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摆烂三年,李二求我当女婿 第80章:乞丐吊打博士团,孔颖达当场破防

();

“让他试试?”

“哈哈哈哈!一个瘸腿的泥腿子,字都认不全吧?他要答题?”

“这是来砸场子的,还是来搞笑的?”

国子监门前,一众太学学子发出的哄笑声。

考官席上,孔颖达那张本就严肃的老脸,此刻更是黑如锅底。

“放肆!”猛地一拍桌案,“国子监乃圣人教化之地,岂容这等腌臢之辈在此撒野!来人,给老夫将他叉出去!”

几名维持秩序的禁军立刻上前,凶神恶煞地就要动手。

“慢着。”

林浩从高台上缓步走下,径直来到那瘸腿少年面前,“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被这阵仗吓得有些发抖,怯生生地低下头:“回……回大人,小的叫墨三。”

“墨三。”林浩重复了一遍,然后问,“你真要试试?”

“嗯!”墨三猛地抬头,“大人,小的虽然不识几个大字,但……但这些题,小人真的都会做!”

“都会?”孔颖达气得笑出了声,花白的胡须都在颤抖,“好一个都会!林浩,你睁大眼睛看看!这就是你那科学院要招的人才?一个连圣贤书都没摸过的乞丐?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没错!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让这等人谈学问,简直是对我等读书人的羞辱!”

周围的大儒博士们纷纷附和。

林浩却理都未理,他伸出手,轻轻扶住墨三的肩膀,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

“我皇家科学院,第一条规矩,便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对面那一排正襟危坐的大儒,“诸位既然觉得他不配,那今日,便让他用事实,来教教诸位,什么才叫学问!”

“好!”孔颖达怒极反笑,一甩袖子坐了回去,“老夫今日便拭目以待,看看你这泥腿子,能演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笑话来!”

在林浩的鼓励下,墨三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巨大的题板前。

“今有千斤铜鼎,如何令一寻常壮汉,凭一己之力,将其抬起半尺?”

他盯着题目看了许久,忽然转身对林浩喊道:“大人,能给小人一根结实的长木棍,再来块垫脚的石头吗?”

“木棍?石头?”

人群再次发出嗡嗡的议论声,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

林浩一挥手,护卫很快就抬来一根足有成年人手臂粗的硬木长棍,和一块磨盘大小的青石。

墨三接过木棍,没急着动手,而是在地上来回比划,最后捡起一块拳头大的碎石,小心翼翼地放在青石边上。

他将长棍的一头深深地**青石底下,中间则稳稳地架在那块小小的碎石上。

他站到木棍的另一端,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向下一压!

“嘎吱——”

硬木长棍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肉眼可见地弯曲出一个惊人的弧度。

就在众人以为木棍即将折断的瞬间,那块起码有三四百斤重的青石,竟然真的被他硬生生撬得一端离地,足有半尺之高!

全场,死寂。

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惊呼!

“天!动了!真的动了!”

“他……他一个瘦得跟猴一样的少年,怎么可能撬得动这么重的石头!”

孔颖达和一众大儒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们身后的学子们,更是个个张大了嘴,忘了呼吸。

墨三挠了挠满是泥垢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这……这其实没啥大学问。小人以前在码头上帮人扛活,见过老师傅们这么干。他们说,只要棍子够长,垫脚的石头位置找得对,再重的东西也能撬动。”

“这垫脚石,离重物越近,我这边就越省劲。小人试过好多次了,准没错。”

“一派胡言!”一名博士终于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涨红着脸跳出来反驳,“此乃蛮力之巧,非圣人之学!也敢在此献丑?”

墨三被他吼得缩了缩脖子,没有争辩,只是默默地走向第二道题。

“不攀爬,不动尺,如何精确丈量出大雁塔之高度?”

他抬头望了望远处巍峨的大雁塔,又看了看头顶的太阳,随即向林浩讨来一根一米多长的直木棍,将其垂直插在身前的空地上。

阳光下,木棍投下了一道清晰的影子。

“小人以前跟着师傅盖房子,师傅教过,要想知道房梁有多高,不用爬上去,量量影子的长短就行。”

墨三蹲下身,用自己的脚步开始丈量木棍和它的影子,“这根棍子,是五尺长。它的影子,是三步远。”

“那座塔的影子,看着……大概是这棍子影子的……八十倍吧。那塔的高度,就是五尺的八十倍,四百尺!”

“荒唐!”孔颖达再也坐不住了,冷笑连连,“老夫在长安数十年,大雁塔建成时老夫亲临观礼,其高不过二百余尺,你竟敢在此信口雌黄,说它有四百尺?简直是笑话!”

“是不是笑话,一验便知。”林浩的声音淡淡传来,“来人,去将作监,将大雁塔的建造图纸取来!本侯倒要看看,它到底多高!”

一刻钟后,一名禁军骑着快马飞奔而回:“回……回禀侯爷!将作监图纸……图纸上白纸黑字写着,大雁塔连同塔顶宝刹,通高……通高三百三十尺!”

全场,再一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四百尺,三百三十尺。

一个从未读过书的乞丐,仅凭目测和一根木棍,得出的结果与实际高度的误差,竟不到两成!

而当朝大儒孔颖达,凭着“亲眼所见”的记忆,却说它只有二百余尺!

“噗——”

孔颖达只觉得喉头一甜,一口气没上来,整个人晃了晃,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

他身后的博士们连忙扶住他。

这已经不是在考试了。

这是在当着全长安百姓的面,一巴掌接着一巴掌,狠狠地抽在他们国子监所有读书人的脸上!

墨三却对周围的一切恍若未闻:“引渭水入长安……无需人力畜力……”

“这个小人也干过!在山里,要把低处溪水引到山腰的田里,不能光挖渠。”

“拿一根长长的竹管,先把整根管子沉到水里,让它灌满了水。然后用手堵住两头,一头还放在溪水里,另一头拉到田里去,位置要比溪水的水面低一点。两只手同时松开,那水……那水自己就咕噜咕噜地流过去了!”

“胡说!”这次,一名年纪最长的博士几乎是嘶吼着站了起来,“水往低处流,此乃亘古不变之天理!岂有自行往高处攀越之可能!你……你这是妖法!是妖术!”

“是不是妖术,试试不就知道了?”林浩的声音冷得像冰。

很快,一盆水,一个空碗,一根中空的竹管被拿了上来。

在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墨三熟练地将竹管灌满水,堵住两头,一端放入水盆,另一端垂入放在地上的空碗中。

当他松开手指的瞬间。

奇迹,发生了。

一股清澈的水流,仿佛拥有生命一般,顺着竹管向上攀升,越过盆沿,再向下流淌,最终“滴答、滴答”地落入空碗之中!

“流……真的流了!”

“天啊!水真的自己爬坡了!”

“这不是妖法!我爹在乡下就是这么引水的!只是……只是我们都以为这是老辈人传下的笨办法,没想到……这也是学问?”

人群彻底炸了!

尤其是那些来自底层的工匠和百姓,他们看着台上的少年,就像看到了自己。

那些被读书人鄙夷为“下九流”的谋生技巧,今天,却当众将圣贤门徒打得体无完肤!

孔颖达呆呆地看着那道水流,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一生引以为傲的圣贤学问,穷尽毕生钻研的经义文章,在这一刻,仿佛都成了一个笑话。

“不可能……这不可能……”

林浩走上高台,重重地拍了拍墨三的肩膀,声音响彻全场:

“好!非常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皇家科学院首位天子门生!”

“墨三这个名字,不用了。我赐你新名,墨顿!取茅塞顿开之意!”

墨顿激动得浑身颤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侯爷赐名!墨顿……墨顿永世不忘侯爷大恩!”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用油布小心包裹的兽皮手稿,双手高高举起。

“侯爷!小人……不,是墨顿!墨顿所有的本事,都是从这卷俺爹留下的手稿上学来的!它对墨顿没用了,请侯爷收下!”

林浩笑着伸手去接,本以为只是一些匠人的经验总结。

可当他的指尖触碰到那微凉的兽皮,随意展开一角时,他脸上的笑容,猛地凝固了。

在手稿的一个角落里,用烙铁烫印着一个无比熟悉的符号——

那个由几条曲线和圆点组成的、与长孙无忌免死金牌背面,与玄机子临死前画下的符号......

一模一样的神秘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