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憋宝人 第422章 羊肉烩面

();

第二天早上醒来,我还在想昨晚的事情会不会让我和郑媛媛接下来的相处变得很尴尬,谁知道郑媛媛就跟没事人似的,微笑着跟我问好。

“早啊!”

“早……”

我反而被搞得有点不好意思,偷偷瞄了一眼郑媛媛,她淡定地洗漱化妆,好像根本就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摸了摸脑袋,难道是我自己想多了?

郑媛媛昨晚真的睡着了?她真不知道昨晚上发生了什么?

不可能!

我抓兔子抓得那么用力,她肯定有感觉的。

我想了想,郑媛媛肯定是假装不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情,这样就能避免尴尬。

好吧,既然郑媛媛都没提起昨晚的事情,那我也就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终点站快到了吧?”郑媛媛走回来,在桌子上摆开镜子,开始对着镜子化妆。

“快了,马上就要到了!”我看了一眼外面的站牌,火车已经进入三门峡市的地盘了。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昨晚睡得好吗?”郑媛媛突然问我。

我愣了一下,不是不提昨晚的事情吗,怎么又提上了?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呃,挺好的!”

“不好意思啊!”

郑媛媛主动道歉:“昨晚听了你讲的恐怖故事,半夜做了个梦吓坏了,所以……跑来挨着你,有些冒失了,你不会介意的吧?”

我昨晚讲的故事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我笑了笑,只能说:“不会!不会介意的!”

郑媛媛笑了一下,又对着镜子继续化妆。

等郑媛媛化好妆,火车也正好抵达三门峡站。

“下车囖!”郑媛媛背上包,高高兴兴蹦了下去。

看着郑媛媛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念道:“真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

外面的天气不错,秋阳高照,但现在毕竟临近深秋了,阳光并不晒人,没有什么温度。

我伸了个懒腰,问郑媛媛饿不饿。

郑媛媛摸着肚子说:“当然,还没吃早饭呢!”

“走!来到三门峡,就必须吃一碗当地特色的羊肉烩面!”我拦下一辆计程车,让司机送我们去当地的一家老字号烩面馆。

黄河以北的地区,喜爱面食,他们能把面食做成数百种花样。

河南最出名的面食就是烩面,而三门峡市这边又以羊肉烩面为主要代表。

烩面是河南地区特色传统面条,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外观类似宽面条,味道鲜美,汤好面筋。

而羊肉烩面的精华更是融在汤里,用上等嫩羊肉和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下七八味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

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你怎么懂得这么多?”郑媛媛一脸仰慕的问我,感觉我见多识广,学问渊博。

我咧嘴笑了笑,举起手机:“昨天在火车上的时候,刚查的攻略!”

我这人有个习惯,每去一个新的地方或者城市,就会上网查一下这个地方的详细资料,尤其是一些人文风俗和美食文化,对这个地方有一个全面大概的了解。

这种习惯可能源自于我的侦察兵生活,出任务之前,都会把对方的底细摸个清楚。

计程车司机带着我们来到一家老字号的羊肉烩面,据说已经传了三代人。

大清早的,面馆里面就已经人气爆棚,前来吃面的人络绎不绝,就冲这人流量,就知道这家面馆的味道肯定不差。

我们好不容易找个位置坐下,点了两碗羊肉烩面,还额外加了一些羊肉。

上面的速度还挺快,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烩面就摆在我们面前的桌子上,一股浓郁的香味直扑面门,我只是闻了一口,哈喇子就流了出来。

这羊肉汤底果然白得就跟牛奶一样,一点羊骚味都没有,反而是一种浓郁的奶香,相当**。

大瓷碗里除了大片大片的羊肉以外,还有豆腐、木耳、海带丝等花花绿绿的配菜,跟面条子搭配在一起,光是看这色彩搭配就已经相当**了。

我这边还在吹着热气呢,郑媛媛已经下口了。

呼啦!呼啦!

郑媛媛完全不顾千金大小姐的形象,头也不抬,就是一阵猛吸,一边吃一边点头称赞:“嗯,香,真香!我从未吃过这般鲜美的羊肉汤!”

说着,郑媛媛又猛干了一口汤。

“喂,你慢点吃,小心烫着嘴!”我都怀疑郑媛媛的小嘴是不是特殊皮质做成的,居然这么不怕烫。

“我们那边的面条,除了海鲜面条就是海鲜面条,从来没有这种羊肉面,我还是头一次吃这种面条,简直太好吃了!”郑媛媛**小嘴,碗里的羊汤都快见底了。

我笑了笑,郑媛媛这小妮子真的很容易满足,很难想象,身为赌王千金,一个盒饭,一碗烩面都能让她感到如此快乐。

从面馆出来,我俩的肚子都撑得滚圆。

北方的东西很实在,一碗面条几乎要当南方两碗的分量,而且价格也很便宜。

刚走出面馆郑媛媛就开始怀念了,她跟我说,等我做完生意,离开三门峡的时候,我们再到这家面馆来吃一顿。

“没问题!”我点点头:“只要你喜欢,吃十碗百碗都可以!”

“去你的,我又不是猪!”郑媛媛嫣然一笑,挽着我的胳膊问我:“接下来咱们去哪里谈生意?”

“去磨盘村!路程还有点远,需要坐大巴车去县城,然后再转乡村客运去磨盘村!”我掏出手机查看了一下地图。

我们拦下一辆计程车,让司机送我们去市里的客运中心,在客运中心买了两张前往县城的车票,然后上了车。

市区到县城有好几十公里,路况还不错,一个钟头左右就到了。

到了县城后,我们又在县城的客运汽车站,乘上了前往磨盘村的乡村客运。

一路颠簸,等到了磨盘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