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五旬力工老汉,国家让我多子多福 第16章 我能帮忙

();

“既然张先生已经决定了,那我们就全力支持。”

苏婉纤细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一份详细的档案。

她推了推金丝眼镜,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白婧的日程表显示,她每周二下午都在棚户区医院做义诊,恰好就是今天下午,这是天赐良机。”

张建国搓了搓粗糙的手掌,黝黑的脸上写满忐忑:“我该怎么做?装病?”

“不不不。”苏婉轻笑着摇头,“那样太刻意了,以她的专业素养,这种蹩脚的把戏只会适得其反。”

沈冰从驾驶座上转过身,军靴搭在座椅边缘:“我们安排你去做志愿者。”

“志愿者?”张建国一愣,“我啥医学知识都不懂啊!”

“不是让你当医疗志愿者。”苏婉轻笑,“是搬运医疗物资的志愿者,白婧的义诊队每周都要运送大量药品设备,这是最自然的接触方式。”

她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件印有“泉城义工”字样的马甲:“穿上这个,下午一点,棚户区卫生中心见。”

张建国接过马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料:“可……我不会说话……”

“不需要你说太多。”

苏婉打断他的忧虑,“记住三点——卖力干活、不刻意接近、眼神交流不超过三秒。”

沈冰补充道:“第一次接触只需留下印象,不要急于求成。”

下午,张建国提前半小时到达棚户区医院,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后背。

义工马甲套在深蓝色T恤外,显得他肩膀格外宽厚。

“新来的?”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是老李,负责卸货。看你体格不错,一会儿跟我搭把手。”

“好嘞!”张建国憨厚地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

一点整,一辆印有红十字标志的面包车缓缓驶入院内。

车门拉开,白婧第一个跳下车。

她现在没穿白大褂,而是简单清爽的浅蓝衬衫配黑色休闲裤,干练的马尾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药品在后备箱,注意轻拿轻放。”她指挥着几名医护人员,声音不高但清晰有力。

张建国立刻跟着老李上前帮忙。

一箱箱药品沉甸甸的,但他扛起来毫不费力,手臂上青筋毕现。

“这箱放哪儿?”他粗声问道,目光不经意扫过白婧的方向。

白婧正在清点药品数量,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张先生?”

张建国假装这才认出她,黝黑的脸上浮现出恰到好处的惊讶:“白医生?这么巧!”

“你们认识?”老李好奇地插话。

“一面之缘。”白婧简短回答,随即指向右侧走廊,“那些箱子放到103诊室,谢谢。”

三个小时的高强度搬运工作,张建国始终埋头苦干。

汗水顺着他的脖颈流下,在T恤上洇出深色的痕迹。

他专挑最重的箱子搬,还顺手修好了卡住的储藏室门。

“你这体力不错啊!”休息时老李递给他一瓶水,“以前干什么的?”

“工地上扛水泥,搬钢筋,啥都干过。”张建国接过水,仰头灌了一大口。

余光瞥见不远处的白婧笔尖微顿,在病历本上记着什么。

工作接近尾声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

“要下雨了!”有人喊道,“还有两箱药没搬进来!”

张建国二话不说冲了出去。

豆大的雨点已经开始砸落,他脱下马甲盖在药品箱上,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

当他抱着箱子冲回屋檐下时,白婧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条干净的白毛巾。

“擦一擦吧。”她递过毛巾,声音依旧平静,但眼神柔和了些。

张建国愣住了,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接过毛巾:“谢、谢谢。”

“你身为华夏天工的董事长,为什么会来这里做义工?”白婧突然问道。

张建国顿时语塞,黝黑的脸庞浮现一丝窘迫,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那条已经有些发黄的白毛巾。

“我……我……”他的喉结紧张地上下滚动着,声音因紧张而略显干涩。

耳麦里突然传来苏婉冷静的提示声:“就说你是从工地一步步做起来的,一直保持着做义工的习惯,然后反问她为什么来。”

“二十年前我刚来泉城时,就是在工地扛水泥的……”

张建国深吸一口气,眼神飘向窗外淋漓的雨幕,声音渐渐平稳,“那会儿住在棚户区,连个像样的诊所都没有……生病了都是住在棚户区的老医生给看的。现在条件好了……”

他忽然抬起头,目光诚恳而温暖:“就想着力所能及地帮帮忙。倒是白医生您……”

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真挚的好奇,“像您这样的专家,为什么会来这里做义诊呢?”

白婧微微一怔,修长的手指将鬓边一缕碎发别到耳后。

“社区医院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她的声音依然清冷,目光却穿过雨幕,投向远处斑驳的棚户区,“医学院时,导师每周都带我们来这里义诊。他说这些人没钱去大医院,我们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耳麦里传来苏婉的提示:“追问她导师的事!”

张建国笨拙地拧着毛巾,小心翼翼地问:“那……您导师现在还来吗?”

白婧的眼神忽然暗了下来:“三年前去世了。肺癌晚期。”

她顿了顿,补充道,“他抽了一辈子烟,劝病人戒烟时却比谁都严厉。”

张建国闻言张了张嘴,耳麦里却传来苏婉严厉的警告:“别说话!等她说下去!”

果然,白婧继续道:“最后那段时间,他坚持每周都来。喘不上气就坐着给病人听诊……”

她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颤抖,“所以现在,这个义诊点由我接手。”

张建国胸口发紧。

他想起工地上的老王,尘肺病晚期还坚持给工友们核对工钱的样子。

“您导师……是个好人。”他干巴巴地说,粗糙的手指紧紧攥着毛巾。

白婧突然抬眸,眉间那点朱砂痣在雨中显得格外鲜明:“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

她的声音变得冰冷而锐利,“他研发的肺癌靶向药,现在普通患者根本用不起,因为专利费高得离谱。”

张建国心头一震,耳麦里苏婉急促的声音传来:“快说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也许我可以帮忙。”

张建国深吸一口气,抬头直视白婧的眼睛,“华夏天工最近正在筹建医疗基金会,专门资助贫困患者购买高价药。”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