有种子可卖。”

“也有很多村民买不到春耕的种子。”

“哦?会有这种事情?”

苏远微微一滞,放下手中的笔,从炕上起身,走到了魏和尚的面前道:

“详细说一下具体怎么回事。”

“是,团长,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很快,魏和尚便将自己手下侦察班的队员打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苏远。

苏远觉得此事不简单,于是又让魏和尚把政委周明叫了过来。

询问了一下对方是否知道这件事情。

“知道啊,老苏,这件事情咱们不是早就解决了吗?”

“解决了?什么时候解决的?”

“你自己解决的啊!怎么?老苏?你跟我在这打哑谜是吧!”

政委周明的一席话,直接让苏远脑袋有些短路,随后便立刻询问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果然,经过政委周明的一番解释之后。

苏远这才知道,合着闹了半天,这件事还真就已经提前摆平了。

事情还要从苏远之前搞人才搜索的事情说起。

之前不是说他找了一个叫做李大本事的,负责人才选拔吗。

这件事情,说来说去,就是这位仁兄从侧面给解决掉的。

李大本事自打干起了人才管理的工作,他便先后给苏远网罗了不少人才。

其中一个人,名叫袁立本,是个从湘江那边过来的农科院技术专家。

因为兵伐混战,被迫逃离了家乡,来到了这里。

然后呢,正好就被李大本事给发现了,发现了这位仁兄之后,袁立本便在李大本事的推荐之下,成为了第十一团技术指导委员会的农学专家。

大约就在阎老西这边决定要封锁第十一军粮道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