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的亮光,有那么一些晃眼。
细川伊也先是恍惚了一下,随后瞳孔猛地张开。
只见那显微镜里头,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状若圆珠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聚散犹如一个个小葡萄一般,有的两两相互并起,有的则是四枚成方。
在此之前,细川伊也曾经在心中预想过会看到什么样子,可真真观察之后,心里头说不出来的震撼。
原来在这微小的世界里头,竟然真有一方天地,那些金色葡萄球菌,犹如一个个存在的生命一般,在镜头之下聚集起来。
细川伊也想到这金色葡萄球菌,竟是那么多绝症的元凶之一,身子便不由得有那么一些发颤。
不过震惊之余,细川伊也不免有些疑惑,因为镜头里面的金色葡萄球菌皆是静态的,基本上看不出有动的痕迹。
她不免有些疑惑地说道:“这葡萄球菌为何不会动,若是不动,它如何能够使人生病呢?”
张允修笑着回答说道:“对于细菌来说,需要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如鞭毛,才能实现滑动和扭摆的运动。
金葡萄球菌没有什么运动机制,它的传播主要是靠‘附着’和‘扩散’。”
“这”细川伊也一知半解的样子,却还是感慨着说道。“科学实在是博大精深。”
张允修看出对方的顾虑,对于细川伊也这种了解科学的人来说,自然是不必多做解释,可是对于连四书五经都不一定认全的诸国使节来说,若是不能眼见到微观世界里头的动态,还是很难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微生物。
毕竟静态的画面,很容易便让人联想到,这是障眼法。
对于这种问题,西山自然是早有准备,几乎每个初次参与实验之人,皆是会发出这种疑问。
张允修大手一挥,朝着袁宗道说道。
“伯修,你将我们其余小宠物皆是拿上来。”
于是,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之中,十几个花花绿绿的培养皿,被小心翼翼地拿了上来。
紧接着,在张允修的指导之下,细川伊也先后通过那显微镜,看到了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等形态。
特别是那草履虫,犹如一个倒置的草鞋一般,体内的细胞结构简直是一览无余。
先前,不论是真菌还是细菌,带给细川伊也的震撼都不及这万一。
“动起来了!动起来了!”
细川伊也发出一阵惊呼之声,整个人几乎都要从原地跳起来。
“它是活的!它是活的!”
细川伊也整个人险些陷入魔怔之中,不断地在显微镜目镜和肉眼观察之间徘徊,肉眼看时,那培养皿内几乎没有一点异动,拼了命去观察,才能看到一些针尖状发亮的白色小点在浮动。
可这些物体,在显微镜下竟放大了无数倍!
人群之中,使臣们不免发出感慨。
“那小小方寸之间,竟真有生物存在!”
可立马又有人发出质疑。
“该不会是什么障眼法?这方寸之间岂能有东西?若是人眼都不能及,那与神迹有什么区别?”
那**使节李仁信立马反驳着说道:“此言差矣,若是那显微镜有猫腻,也仅仅会显示一种画面罢了,可照着那倭国使节的反应看来,每个培养皿的画面皆是不同。
那显微镜可都没有动过,乃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岂能有所作假。
尔等在此说得轻巧,实在不相信,为何不自己上前一观?”
李仁信这一番话,算是彻底将这些人的嘴给堵住了。
待到细川伊也观察完毕,张允修并没有吝啬,在人群之中又找了好几个上前查看。
那细川幽斋看了之后,整个人犹如被雷击一般,浑浑噩噩被细川伊也搀扶着才离开。
李仁信看了之后,脸色都变得红润异常,嘴里不断念叨着。
“我便知道!我便知道!”
回到队列之后,还继续嘟囔着什么。
“我**国将兴!将兴呐!”
周围使臣们有些莫名其妙,明明乃是大明的厉害,怎么就成了他**国将兴了呢?
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诸位使臣犹如被洗礼了一般,有些人眼神呆滞,似乎被抽去了灵魂,有些人则是战战兢兢,嘴里念叨着什么‘此乃渎神’,大部分人则是对于大明的实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然而,事情还没有这样结束。
张允修笑了笑说道:“诸位且都看过了,这微观世界也是宏大不已,里头所存在之病菌生物,便连我大明尚且还探查不明。
可有一点却可以明确,那些金葡萄球菌与大肠杆菌,皆是在病患身上所制取的,通过简单的对照实验,便可以明白他们各自对于人体的影响。
最后若是我们能够用某种药物,彻底铲除这些病菌,那病症岂不是药到病除?
大蒜素与青霉素便是这样的东西!”
他绕了一个大圈子,便是要在使臣们心里形成一个概念,让他们明白这微生物的存在,方才能够看得懂这青霉素的效果。
不然,难道还真找一头母猪,现场给所有人演示如何医治母猪么?
话音刚落,张允修便不由分说,取出适才那一片培养皿,将其展示在众人面前。
“诸位,这培养皿里头所见,便是先前那金葡萄球菌,咱们这青霉素是否有效,只要一试便知。”
使臣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头不再有所质疑,取而代之的乃是期待和好奇。
万历皇帝则是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人的变化,他从前便也是这般过来的,现在再看这些人的反应,心里头竟有一种十分舒坦的感觉。
万历不由分说,上前接过那培养皿说道。
“来来来,让朕给你们演示一番。”
说话间,万历皇帝短粗的胖手竟显得十分灵巧,使用滴管在青霉素里头吸取一番,小心翼翼地滴入培养皿之中。
所有人紧紧盯着那培养皿,仿佛要看出其中变化来一般。
万历皇帝却是笑着说道:“诸位这反应没那么快,且再等两刻钟的时间,方才能够看到变化。”
相较于大蒜素来说,这青霉素的效力显然要更加强一些,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达到上千倍。
对于这种在实验室里头培养出来的金葡萄球菌,反应速度自然要更加迅速一些。
接下来这段时间,君臣们便在此大眼瞪小眼,甚至不少使臣紧紧盯着那显微镜下头的培养皿,生怕大明人搞什么手脚一般。
细川伊也更是显得紧张,手紧紧攥着裙角。
万历皇帝和张允修两个人却显得没心没肺,甚至坐在一旁玩起了井字棋。
张居正却正襟危坐的样子,他跟身旁的余有丁吩咐着说道。
“吩咐起居郎,要将今日之场景一一记录下来,不得有半分纰漏,陛下与张士元还有使臣们的交谈,也要一字不漏。”
余有丁还沉浸在震惊之中,这才方才如梦初醒一般,不免询问着说道。
“元辅,这起居注事宜往日不皆是取部分.”
起居注也不能事无巨细的记载,大部分都是比较重要的君臣对答,亦或是什么重大典礼。
今日之事,看起来确实有些儿戏了,记载下来真的好么?
张居正却是摇摇头说道:“今日大不相同,老夫有所预感,今日不单单于我大明意义重大,于后世于万世,恐怕都会为人所称道。”
余有丁愣了一下,可还是点点头说道。
“下官明白了。”
这两刻钟说快也快,特别对于古人来说,这熬时间本就是一个日常的事情。
待到通报的时间一到,万历皇帝一脸慵懒的样子,他大手一挥,便对细川伊也说道。
“细川使者,既然你开了个头,便由着你来结尾吧,看看这显微镜之中的变化,方才知道我们这青霉素是否有用。”
细川伊也身子抖动了一下,连忙起身行礼说道。
“谢大明皇帝陛下恩旨。”
“平身吧。”
万历皇帝似是有些累了,打着哈欠,照着他往日里头的性子,此事定然是要亲力亲为。
不过这微生物实验,他早已经是玩腻了,一干现象也已然看了不知道几遍,若不是要给使臣们展示一番,他还真不好说能在此待下去。
细川伊也得了旨意,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期间还不免看了一眼张允修,看得张允修有些发毛。
可张允修明明没有回应,这细川伊也却犹如得到了鼓励一般,眼神都坚定起来。
她照着先前的动作,将显微镜重新操作了一遍。
随后,她将左眼闭起,右眼小心翼翼地放在目镜上头。
“咔哒咔哒”的声音响起,随着焦距的调节,细川伊也再次看到了显微镜里头的画面。
这一次,画面简直令她感到窒息。
比起先前的画面,眼前这些金葡萄球菌几乎已然是天壤之别,在这个微观世界里头,仿佛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祸一般。
那葡萄球菌的菌落集群已然松动,无数单个球菌散落在外。
一些球菌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规则模糊状”。
甚至还有些已然是剧烈膨胀,在画面的空白之中,还有不少因为球菌膨胀破裂,而产生的碎片,仿佛是金葡萄球菌的尸骸一般。
细川伊也清楚地记得,先前这些金葡萄球菌是如何的饱满漂亮,可在这两刻钟之间,竟产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
显微镜里头的变化,所有使臣们都可以在细川伊也的表情变化上看到。
让每个人都看到显微镜,实在是太过于麻烦了,张允修干脆让袁宗道拉出了平日里西山讲课的课件。
四五幅硕大的手绘效果图呈现在众人眼前,那水墨风格的绘画生动形象,将金葡萄球菌与青霉素反应过程一一绘制出来。
诸位使臣们犹如孩童一般,便是坐在底下,眼神有些空洞地看着张允修。
却听张允修侃侃而谈说道。
“诸位还请看这一幅图,乃是青霉素作用于金葡萄球菌的初期阶段,集群开始渐渐松动,且菌体边缘呈现不规则状态.”
“再看看这中期阶段,细胞壁强度渐渐丧失,细菌内渗透压升高,推动细胞膨胀,葡萄状集群彻底解体”
“还有这后期阶段,细菌开始裂解,出现碎片状残骸.”
张允修摇头晃脑的样子。
“这便是青霉素的效果所在,既然能够除去细菌,又如何不能除去病灶”
他的声音在实验室里头不断回荡。
看着拼命想要听懂,却还是一知半解的使臣们,余有丁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分。
平日里文官们被张允修折腾得够呛,如今看张允修开始折腾起别人,竟然心里头还别有一番舒坦之感。
余有丁看向身边的张居正,注意到对方十分认真的样子,不由得好奇询问说道。
“元辅也对这科学之道感兴趣?”
张居正悠悠然说道:“老夫倒是不想学,可实在是没法子。”
余有丁也叹了一口气,这世道变化得实在是太快了,他们这些自诩学富五车之人,在看到西山诸多新奇之物,竟然也有些手忙脚乱。
思绪之间,他又看到张居正眼神飘忽,竟然朝着那倭女细川伊也身上看去。
张居正的眼神很是专注,似乎想要将那倭女看穿一般。
余有丁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元辅他该不会
可他深谙官场之道,很是识趣地避开了视线,装作没看见一般。
仅仅过了一日,这消息便传遍了京城的小街小巷。
“今日新闻!西山再现神迹!小小病菌震惊番邦诸国!”
“号外!藩国使臣有意求学西山!”
“劲爆!张士元与倭女细川伊也的三世情缘!”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第二日西山发生的事情,便直接传遍了全京城。
当然,对于西山实验的报道,显然略过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专注于体现西山科学的神妙之处,以及那些藩国使臣的震惊。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百姓们对于报纸的需求已然越来越大,不单单是《万历新报》,还是什么《京畿日报》,甚至还出现了各类不知名的中小报纸。
京城百姓们对于看藩国使臣们的反应也是喜闻乐见,特别对于那位傲慢的安南使臣,民间短短一日便生出了许多编排阮文忠的段子。
不知不觉间,信息传播的快速,已然让大明的舆论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比起这些东西,大部分百姓喜欢关注的还是大明的顶流——锦衣卫掌卫事张允修。
张允修在西山教授细川伊也的桥段被大书特书,甚至还被无良小报参考牛郎织女编排出故事来。
说什么二人前世,一人乃是女蜗补天之灵石,另外一人乃是什么受其庇佑灌溉的仙草,此番细川伊也乃是前来大明寻张允修报恩的。
诸多小道消息铺天盖地,激起了无数大明百姓的八卦之心。
可这消息传到仁民医馆之中,却是另外一种结果了。
“殿下.”
刘婉儿看着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整个人身子僵硬的永宁公主朱尧媖,眼睛里头不由得担忧万分。
她安慰着说道。
“张掌卫事他仪表堂堂,乃是人杰,又怎么会看上那粗俗的倭国女子?
这些消息皆是坊间编排,说不准便是那倭国人有意传播,您万万不可想不开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