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如果有后悔药,顾清澜一定会给自己买一颗。
自从他说了有不懂的来问他后,李钰每天都会来。
一开始顾清澜看李钰还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明白对方心中的顾虑。
李钰只是一个11岁的孩童,而他顾清澜是名满天下的大儒。
对方来请教问题,带着拘谨也是能够理解的。
而且两人才见两次面,自己既不是他夫子,也不是他座师,对方这样的表现很正常。
顾清澜便鼓励“不用如此拘谨,做学问就是要放得下面子。”
一个月后顾清澜就想给自己两个嘴巴子。
要你乱说!要你乱说!
他从未见过如此勤奋刻苦的士子。
每天都要写文章过来,不是一篇两篇,而是每天五篇。
文章涉及四书五经,策论,有时候还有判案。
一个月他就给李钰改了150篇文章,都可以出一本程文集了。
一开始,顾清澜觉得李钰的文章虽然还不错,但也还比较稚嫩。
他也仔细改,心里为李钰的这份刻苦而欢喜。
还想着一定要将李钰当成典范,让书院的其他士子看看。
什么叫着努力,什么叫刻苦。
10岁就是案首,在江南这边不算什么稀奇。
但明明是贪玩的年纪,却能如此苦读,确实很了不起。
相比起书院中,士子们动不动就要文斗,顾清澜更喜欢李钰这种踏实写文章的。
李钰虽然是蜀中人,但既然入了书院,就是书院的学子。
以后有出息,书院也能享受荣誉。
这让顾清澜一开始批改李钰的文章还很开心。
但很快就开心不起来了,太累了!
李钰每天雷打不动的5篇文章,搁谁也遭不住啊。
特别是顾清澜年纪大了,精力不如以前,改几篇文章便累得慌。
这一个月,他是咬牙硬撑过来的。
一是确实想要给李钰一些指导,二是心中的傲气支撑着他。
他可是顾清澜啊,是大儒啊,如果改几篇文章就怕了,那还当什么大儒。
持续到第二个月,顾清澜怕了。
觉得李钰是不是读书魔怔了,怎么能每天都写五篇文章呢。
还写得又快又好,这真的是11岁的孩童能干出来的事。
这一日,顾清澜终于改完了李钰昨日送来的五篇文章。
他放下朱笔,靠在椅背上,只觉得眼前发花,头脑昏沉,仿佛刚经历了一场鏖战。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也就是当年乡试的时候,他苦读过一阵子,但都感觉没有现在辛苦。
他下意识地抬手**摸胡须,捋一捋思绪,却摸了个空。
才惊觉这两个月,他不断揪胡子,将胡子都揪没了。
书吏端着晚膳轻轻推门进来。
一抬眼,就看到山长这般魂不守舍、面容憔悴的模样,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这两个月,山长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原本富态圆润、红光满面的脸庞,如今双颊都已经凹陷了下去。
眼袋浮肿,眼圈乌黑,整个人像是被掏空了精气神,充满了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过度消耗后的虚脱感。
他看在眼中都有些心疼。
原本他就想提醒一下,但怕山长不高兴,便没说,但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说了。
再让山长这么下去,身体是会垮掉的啊。
他放下食盒,小心翼翼地开口“山长,您近来实在是操劳过甚了,身子骨可是根本啊。”
他偷瞄了一眼顾清澜那憔悴的脸色,压低声音。
“您年事渐高,有些事还是需要稍稍节制,不宜……不宜如此旦旦而伐啊……”
在书吏看来,顾清澜这模样就是纵欲过度,作为文化人,风流是很正常的事情。
江南这边的青楼和其他地方不同,文风很重。
不少读书人都喜欢往青楼跑,那些青楼姑娘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才艺不俗。
要想做入幕之宾,那就需要打败其他读书人,获得姑**青睐才行。
因此青楼中经常会有佳句传出。
顾清澜自然不用再去比拼,以他的名声,招招手,便有一堆姑娘过来。
这也没什么,江南这边就这个风气。
但你年纪这么大了,是不是应该注意点啊。
看你这样子,就知道肯定是被那个小妖女迷住了,夜夜寻欢,以至于被掏空了身子,成了现在这幅模样。
书吏一个月前就想说了,但那时顾清澜变化还不太明显,他也害怕说了会触怒山长。
但现在不说不行了,清澜书院之所以名气大,全是因为顾清澜。
这要是顾清澜倒下了,一直作为对头的杭州萧山书院肯定就会来踩上一脚。
所以今天他就算是惹得山长生气也要说。
顾清澜听到书吏的话,先是一愣,待他品味出书吏话里的意思后,顿时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我这是改文章改的,你却说我是因为女色,简直岂有此理。
“你个混账东西!胡说八道什么!老夫这是……这是……”
他本想说是批改文章累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难道要告诉别人,他一个致仕的礼部尚书、当代大儒。
被一个11岁的少年每天五篇文章给逼成了这鬼样子?这老脸还要不要了?
书吏已经做好了被顾清澜骂的准备。
但此刻真见到顾清澜生气,还是吓了一跳,连忙告罪“小人失言!小人该死!山长息怒!”
不过心里却认定了顾清澜死鸭子嘴硬。
除了女色外,还有什么事能让山长憔悴成这个样子。
顾清澜气的胸口起伏,却也无力再多解释,只能没好气地挥挥手:“出去!出去!”
书吏赶紧退了出去。
精舍内恢复了寂静,顾清澜看着食盒内精致的饭菜,却毫无胃口。
他颓然靠回椅背,目光落在李钰的文章上。
两个月!整整两个月!
他感觉这两个月比他当礼部尚书还要累!
再这样下去,恐怕头发也要保不住了!
其实李钰的文章让他修改的地方已经很少了,但在每篇文章后面,李钰还会写下他读书遇到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顾清澜要给出解答,就比较费脑子。
这才是他憔悴的原因。
主要是李钰的问题太刁钻,而且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特别是李钰这两个月背了大量的书籍,增加了知识面。
问的一些问题,哪怕是顾清澜这大儒也要去查书才能给出答案。
没有想到却被误会成纵欲过度。
连书吏都这么想,那书院内的其他士子是不是也会这么想。
我顾清澜可是不好这口,清清白白的。
一想到李钰还要在这里待一年甚至两年。
顾清澜便一个头两个大,如果李钰一直这样每天写五篇文章让他改。
他恐怕要从胖子变成瘦子。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顾清澜**太阳穴,心中起了躲出去的念头。
“要不老夫还是再出去访友,云游几个月再说?”
“或者干脆闭关著书,对外宣称不见客。”
“还有文彬那小子,李钰如此刻苦,居然没有在信中明说,否则我又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一个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他堂堂清澜书院山长,名满天下的大儒。
竟然被自己的学生用文章逼得想要落荒而逃……这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信!
想了半天,决定还是躲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