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婚换妻?我开创盛世你慌什么! 第115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依旧是深夜,依旧是甘露殿的御书房。

李二,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此刻正盯着面前的桌案,恼羞成怒。

桌案上摊开的宣纸,正是都水监抄送过来的,罗颢在醉花楼洒脱提壁而出的那首《出塞》!

“无忌,你来看看,这小**又将自己说过的话当屁放出来了!”

李二苦恼**眉心。

下方端坐的微胖中年男人将头探了过来。

扫过桌案上的诗,顿时亮起眼眸。

“好诗!好诗!”

“短短四句,便道出了边关苍凉,历史的厚重感跃然而出!”

“这又是何等诗文大家的杰作?”

李二无奈道:“除了罗颢那个小**,还能有谁?”

“朕真是想不明白,明明有千古卓绝的诗才,为何偏偏只在青楼才肯绽放?!”

长孙无忌抚须轻笑。

“罗侯的诗才,我也是有所知晓的,早在秦王府的时候,就亲眼见过他七步成诗的风采!”

“去年更是以一首咏春之诗,名动长安,那首诗现在还在我的书房挂着!”

“倒是没曾想,今夜又得一绝世佳作!”

李二撇了撇嘴。

“那小子确实是让人无法理解,小小年纪,文韬武略无一不精,一些巧思更是屡屡令人惊叹!”

“可就是性子太过疲怠了一些,懒驴拉磨,总得朕和皇后在**后面拿鞭子抽着才能向前走!”

“说话更是如同放屁一般,出尔反尔简直就是常态!”

“就比如他当初自说自话,说什么这辈子再也不写诗了,没曾想这才多久时间,就又写了两首出来!”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

“陛下,人无完人,罗颢这般年纪,有些少年心性才是正常的!”

“若是当真如同浸**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一般,行事作风让人挑不出毛病,那您用起来才真的须得小心谨慎呢!”

李二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也随之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虽然长孙无忌这番话听上去有些露骨。

但却正是李二心中所想。

他毕竟是皇帝,身处这个位置,就必不可少的会有帝王心性。

李二与历朝历代的明君皇帝并无不同。

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正有完美无缺的人臣,如果这样的人真的出现在他面前,那李二第一反应就是先砍了再说。

似罗颢这般做事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性格却有着肉眼可见的缺陷。

才是真正用起来顺手的臣子!

李二今日将长孙无忌单独唤入宫中相处。

便是为了安抚自己这个大舅哥的情绪。

如今朝野之中沸沸扬扬,都在提及长孙无忌失势一事。

李二虽然提前与长孙无忌沟通过,却依旧觉得应该再安抚一番……

只是两人还没说几句,都水监便传来密奏。

以罗颢为首的武将勋贵子弟,和窦怀恩等一群世家子弟,在醉花楼起了冲突。

自从罗颢创建百骑司之后,李二基本没有过问百骑司的任何事情。

以此来表明自己对罗颢的信任。

但这并不代表李二愿意做一个睁眼瞎。

在他的安排下,都水监这些年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在王朝内外扎根蔓延。

如今已经成为李二亲自掌管的顶级情报机构!

如果说都水监在长安铺就的密探已经形成一张大网。

那么李二就是坐镇大网最中心的蜘蛛。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被他第一时间捕捉到!

“你这话说的倒也在理……”

李二顿了顿,又摊开一张宣纸,在上面用他那拿手的飞白将诗句誊抄一遍。

“不过,朕就是很不爽,这小**总是拿如此惊才绝艳的诗文,去青楼里面争强斗胜!”

“真恨不得将他现在绑进宫,不给朕写一本完整的诗集,就别想出去!”

听到李二愤懑不平的话语,长孙无忌哑然失笑。

“陛下,罗侯这般妙人,放在宫内可是屈才了……”

“哼!朕觉得他要是再这么肆意妄为,进宫当个太监总管也是不错的选择!”

……

醉花楼,罗颢回到飞霜阁。

还没来得及享受万众仰望的吹捧,却突然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奇怪,莫非有小人在背后诅咒自己?!”

罗颢小声嘀咕一句,抬头便看到几个损友咧嘴大笑的模样。

“好样的,颢子,今日真是给兄弟们长脸!”

长孙冲不停摇晃着身体,睡眼惺忪。

哪怕左拥右抱两名柔美可人的歌姬,都止不住他的晃动。

显然已经是酒意上头。

其他几人也是纷纷赞同,点头如捣蒜!

程处嗣得意洋洋,冲着斜对面采薇轩的露台大吼出声。

“怎么样?对面的**们!”

“颢子这首诗,应该能让你们彻底闭嘴了吧?!”

窦怀恩与一众世家纨绔,此刻脸色均是黑如锅底!

相较于程处嗣等人的大声嘲讽,周围其他客人投来的怪异目光。

更让他们如坐针毡。

毕竟先前主动出言挑衅的人是他们,妄图以斗诗为名,来打压镇国侯罗颢。

却没想到罗颢真的作出一首惊世佳作。

这让窦怀恩等人脸上火辣辣的疼,仿佛被人重重一巴掌扇在脸颊上一样!

“哼!且让你们先得意一段时间!”

窦怀恩实在没那个脸面继续待下去,只得怒而拂袖,转身下楼。

罗颢笑吟吟望着对面的认怂离场,心中冷笑不已。

真以为自己是泥捏的不成?

“诸君,饮甚!”

长孙冲高高举起酒杯,欢庆兄弟几个的大胜!

今夜,一场大宴,宾主尽欢。

等到罗颢醉醺醺带着满身胭脂气回到家中,已是半夜。

裴婉儿带着慕清寒,偷摸凑到睡熟的罗颢床头。

像小狗一样嗅来嗅去!

确认罗颢在醉花楼这等烟柳之地,没有真的胡乱瞎搞,这才满意离去。

如此种种暂且按下不表。

接下来的几日,长安终于恢复往日安宁。

百姓们喜气洋洋,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上元佳节,整个长安更是陷入一片灯火海洋!

而过了元宵,一切便恢复正轨!

朝臣们收敛假日的浮躁心思,每日点卯上朝。

以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为首的秦王府旧臣一脉,照例与窦抗等世家门阀出身的老臣,在朝堂上每日争吵不休。

罗颢依旧鲜少上朝,总是窝在京兆府衙偷懒。

时光一点点流逝。

眨眼间,贞观二年的春天匆匆走完。

随着天气越来越燥热,蝗灾一事,也开始逐渐显露端倪!