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349章 女子也可当倭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允修看着对方这打扮,一点也不像是来求学,反倒是一副任人采摘的模样。

他眯起眼睛,压制下心里头的躁动。

他不是没有色心,只是比起**,性命显然更加重要一些。

你如何能够相信,这些压抑**的倭人,能有什么正常的行事逻辑。

于是,张允修脸上没有贪婪,也没有什么喜悦,而是板着脸说道。

“是谁让你来这里的。”

张允修的话语颇具威严,听得细川伊也顿时身子微微一颤,她心里头顿时便慌乱起来。

“那个.伊也有问题要寻大人,却四处寻不到大人,只能出此下策,陛下也曾有言”

张允修则是毫不留情地说道:“陛下旨意可没有让你来我的书斋,你一女子,怎敢独闯本官书斋?”

书斋里头虽说没什么秘密,平日里张允修画的东西,几乎没一个人能够看懂的。

可是此处毕竟乃是张允修的私人住所,想来正是因为有着皇帝的名头,细川伊也才能够畅通无阻的到这里。

毕竟皇帝让倭女拜师张允修,已经是京城人尽皆知的事情。

张允修又在心里头骂了一句“狗皇帝”,继续审视这一名看似单纯,实则心怀“不轨”的倭国女子。

细川伊也突然匍匐在地,言语里头有些恳切。

“伊也惶恐,伊也乃是个倭女,出身蛮夷之地,自小便未受礼仪教化。

伊也只知道尊师重道之礼,若是在倭国,学生自然是要侍奉左右的,却不想会惹怒了先生!

若是先生有气,那便尽请责罚伊也吧!”

她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朝着张允修伏地行礼,整个人都快要贴在地面上。

责罚?

张允修面露古怪之色,也不知是不是被后世各类信息所影响,他总觉得自己若是真惩罚了对方,倒像是一个奖励了。

“咳咳~”

他不由得咳嗽两声,在心里头对这倭女佩服之至,眼睛瞟了一眼窗外,顺手拿起桌上的茶壶倒满一杯茶。

窗外立马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声音隐匿在风声之中,若不是刻意关注是注意不到的。

小心驶得万年船,若适才细川伊也有任何异动,外头便会有弩箭射来。

张允修打量着匍匐在地的细川伊也,不得不说倭国女子在这一方面乃是有天赋的。

细川伊也身子瘦弱,样貌在大明也不算是极其出众,可却天生带着一股子媚态。

身材也一点不差,她照着倭国人的习惯跪坐在地,整个人身子匍匐下来,将身材曲线给挤了出来。

张允修瞥了两眼,强制自己收回视线,若不是他道心坚定,面对这样一个人前温文尔雅,精通诗书礼易,人后媚态尽显,还乖巧听话的女子,还真不一定能够守住。

张允修有理由怀疑,细川家乃是刻意培养出这样一名女子,用来施以“美人计”,不论是针对大明,还是其他倭国贵族。

可事已至此,他若是一直拒人于千里之外,反倒是显得怪异,倒不如将计就计.

于是张允修眯起眼睛说道。

“你是来学新学的?”

听闻此言,细川伊也整个人都兴奋起来,犹如春风拂面一般,她抬头瞪大了眼睛。

“大人可是愿教授伊也了?”

她连忙爬起来,上前两步似乎想要靠过来。

瞬间被张允修给制止,他眯起眼睛说道:“你便是坐下说话吧,尔既要拜入我门下,自然要让为师知根知底。”

细川伊也愣了一下,微微点头说道。

“此乃是应有之义。”

她顿了顿自我介绍着说道。

“小女细川伊也,出身源氏栋梁、足利将军家御相伴众之细川氏”

张允修却打断说话,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可知道鸬野赞良。”

细川伊也瞬间愣住,她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张允修。

“士元大人,竟知我国鸬野赞良皇女?”

这种历史人物,以如今倭国的知识传播水平,一些普通大名甚至都不怎么知道,张允修这样一个明国人,竟然也能叫出名字。

张允修笑着说道:“我乃是自唐史中得知。”

他语气随意。

“这鸬野赞良乃是出生于唐朝贞观年间的倭国皇女,贞观四年倭国国王舒明派遣犬上三田耜为遣唐使,前来我唐朝学习官制、礼仪。

贞观十九年这位鸬野赞良皇女诞生,同时倭国效仿我唐朝推行改革,废除贵族世袭,成立中央朝廷,史称为‘大化改新’。”

张允修眯起眼睛说道:“而这位鸬野赞良皇女,便是你们倭国后来的持统王吧?”

“持统王?”细川伊也纠正说道。“应该是持统天.”

她随即明白过来,低下头补充了一句。

“上国面前,自不敢称皇。”

张允修微微颔首,并没有做过多解释,在倭国国内或许会喜欢称“皇”,可对于大明来说,对倭国的称呼最高也仅有国王,这是一个**性问题。

你一个小小藩国,又怎敢称皇呢?

如今的倭国人,显然不敢对这等事情太过坚持,细川伊也自然是顺理成章地改口说道。

“持统王乃我国第三位女王,虽说执政之时,大化改新早已推行数十年,可也还是有所功绩,其推行‘八色之姓’以及‘班田收授法’,也都是在仿造唐朝之‘三省六部’与‘均田制’。”

在古代通晓文道,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通晓历史和**,细川伊也在这方面的理解显然是不差的。

张允修眼前顿时一亮,紧接着询问说道。

“你如何看待这持统王?”

细川伊也有些疑惑,可还是乖巧回答说道。

“持统王虽为一介女流,可却也是励精图治,对内修德政,对外则是与大唐学习,‘唐风文化’便是起源于此。

还有礼仪教化,‘藤原京’之修建,也是仿造大唐长安建制。

若是要比,持统王或比不上大唐之武曌皇帝,可却也可称之为我倭国的武曌武则天了。”

说完这番话,便连她自己都有些感慨万千。

张允修眯起眼睛,不由得有些讶异,此人看起来还真是有几分真才实学,自己不过是提到这个人,她便如数家珍一般,将一干情况一一道明。

有能力好啊!要的就是有能力!

他微微颔首,不吝啬夸奖。

“细川姑娘倒是博学,这一番话,怕是让贵国大名来,也难以说得清楚。”

细川伊也脸上早已褪去妩媚之色,反倒是眼神清澈,像是个在探讨学问的儒生。

一听到张允修的夸奖,她的喜悦溢于言表,捂着嘴轻笑说道。

“此乃我国历史,伊也平日里没做什么正事,便是喜好看书,本国典籍便只是那些,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自然记得清楚。”

张允修微微眯起眼睛,他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细川姑娘对女子登基称王如何看待。”

细川伊也吓了一跳,她连忙低下头说道。

“士元大人或是不知,我国相较于贵国有所不同,便是‘王’乃是要天照大神之后裔,天照大神本为女性,自然便少了诸多约束。

还有一点便是,若皇子尚且年幼,为防止国内势力各方脚力,这女王乃是最优之选。

还有便是,我国常有‘巫女’祭祀祈福,‘巫女’乃是神与人之媒介,这女子称王自然是阻力较小”

张允修则是摇摇头说道:“我非是问你,倭国为何有女王,我是在问细川小姐,对女子称王有何见解。”

细川伊也听得有些慌乱,不知道张允修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结结巴巴地说道。

“自古以来,女子称王便是少数,无非是特定情况下.”

“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张允修加重了语气质问说道。

细川伊也有些不可置信的样子,她猛地抬头看向张允修,不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说出这种话,他可是一个男子!

而且男女之差不是古来有之?

张允修笑了笑说道:“这话非是我讲得,乃是我大明一位大儒李贽李宏甫先生所言,他常常有所言,人之见识能力与男女无关,乃是说出环境而决定。

女子若有能力,也可上阵杀敌,若女子有宰治天下之力,能担得起这份责任,当王也不是什么怪事。

一切不按性别,皆是按照能力。”

细川伊也如遭雷击一般,整个人脑袋似乎空白了几秒,随后看向张允修的眼神越发憧憬。

她重重点头说道:“士元大人之新学,真如伊也所料的一般,乃是天底下第一等之学问。”

张允修见小白兔入了圈套,不由得继续加大力气,他继续侃侃而谈地说道。

“所谓科学之道,讲究得便是实事求是,不知细川姑娘知不知道宋朝的王介甫先生。”

“便是王安石!”细川伊也有些兴奋的样子,“王文公在我国也是有着响当当的名头。”

张允修微微颔首:“介甫先生有言,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者其责不可以不厚。

所强调的皆是‘忧思’与‘责任’,若女子也能承担这份‘忧思’与‘责任’,照样也可登堂入室。”

张允修已然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可细川伊也似乎还是没有领会到一般,她恭恭敬敬地拜下说道。

“士元大人对伊也之鼓励,伊也定然是铭记在心。”

张允修有些没绷住,他压低声音说道。

“那鸬野赞良可称持统王,那巴御前也可做巾帼英雄,被人称作武勇,我华夏历史也有南宋梁红玉,乃是女中豪杰。

难道女子非要做男子之附庸?”

细川伊也身子颤动了一下,这一番话下来,她内心中似乎有什么被勾动了起来,她攥紧了裙角,几乎要将脑袋低到胸口。

“士士元大人到底是何意?”

张允修眯起眼睛:“还是说,细川姑娘要做那家族之工具,一辈子之意义便在于牺牲,从而为家族获取利益?

细川姑娘饱读诗书,论思维论才能也不输男子,何至于这般糟践自己,而不去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不可说!”

一向温文尔雅的细川伊也竟突然失态了,她手足无措的样子,甚至都忘记自己此行的目标。

“此乃大逆不道之语!”

细川伊也似对自己吼道。

“伊也乃是细川家之女,自当是为守护细川家荣耀而来,怎敢有其他想法!”

张允修嘴角一勾,一点也不打算放过对方,如同连珠炮一般。

“科学本就是大逆不道之学,汝若是欲学新学科学,就必将要背离过往陈规旧律!

细川伊也你不是要来求学科学的么?”

“伊也知道!”细川伊也似乎要将心给喊出来,“可是不该如此,我国遵从天照大神之法旨,王之位自当由天照大神之血统继承。”

张允修轻蔑地笑道:“四百年前镰仓幕府创立之时,倭国王室早已沦为傀儡,所谓天照大神之血脉真就那么至高无上么?”

“还请大人不要再说了!”

细川伊也整个人失去了力气,跌倒在地上,看起来诚惶诚恐的模样。

可张允修知道,这倭国女子与其他倭人大不相同,她若是心里头没有这种想法,便应该是愤怒,而不是惶恐。

她之所以惶恐,便是因为信了自己所说的话,便是因为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可却为世俗的规矩所束缚。

张允修犹如恶魔低语一般,继续说道。

“我华夏有一句话,不知细川姑娘是否听说过。”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所谓,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言一出,细川伊也脸上神情都变了变,这句话的杀伤力着实有点强,特别是对于心存野心之人,更加是令人热血沸腾。

细川伊也完全失去了平日里乖巧的形象,表情甚至还有一些狰狞。

她将袖子拢起,掩盖住激动而不断发颤的双手。

小心翼翼的模样,根本就不敢与张允修对视。

细川伊也突然起身,朝着张允修鞠躬行礼说道。

“还请士元大人恕罪,伊也今日身子有些不适,便先行回去了,改日若有机会,再寻先生请教!”

张允修沉默不语,不做任何回答。

细川伊也等不及回应,竟冒冒失失地朝书斋外头走去,以离开书斋脚步便越加匆忙,看起来是落荒而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