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内,烛火摇曳,将李世民的身影投在巨大的疆域图上,那影子随着火焰跳动,仿佛一条蛰伏的龙,欲要破壁而出,翱翔九天。
殿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与方才宴会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更衬得此间气氛凝重而微妙。
陈曦静立一旁,目光平静地看着背对自己的大唐天子,等待着他的下文。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张力,是君臣,是知己,亦或是即将摊牌的棋手?
良久,李世民缓缓转身,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眸子,此刻燃烧着一种陈曦从未见过的火焰,不再是开拓疆土、励精图治的帝王雄心,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跨越了凡俗界限的宏大渴望。
“子川,”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殿柱之上,发出沉闷的回响,“你觉得,如今的大唐,比之强秦,如何?”
他没有问比汉,比隋,而是直接问比那传说中的仙秦!
陈曦心念微动,已然明了李世民今日真正想谈的是什么。他略一沉吟,坦然道:
“陛下,若论凡俗疆域、百姓富足、文治武功,贞观之治,远超秦之苛政猛法。然……”
他话语一顿,迎上李世民灼灼的目光,“若论超脱凡俗,凝聚气运,铸就万世不朽之基业,登临那诸天万界之巅……大唐,尚在起步。而仙秦,已是传说。”
“传说……”
李世民重复着这两个字,眼中非但没有气馁,反而光芒更盛,“是啊,传说!横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筑就万世之基!而后,那位始皇帝更携仙秦锐士,踏出此界,登临天外天,征伐万界,铸就无上仙庭!其主更是登临彼岸,成就大罗道果!威震寰宇,连神汉亦需避其锋芒!此等功业,方称得上不朽!方是朕心之所向!”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向往,仿佛在陈述一个神圣的梦想。
“陛下志在仙庭?”
陈曦虽已猜到,但亲耳听闻李世民如此直白地道出,仍是感到一丝震撼。
这位人间帝王的心,竟比天还高!
“不错!仙庭!”
李世民猛地一挥袖袍,指向那巨大的疆域图,但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殿宇,投向了无尽虚空,“子川,你既知王朝等级,当明白,王朝、运朝、乃至帝朝,终究困于一界、一片星域。疆域再广,子民再多,气运再厚,亦有其极限。终有力竭之时,终有寿尽之期!唯有仙庭!”
他踏步上前,目光死死锁定陈曦,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
“凝聚诸天人族气运,开辟专属仙域神国,法则自生,万法不侵!统御万界,威震寰宇!其主至少为太乙金仙乃至大罗之境!这才是真正的万世基业,这才是朕为李唐江山、为亿万人族寻找到的最终出路!”
“朕不要这大唐,仅仅止步于南赡部洲的巅峰!朕要它,像仙秦一样,光辉照耀诸天万界,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真正的天朝!让大唐的龙旗,插遍每一个有人族生息的大千世界!让大唐的律法,成为万界共尊的秩序!让朕的子民,无论身在何方,皆以身为唐人为荣,受大唐仙庭气运庇佑,人人如龙!”
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在这寂静的殿宇内回荡,充满了无尽的野心与磅礴的气魄。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精于权术、平衡朝堂的帝王,而是一个看到了遥远彼岸、并决心带领整个民族横渡星海的领袖。
陈曦静静听着,他能感受到李世民胸腔中那颗滚烫的、跳动不息的心脏。
这份理想,太过宏大,太过遥远,甚至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仙秦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机缘与那位千古一帝的盖世雄才,复制其路,谈何容易?
但看着李世民眼中那几乎要燃烧起来的火焰,陈曦没有出言打断,也没有质疑。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但眼中的炽热丝毫未减。
他走到陈曦面前,距离很近,近到陈曦能清晰地看到他眼中有几分血丝,那是长期殚精竭虑、却又被宏大理想支撑着的痕迹。
“子川,”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诚恳,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请求的意味。
“朕知道,这条路,难!难于上青天!比朕当年晋阳起兵、扫平群雄、玄武门……都要难上千倍万倍!朕需要面对的,不再是凡间的对手,而是诸天万界的强者,是那些早已存在了万古的势力,是天庭,是灵山,甚至是……那天外天的仙秦!”
“朕虽有雄心,然自知一人之力,终有穷时。朕需要帮手,需要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陈曦,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尊崇与渴求。
“而这个人,普天之下,诸天万界,非你陈曦莫属!”
“你以格物之道富民强兵,开拓疆土,此乃夯实根基之能;你建书院体系,教化育人,传播文明,此乃凝聚文脉之功;你执掌兵戈,北冥斩魔,护佑苍生,此乃定鼎乾坤之力!更遑论,你如今已成就儒圣,位比大罗!得授勾陈天帝之位,统御万星!更位列文庙第三,得儒道气运加持!”
李世民每说一句,语气便加重一分,眼神便亮一分。
“你身上汇聚的人道功德、天庭气运、星辰权柄、儒道正统……这一切,正是缔造仙庭不可或缺的基石!你是应运而生之人,是天道赐予朕、赐予大唐的最大机缘!”
他伸出手,似乎想抓住陈曦的臂膀,但又停在半空,化作一个郑重无比的拱手之礼,竟是微微躬身:
“子川!朕不以君王之身命你,而是以同道之友求你!助朕!助大唐!共创这万世不朽之仙庭伟业!”
“朕愿与你,共掌这未来仙庭!你为仙庭之师,为万界文脉之宗,为星辰之主,地位尊崇,与朕并肩!朕李唐江山,愿与你陈曦,共享这诸天万界!”
这番话,石破天惊!
一位人间帝王,对着一位臣子,许下共掌仙庭、共享诸天万界的诺言!这是何等的信任!
何等的器重!又是何等的……冒险!
陈曦看着眼前微微躬身的李世民,心中波澜起伏。
他确实未曾料到,李世民的理想竟宏大至此,更未料到,对方会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将筹码压在自己身上。
这份魄力,这份眼光,确实不愧为千古一帝。
仙庭吗?
陈曦的思绪飘远。他追求的是格物致知,是文明延续,是守护脚下土地与身边之人。
成就儒圣,获得力量,初衷并非为了称霸诸天。
但若有一个强大的、秩序井然的仙庭作为后盾,是否更能有效地推行自己的理念,守护想守护的一切?
是否能让格物之道、人族文明,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
风险巨大。
一旦踏上这条路,必然要与现有的三界格局产生激烈碰撞,天庭、灵山乃至其他未知的势力,都不会坐视一个新的仙庭崛起。
届时,腥风血雨,恐怕远超北冥之战。
但机遇同样巨大。
若能成功,他将不仅仅是辽东之王,勾陈大帝,文庙第三圣,更将成为一方仙庭的奠基者与主宰者之一,拥有真正影响诸天万界格局的力量。
李世民保持着躬身的姿势,目光灼灼地等待着,殿内只剩下烛火噼啪的轻响,以及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陈曦缓缓抬起眼,望向殿外无垠的夜空,眸中星辰幻灭,文明流转。许久,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力量:
“陛下之志,惊天地,泣鬼神。曦,钦佩不已。”
李世民眼中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彩。
陈曦继续道:“然,仙庭之路,非一蹴而就。需步步为营,根基稳固,内修德政,外结善缘,更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指出了现实的艰难与必要的步骤。
李世民直起身,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期待的笑容:
“朕明白!朕有耐心!只要子川你愿与朕同行,再难的路,朕也敢走!这第一步,该如何走,朕愿听子川高见!”
陈曦目光转回李世民身上,沉声道:
“当务之急,仍是夯实大唐本土。高句丽、扶桑需彻底消化,格物之道需深入推进,民心气运需凝聚至巅峰。同时,广积粮,缓称王。暗中积蓄力量,培养人才,探索周边世界,结交可能的朋友。”
“至于仙庭之名……时机未到,不可轻泄。”
李世民重重点头:“好!便依子川之言!朕即刻下旨,加大对新拓之地投入,全力支持格物院与书院发展!探索外界之事,亦会秘密进行。”
他看着陈曦,眼神无比坚定:“子川,从今日起,你便是朕之肱骨,更是朕之帝师!凡涉及超脱凡俗、图谋仙庭之事,皆由你统筹决断!朕予你全权,大唐资源,任你调动!”
这一刻,君臣二人,在这深夜的两仪殿内,定下了足以影响未来万载格局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