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 第34章 人机交换技术

();

第三十四章 人机交换技术

一夜之间,整个互联网的风向变得无比诡异。

那些曾经最喧嚣的娱乐八卦论坛,此刻安静得不像话

偶尔有几个帖子飘上来,内容也是小心翼翼。

“话说,林凡老师的新专辑什么时候出啊,我准备买一百张支持一下。”

“林老师的唱功真是国内顶尖水平。”

“有没有人知道林老师喜欢什么,我想送点礼物表达一下心意。”

下面是一片和谐的附和之声。

“对对对。”

“说得好。”

“支持。”

没人敢再提昨天那些风波,仿佛集体失忆。

所有娱乐公司的老板,连夜召集公关部门开会,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林凡”这个名字,列为公司最高级别的风险词汇。

所有艺人的经纪人,也都收到了死命令。

“以后见到林凡,绕着走。不,绕着走都不行,得上去问好,态度要恭敬,要像尊敬长辈一样尊敬他。”

有不明所以的新人艺人问:“为什么啊,他跟我们不是一个赛道的吧。”

经纪人一个爆栗敲在他头上。

“你懂个屁。人家跟你玩的不是一个游戏。你还在新手村打史莱姆,人家已经能召唤神龙了。”

……

风暴的中心,林凡本人,却对外界的腥风血雨一无所知。

他正待在国家航天中心的某个核心实验室里,跟一群头发花白的老院士,围着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模型争论不休。

“不行,这个变轨角度太激进了,燃料消耗会超出预算百分之三。”

“百分之三可以接受,但能缩短五个小时的窗口期,这五个小时的价值远超那点燃料。”

“我还是觉得太冒险。”

林凡打了个哈欠,随手在旁边的光幕上敲出一串复杂的公式。

“用这个模型算一下,可以把燃料消耗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窗口期还能再缩短半小时。”

整个实验室瞬间安静下来。

几个院士凑过去,看着那串如同天书般的公式,眼睛越瞪越大。

王陈华院士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喃喃自语。

“我的妈呀,还能这么算……”

李卫国院士则直接拍了拍林凡的肩膀,眼神里全是欣赏。

“你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林凡内心毫无波澜。

你们**,有这个争论的时间,我都能把登陆舱模型重新写一遍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

刘秘书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那种熟悉的,公式化的微笑。

“林凡同志,打扰一下,有个事情需要你配合。”

林凡眼皮一抬。

“什么事。”

“上面决定,为你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或者说,一场特殊的粉丝见面会。”

林凡愣住了。

“粉丝见面会。我。”

他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自己站在台上,对着一群闪光灯,尴尬地比着心的画面。

饶了我吧。

刘秘书看出了他的抗拒,笑着解释。

“不是你想的那种。地点不在任何体育馆,在国家会议中心。到场的也不是普通粉丝,而是国内外一百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以及一些……特殊的嘉宾。”

林凡皱眉。

“到底要干什么。”

“重塑你的公众形象。”

刘秘书的表情严肃起来,

“昨晚的行动,虽然效果很好,但也带来一个问题。现在整个社会,尤其是娱乐圈,对你的认知是恐惧。这不利于你后续的情绪值收集。我们需要把这种恐惧,转化为崇拜和敬佩。”

“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发布会,向公众展示,国家为什么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你。你,到底是谁。”

三天后。

国家会议中心,主新闻发布厅。

现场座无虚席。

所有收到邀请的记者都疯了。

他们本来以为,这是一场针对网络风波的官方说明会,顶多就是通报一下处理结果。

可到了现场,他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发布会的台上,并排摆着四张名牌。

李卫国。

王陈华。

还有几个同样是国宝级的院士。

最后一个名字,才是林凡。

记者们都懵了。

这是什么阵容。

春晚的科技分会场吗。

林凡跟这几位泰山北斗坐在一起,这是什么画风。

在一片闪光灯和窃窃私语中,发布会开始了。

主持人是央视的当家一哥,他简单开场后,就把话筒交给了李卫国院士。

李卫国站起身,没有说任何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一项全新的民用科技成果。这项成果,源于林凡同志主导研发的【人机交互系统】。”

全场哗然。

记者们手里的笔都快捏断了。

【人机交互系统】。

这个只在军方和航天领域小范围流传的,传说中的技术,居然要出民用成果了。

而且,还是林凡主导的。

所有镜头,瞬间全部对准了坐在角落里,一脸平静,甚至有点走神的林凡。

林凡此刻的内心想法是。

“这椅子真硬,**疼。不知道食堂中午吃什么。”

李卫国没有理会记者们的骚动,继续说道。

“这项成果,是一款智能神经义肢。它可以让因意外或疾病导致高位截瘫的病人,通过意念,重新控制自己的身体。”

现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得说不出话来。

通过意念,控制身体。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吗。

李卫国顿了顿,声音变得有些低沉。

“空口无凭,我们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来现场为大家进行演示。”

大门打开。

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女孩,被工作人员缓缓推了上来。

女孩大概十五六岁,面容清秀,但眼神里带着一丝怯懦和自卑。

主持人介绍道。

“这位是小雅。三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她**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三年来,她没有再站起来过。”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相机快门的声音。

很多人都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只闪烁着金属光泽,充满科幻感的机械腿,被安装在了小雅的腿上。

一个轻薄的头环,轻轻戴在了她的头上。

李卫国走到小雅身边,温和地说。

“小雅,别紧张,就像我们平时训练的那样,去想,你要站起来。”

小雅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抖。

她的嘴唇紧紧抿着。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一秒。

两秒。

五秒。

什么都没有发生。

就在一些记者开始怀疑这是不是一场骗局时。

“嗡……”

一声轻微的电流声响起。

那双金属义肢的关节处,亮起了柔和的蓝色光芒。

在所有人不敢置信的注视下,那双腿,开始缓缓发力。

支撑着轮椅上的女孩,一点一点,向上升起。

女孩的身体在颤抖。

她睁开了眼睛,低头看着自己的腿,泪水瞬间涌了出来。

她站起来了。

时隔三年,她再一次,用自己的“双腿”,站立在了地面上。

整个发布会现场,鸦雀无声。

紧接着,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始鼓掌。

掌声从小到大,从稀疏到密集,最后汇成了一片雷鸣。

现场的记者,工作人员,甚至是一些见惯了大场面的官员,眼眶都红了。

这不是一场商业发布会。

这是一个奇迹的见证会。

小雅在台上,迈出了第一步。

有些踉跄,但很稳。

然后是第二步,第三步。

她越走越快,越走越稳,最后,她甚至小跑了起来。

她一边跑,一边哭,一边笑。

她跑向了台下早已泣不成声的父母,紧紧地抱住了他们。

“爸,妈,我能走了,我又能走了。”

这一幕,通过直播镜头,传遍了全国。

无数守在屏幕前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直播的弹幕,在短暂的停滞后,彻底爆发了。

“我哭了,这不是特效吧。”

“我的天,这是神迹。”

“林凡,你是神吗。”

发布会上,闪光灯再次疯狂亮起。

但这一次,镜头对准的不是那个喜极而泣的家庭,而是那个从始至终都坐在角落里的年轻人。

林凡。

他静静地看着台上相拥而泣的一家人,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但眼神里,却有着一丝暖意。

一个外国记者,用蹩脚的中文,激动地大声提问。

“林凡先生,请问,对于您创造的这个医学奇迹,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凡身上。

林凡拿起话筒,站了起来。

他没有看那个记者,目光扫过全场,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这不是奇迹,这是科学。”

他顿了顿,眼神平静而坚定。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